摘要:美国主流媒体因“流浪汉处置”争议陷入信任危机。全美舆论场针对福克斯新闻主播极端言论爆发激烈交锋,涉及言论自由、政治极化、媒体自律等多重议题。数据显示,2025年9月,美国主流媒体信任度降至历史新低,仅有27%受访者表示“基本信任”主流媒体(皮尤研究中心数据)。
美国主流媒体因“流浪汉处置”争议陷入信任危机。全美舆论场针对福克斯新闻主播极端言论爆发激烈交锋,涉及言论自由、政治极化、媒体自律等多重议题。数据显示,2025年9月,美国主流媒体信任度降至历史新低,仅有27%受访者表示“基本信任”主流媒体(皮尤研究中心数据)。言论一出,舆论风暴迅猛升级,政治与媒体边界再度模糊。
福克斯新闻著名主播布莱恩·基尔米德在直播节目中针对“无家可归者”问题发表极端言论。讨论源于北卡罗来纳州伊丽娜·扎鲁茨卡遇害案,该案嫌疑人为精神疾病患者,社会对无家可归、精神健康等议题高度敏感。节目同台嘉宾提出,将拒绝救助的流浪汉“关进监狱”应对之策,基尔米德则语出惊人,带有极端暗示:“或者,非自愿地执行安乐死——或者别的什么……杀了他们。”
此言论几小时内迅速扩散,社交平台热度持续攀升。皮尤在9月14日至16日针对“极端言论对社会影响”的快调结果显示,68%受访者认为美国主流媒体在报道社会议题时存在“明显双标”,逾半数观众表示“对媒体公信力持续丧失感到忧虑”。
基尔米德在节目中直播道歉,称“为极其冷漠无情的言论感到悔恨”,并强调绝大多数无家可归者需要社会理解和帮助。福克斯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直播道歉是对舆论争议的正式回应。华盛顿邮报、路透社等权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此事,评论区讨论瞬间爆炸:部分观众同情主播的处境,更多人则质疑为何类似言论未被严惩。
同一时间段,MSNBC分析师马修·多德因“对保守派人士查理·柯克遇害事件言论不当”被解雇。路透社披露,美国媒体因“柯克事件”涉及的解雇、停职人数已超15人。评论区质疑,福克斯主播极端言论仅以道歉收场,其他媒体同行却遭遇职业危机,双标指控愈演愈烈。
媒体在危机处理中的选择差异,让“言论自由”成为新的风暴中心。美国共和党公开警告各界要“尊重悼念柯克”,否则自负后果。多家主流媒体在压力下展开“自我整肃”,言论尺度收紧,新闻评论员频繁“下岗”。与此同时,福克斯新闻却以主播公开道歉为危机公关,未见实质性惩处。卫报直言,这种差别对待加剧了美国媒体生态的裂痕。
皮尤研究2025年9月最新调查显示,公众对主流媒体“选择性执法”现象强烈不满。48%受访者认为主流媒体在涉及敏感社会议题时,处理标准“完全取决于立场”,而非事实本身。不少网友在评论区指出:“同样的极端言论,左派被炒,右派只是道歉,媒体公信力何在?”
皮尤研究中心
美国主流媒体近年的“极化”现象已被学界多次警示。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研究院2025年8月报告显示,93%的美国人认为“政治极化”已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此次福克斯新闻事件,再度将“言论自由”与“媒体责任”推至风口浪尖。社交平台的算法推荐、政治力量的渗透、广告资本的介入,让美国新闻报道与公众利益渐行渐远。
舆论场的撕裂不仅体现在媒体机构,还在普通受众之间蔓延。推特(现X平台)上与“福克斯双标”有关的话题阅读量突破1.2亿次,相关热帖下留言两极分化。一部分用户痛斥媒体选择性执法,另一部分则呼吁“保护言论自由”。这一现象显示,信息鸿沟与信任危机已成常态,美国社会难以就基本价值达成共识。
2025年9月,美国主流媒体再次因极端言论陷入信任危机,福克斯主播“杀流浪汉”风波只是冰山一角。直播道歉虽回应舆论压力,却难以平息社会对“双标”的愤怒。当前美国媒体生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治极化、资本干预、社会分裂等多重因素令新闻行业难以独善其身。权威机构呼吁,主流媒体应回归事实本位,避免立场先行,为社会重建信任基础。否则,舆论场的每一次风暴都将进一步蚕食媒体的公信力,撕裂已岌岌可危的社会共识。
来源:钦点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