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暨航天公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摘要:“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70余幅照片、近80件(套)实物展品,通过“战略规划 奠基伟业”“八年四弹 剑指苍穹”“两弹结合 大漠惊雷”“鹰击长空 化剑为盾”“星耀东方 曙光初现”“系统工程 走向未来”六个单元,真实再
9月17日上午,“纪念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暨航天公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举行。
“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藏70余幅照片、近80件(套)实物展品,通过“战略规划 奠基伟业”“八年四弹 剑指苍穹”“两弹结合 大漠惊雷”“鹰击长空 化剑为盾”“星耀东方 曙光初现”“系统工程 走向未来”六个单元,真实再现了钱学森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航天和国防科技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全面呈现他从毅然归国到主持“两弹一星”研制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他“党有所呼、我有所应,国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崇高精神风范。
展览首次展出钱学森等发表的《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打印稿,系统解读钱学森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打破学科壁垒,将系统工程思想拓展至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其中,他提出发展“中国科协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推动中国科协发挥纽带作用,系统地联系和服务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展期为2025年9月至2026年2月,展览期间还将上线配套主题讲座,邀请钱学森身边工作人员与钱学森图书馆研究人员围绕钱学森归国、钱学森与系统工程思想、“两弹一星”精神开展宣讲。
在“纪念钱学森归国七十周年”交流恳谈上,主旨发言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回顾钱学森彪炳史册的卓越功勋,追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勇毅胆识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品德,并就在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弘扬钱学森精神分享独到的见解。
据了解,中国航天基金会一直都在积极推动全国“钱学森书屋”的建设工作。作为中国航天公益三十年的亮点项目,目前全国已经建成12座钱学森书屋。钱学森书屋在教育创新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成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和创新潜能的重要平台,融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多领域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广大亲少年的远大报国志向与航天梦想。
此次系列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中国航天基金会钱学森科普专项基金联合承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合协办。
头图为“为国铸剑: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事业”展览开幕。校方供图
来源:劳动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