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项目总经理李庆涛:针对招引企业提出的需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园区实现“竣工即入驻”,真正让企业“零障碍”投产。
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项目:“管家团”上阵,助力都市产业园“垂直生长”
企业有话说
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项目总经理李庆涛:针对招引企业提出的需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提供“保姆式”服务,让园区实现“竣工即入驻”,真正让企业“零障碍”投产。
距离老碱厂工业遗存不远,5栋现代化工业楼宇已拔地而起、整齐矗立。作为胶州湾科创新区启动区的首开项目,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一期刚投用不久,园区便热闹起来:已与25家企业完成签约,其中3家企业顺利投产,16家企业已进入装修阶段。
这处“垂直生长”的都市产业园区,再次激活这片区域的工业基因,并注入全新动能,通过工业楼宇这一新形式,吸引适合主城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升级”产业。预计今年年底,80%的签约企业可以注册到园区内。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见到经济效益。在项目拿地之初,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便主动对接粤浦科技,开展材料预审、量身定制报建路径。真正让企业感到惊喜的是,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当天,依托部门间数据共享平台,税务、自规等多环节同步录入、并联审批,原本需要15天的流程压缩至3天内全部完成,实现“拿地即发证”。
在规划设计阶段,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李沧分局项目管家团主动前移服务关口,提前参与设计方案论证,“零距离”为企业出谋划策。规划设计方案确定后,根据企业分期开发诉求,第一时间核发一期项目规划许可,审批新模式促使项目至少提速20天。“规划服务走到前面,设计几乎一次过审,为我们抢出大量宝贵时间。”项目报建人员王凯感慨道。
制造类企业或者需要研发中试的企业,由于经营的需要和土地性质的局限,往往办公在主城区、生产在郊区。而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想要在一个场地实现完整的经营生产需求,在建筑层高和承重设计方面的要求便会更高。
“这个产业园是联东集团首进青岛主城区的项目,我们边建设边招商,针对招引企业提出的需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项目管家积极帮忙协调解决,指导我们完成规划手续办理,更好满足各类企业对空间的需求,促成多家优质企业签约入驻。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的‘保姆式’服务,让园区实现‘竣工即入驻’,真正让企业‘零障碍’投产。”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项目总经理李庆涛说。
入驻园区的一家新材料企业,由于需要进驻大型实验设备,对厂房层高有着严苛要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项目管家团聚焦园区企业发展需求,深入园区现场,提供“点对点”政策解读、规划咨询和技术指导,在建设过程中协助完成方案调整,成功化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项目建得快,更要用得早。随着从报建申请到规划核实全流程的紧密参与,项目管家的脑海里早已形成一个项目进展的清晰时间轴,每到施工关键节点,便会主动与项目报建人员沟通。“我们创新建立‘竣工预审’机制,在项目完工前30天就提前介入开展技术指导,确保工程竣工验收与规划核实同步完成。”项目管家孔严告诉记者。目前,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已实现“建成一栋、验收一栋、投用一栋”,高效推动已签约优质企业“竣工即入驻”。
随着园区一期顺利投用,如今二期也已在筹备中,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系列精准服务下,粤浦科创·青岛创新中心还将继续加速“生长”,彻底解决高端制造企业“研发在城区、生产在郊区”的痛点。未来,这里将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优质企业120家,年产值预计突破2.5亿元,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引擎。(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来源:观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