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试水AI无人机蜂群,美欧加速军备竞赛,传统防空压力陡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18 16:46 1

摘要:AI驱动的无人机蜂群,靠着速度和数量,正悄然改变现代战争的游戏规则。最近,美德防务企业Auterion正式推出Nemyx无人机蜂群打击引擎,这项被称为“未来战场终极武器”的技术,正在全球军方和安全圈子里掀起巨大波澜。

AI驱动的无人机蜂群,靠着速度和数量,正悄然改变现代战争的游戏规则。最近,美德防务企业Auterion正式推出Nemyx无人机蜂群打击引擎,这项被称为“未来战场终极武器”的技术,正在全球军方和安全圈子里掀起巨大波澜。

Nemyx系统的推出,意味着一群无人机只需少数甚至单一操作员就能协同作战。33000套搭载AI的打击套件,即将在五角大楼合同下交付乌克兰。这些设备能够远程升级,快速赋能现有无人机,形成大规模蜂群。

Auterion CEO洛伦茨·迈耶直言,蜂群无人机的出现,让全球军方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这种大规模、协同、高机动的攻击方式,直接让传统防空手段陷入“人多打不过机器”的困境。

美国早在2016年就做过类似实验,海军用战机释放了大批微型无人机。中国、俄罗斯也都在蜂群技术上投入巨大。

尤其是俄罗斯,采用低成本Shahed无人机组团“海量冲锋”,试图让乌克兰防空系统疲于奔命。数据不会说谎,乌克兰的本地企业Swarmer已经用AI蜂群完成了8.2万多次作战任务,足见其作战效率。

乌克兰并不是被动接收者。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乌克兰防务圈就开始加速蜂群无人机的研发与实战应用。Swarmer CEO谢尔盖·库普里延科把蜂群比作“有生命的有机体”。

无人机之间能即时通讯,自动调整飞行轨迹,还能自主选择攻击时机。去年,他们甚至在没有操作员直接指令下,让无人机自主发起攻击。这种高度自主、自动化的能力,已成为乌克兰战场上的“新常态”。

或许有人会说,乌克兰之所以能在蜂群技术上迅速突破,是因为有丰富的战场数据。的确,乌克兰拥有大量机密作战无人机视频,这些影像资料成为AI模型训练的宝贵“通用军事数据集”,为蜂群系统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欧洲企业也没闲着。防务科技新秀Helsing,与德国软件公司Systematic联合开发蜂群平台,强调“一个人能发挥多人作用”。Systematic CEO迈克尔·霍姆表示,开放软件体系意味着蜂群能力可以在数天或数周内快速接入现有无人机,无需重头改造,降低了使用门槛。

但凡事没有绝对。通信成了蜂群无人机的“阿喀琉斯之踵”。蜂群靠持续通信协同行动,这也让它们极易受到电子战干扰。一旦导航或通信频率被切断,蜂群作战能力就会大打折扣。有人担心,电子干扰会让蜂群无人机在关键时刻“集体掉线”,如何保障蜂群稳定运行,成为各国科技攻关的重点。

AI蜂群带来的不仅是作战效率的提升,也带来了伦理和法律的争议。虽然企业普遍强调操作员始终“介入指挥环”,但在AI算法主导的蜂群作战中,决策权真的还能牢牢掌握在人手中吗?专家认为,现行国际法对完全自主、无人介入的攻击有明确限制。

Helsing联合创始人贡德伯特·舍尔夫也承认,欧洲企业在开发蜂群时坚持“人类监督”和“欧洲价值观”,但未来算法会不会进一步“接管”决策,依然存在争议。

从另一个角度看,蜂群算法的用途绝不局限于军事。物流、农业、应急服务等领域,正尝试用类似技术来自动化仓储、管道巡检和灾害响应。

硅谷、深圳、特拉维夫的科技公司,甚至在用蜂群无人机灭火、播种、监控大规模人群。或许有人会乐观地认为,蜂群无人机会像智能手机一样,快速渗透到各行各业。

但现实远没有这么简单。分析人士指出,蜂群无人机在民用领域大规模普及,还需要监管机构建立完善的安全和数据处理标准。在这些规范落地之前,蜂群技术最引人关注、最快速突破的,仍然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来源:素年文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