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月17日下午,东南大学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携手合作开展的“双高衔接课程”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当顶尖高校的前沿智慧
遇上优质高中的育人初心
会碰撞出怎样的教育火花?
9月17日
一场承载着育人新使命的合作正式启航
东南大学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携手合作的
“双高衔接课程” 正式启动
为“石城学子”的优质发展
注入全新活力
为深化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衔接,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9月17日下午,东南大学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携手合作开展的“双高衔接课程”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仪式由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副校长王承红主持
国家高层次人才、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博导周小阳,东南大学招办主任张涌,东南大学南京招生组组长、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婧菲,崔铁军院士、周小阳教授团队、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展野以及二十九中学校领导共同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党委书记吴向忠致辞。他首先对东南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此次合作的重要意义——由东大教授亲授前沿科学内容,将有效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科学素养,并对高考备考产生积极影响。吴书记指出,“石城讲坛”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更多优秀学子。高校走进高中开展讲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接触前沿科学、提升综合素质,也为高校提供了提前展示学科优势的机会,实现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向奔赴”。这种深入合作有助于促进教育衔接与资源共享,真正形成育人合力。
随后,东南大学招办主任张涌详细介绍了东南大学与高中协同推进科学教育的多种合作模式和东大-二十九中“双高衔接课”的课程安排。他表示,东南大学与二十九中合作,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为学生提供科学教育顶层设计方案,组织活动,培训教师,与南京市教育局合作推动全市科学教育项目,旨在提升科学教育质量和吸引力,为学生提供丰富专业的学习资源,帮助大家提前适应大学学习模式,培养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
在热烈的掌声中,二十九中党委书记吴向忠向东南大学授课专家代表周小阳教授正式颁发聘书,标志着双方教育合作迈出坚实一步。东南大学也特意准备了一份珍贵礼物——高级仿真飞机模型,象征着科技梦想的启航与两校携手共进的愿景。这一仪式不仅象征着两校合作的正式落地,也体现了二十九中对高水平学术资源引入的高度重视。
紧接着,周小阳教授作为课程主讲专家代表发言。他表示,参与中学的科学教育是一份荣誉,并强调了在中学生心中播撒科学种子的重要性。周教授希望将科学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并指出教学内容不仅要普及科学基础知识,还应体现国家在科技、国防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同时突出东南大学的特色学科专业。他明确表示,东南大学将全力支持“双高衔接课程”建设,致力于激发中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国家国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为高中生“打开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
此次“双高衔接课程”的启动,
是东南大学与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响应国家人才培养战略
推动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实践
两校将以此为契机
持续深化合作
共同培育更多具备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
为未来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
储备新生力量
启动仪式结束后
“双高衔接课程”正式开课
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据了解,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共开设21门选修课,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心理等多个学科,并特别设立“双高衔接”板块,引入多所高校优质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前沿的学习体验。
本学期最大亮点在于“双高衔接”系列课程的全面展开。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深度参与,开设如“电磁空间—无形世界的守护者”“生命的守护—药学”“魅力中医药”“风云解码:探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等专题课程。此外,学校还联合高校推出专题科普讲座,每场可容纳百余名学生参与,真正实现“高中—高校”资源共享与课程贯通。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
一直致力于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
本次选修课的推出
是学校落实“五育并举”
推进“双高协同育人”的又一重要举措
缤纷的课程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更提前架起了通向高等教育的桥梁
进一步彰显了学校
“为学生全面发展赋能”的教育理念
© 南京魅力校园
本平台的图文视频均为《魅力校园》栏目组自主拍摄和制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平台所使用的其他图片及音乐如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或删除事宜。
来源:煊雅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