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综合行政执法局:多管齐下 用心守护蓝天净土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8 21:13 2

摘要:秸秆禁烧工作成为关乎空气质量、土壤肥力以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任务。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景宁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宣传引导、完善监管体系等举措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积极守护山区县蓝天净土。

秸秆禁烧工作成为关乎空气质量、土壤肥力以及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任务。为有效防治大气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景宁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创新工作模式、强化宣传引导、完善监管体系等举措推进秸秆禁烧工作,积极守护山区县蓝天净土。

一是传统方式全覆盖。在乡村主干道、田间地头悬挂醒目的秸秆禁烧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让村民随处可见禁烧信息;播放秸秆禁烧政策法规、焚烧危害以及综合利用知识,循环播报,让禁烧之声传遍每一个角落。二是新媒体平台助力。借助微信平台、中国畲乡APP、秀米宣传链接等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转发生动有趣的秸秆禁烧科普短视频,以动画演示、案例警示分析等形式,直观展现秸秆焚烧对环境的破坏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效吸引大量村民关注,进一步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还通过村社微信群及时发布禁烧通知、工作动态,解答村民疑问,实现与村民的实时互动。三是深入田间地头宣讲。组织党员干部、执法干部、志愿者组成宣传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与正在劳作的村民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村民耐心讲解秸秆禁烧危害性。宣传分队还发放宣传手册,详细介绍秸秆禁烧的相关规定,逐步提升村民对秸秆禁烧认识,逐渐从 “要我禁” 转变为 “我要禁”,为禁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截至目前,发放宣传单500余份,现场接受咨询120余次。

积极引入科技手段,构建 “人防 + 技防” 的立体监管网络,确保对秸秆焚烧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一是推进无人机巡航。在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航。无人机可在高空对大片农田进行巡航,一旦发现疑似烟雾或火源,迅速定位火点,相比传统的人工巡查,无人机大大提高了巡查效率,弥补了人工巡查视野受限、存在盲区的不足。在秸秆焚烧高发期,无人机每天出动 3次,每次巡航时长可达1小时。二是采用高空瞭望摄像头监控。通过16个高清高空瞭望摄像头,利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24 小时对周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执法人员根据警报迅速调度附近的巡查人员前往处置,形成24小时监控、快速锁定、高效调度的巡查模式。三是推行片区化管理。将全县划分为“4+4”片区,负责各片区内的秸秆禁烧宣传、巡查和监督工作。执法人员每天定时对网格进行巡查,紧盯重点区域和关键时段,确保火情隐患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严防“第一把火”。

一是快速响应查处,形成即时震慑。一旦接到秸秆焚烧的举报信息或通过监管网络发现火点,执法人员迅速行动,30分钟内赶赴现场。到达后,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包括拍摄照片、录制视频,询问周边群众了解情况,并对涉事人员进行调查,让违规者感受到处罚的及时性与严肃性,不断形成“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避免违规者抱有侥幸心理。二是联合执法协作,凝聚处罚合力。整合环保、(乡镇)街道、社区物业等多部门力量,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作战,通过向村民宣传引导、违法焚烧行政处罚的方式,提升执法效率与处罚效果。三是媒体平台曝光,引发广泛关注。除行政处罚外,还巧用警示曝光手段,借助舆论监督,扩大秸秆禁烧工作影响力,让广大群众从思想深处摒弃焚烧秸秆的念头。定期将查处的典型焚烧案例在媒体平台集中曝光,详细披露违规者所在区域、违反内容以及处罚结果,起到 “曝光一起、警示一片” 的效果,让更多人意识到焚烧秸秆后果严重,不敢轻易触碰红线。

来源:浙江建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