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公布增设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文件公布:将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分别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
9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公布增设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文件公布:将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分别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主体设置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
核心通知:国家精神疾病医疗中心布局再升级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通知,此次新增设的医疗中心明确了三大主体医院,具体布局如下:
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主体设置,承担精神卫生领域国家级诊疗、科研与示范任务;
国家精神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分别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主体设置,聚焦区域内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与辐射带动。
该通知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优质医疗资源将突破地域限制,实现 “国家级引领 + 区域级覆盖” 的双层布局,为后续精神卫生服务同质化发展奠定基础。
三大主体医院的精神卫生领域优势
此次入选的三所医院,均在精神卫生领域拥有深厚的学科积累与实践经验,其优势可从 “医教研” 多维度体现: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是我国精神医学医、教、研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实力稳居国内前列。
服务规模:中心开放床位 340 余张,年门诊量近 30 万人次,可高效承接复杂、重症精神疾病诊疗需求;
创新模式:牵头实施 “阳光医院” 项目,打破传统精神疾病诊疗的 “单一科室局限”,将心理服务整合到心血管、肿瘤、老年病等各临床科室,实现 “生理 + 心理” 协同诊疗。
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
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精神卫生中心)不仅专注于诊疗能力提升,更在区域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服务能力:拥有开放病床 348 张,年门诊量约 20 万人次,在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精神药物代谢机制研究等领域形成特色优势;
区域辐射:协助湖北省建立覆盖省、市、县的三级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并搭建区域精神卫生网络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信息互通与服务标准化。
3.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医附一院精神科由国内知名专家于 1958 年创建,历经数十年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连续多年在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 - 精神医学” 中位列全国前十,同时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亚专业布局:科室细分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等多个亚专业方向,可精准匹配不同人群的诊疗需求;
服务体量:年门诊量超过 15 万人次,为西南地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
首批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 “南北协同” 格局
此次新增布局并非首次探索,早在 2022 年,国家卫健委已在全国范围内布局首批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形成 “南北协同” 的初始格局:
北京市: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为联合主体,承担华北地区精神卫生领域的引领任务;
上海市: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主体,辐射华东地区,推动长三角精神卫生服务一体化;
湖南省: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为主体,覆盖华中、华南部分区域,填补南方地区国家级精神医学中心空白。
此次新增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将与首批中心形成 “多区域联动” 的新格局,进一步扩大国家级优质资源的辐射范围,共同落实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目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想了解更多关于医院建设方面的内容,请在筑医台资讯公众号发送消息,我们会不定期定制化推送您感兴趣的内容。
筑医台9-11月精彩活动速览
01 9.19-21 重庆
02 10.17-18 天津
03 10.24-26 上海
04 11.1-2 广东
05 11.7-9 内蒙古·呼和浩特
06 11月 广州
……
加入医建同行社群
请备注姓名+行业
筑医台融媒体 · 传播矩阵
来源:筑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