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芋汐网暴案成公安典型!市体育局重拳出击,这场网络战必须赢!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18 22:40 2

摘要:两届奥运冠军陈芋汐遭网暴,公安部直接点名!造谣“后台保送”“药膏投毒”的3人被刑拘,市体育局怒发倡议书。这场体育圈的“网络暴力反击战”,到底戳中了谁的痛点?

两届奥运冠军陈芋汐遭网暴,公安部直接点名!造谣“后台保送”“药膏投毒”的3人被刑拘,市体育局怒发倡议书。这场体育圈的“网络暴力反击战”,到底戳中了谁的痛点?

冠军的眼泪:当金牌换不来尊重,网暴成了她的“第二赛场”

2025年7月31日,新加坡世锦赛跳水女子10米台决赛现场,陈芋汐以完美动作摘下金牌。可当她站在领奖台上微笑时,国内社交平台却炸开了锅——“炸鱼冠军”“后台保送”“裁判黑幕”……这些刺眼的标签,像一把把尖刀刺向这位年仅20岁的姑娘。

“从全国冠军赛到世界杯,我每跳一次都在拼命。”陈芋汐曾在采访中哽咽,“但有些人只看到分数,看不到我每天400次起跳磨出的血泡。”更令人发指的是,网暴者甚至编造“药膏投毒”的惊悚谣言,将矛头指向她的父母、教练,甚至现场裁判。

“关闭评论区、卸载社交软件,是我唯一能做的。”她在日记里写道,“可我还是会偷偷看新闻,想知道大家什么时候能放过我。”

公安部亮剑:3人刑拘!造谣“后台保送”的账号,这次栽了

2025年9月18日,公安部网安局公布10起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陈芋汐案赫然在列。上海公安机关的通报显示:

王某:用短视频账号发布“陈芋汐被禁赛”谣言,配文“体育圈水太深”;

韩某:用AI合成“陈芋汐向裁判长行贿”视频,播放量超500万;

马某某:长期用多个账号发布侮辱性内容,甚至人肉搜索其家庭住址。

“这3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警方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造谣、侮辱、人肉搜索,统统要付出代价!”

消息一出,网友拍手称快:“终于等到这一天!”“网暴者该为自己的键盘负责了!”

市体育局怒吼:体育圈不是饭圈的“斗兽场”!

同日,上海市体育局发布《关于抵制畸形体育饭圈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倡议书》,直指体育圈三大乱象:

过度窥探隐私:“运动员谈恋爱要管,吃外卖要管,连穿什么衣服都要被骂‘不专业’。”

阴谋论盛行:“赢了就是黑幕,输了就是活该,这种逻辑比跳水难度系数还荒谬!”

拉踩引战:“某运动员的粉丝冲进对手直播间刷‘你配吗’,这种行为和体育精神背道而驰!”

倡议书提出三大行动:

网民:不造谣、不传谣、不参与人肉搜索;

平台:建立体育内容专项审核,对网暴账号“秒删+封号”;

体育组织:加强运动员心理辅导,建立网暴应急机制。

“体育的魅力在于公平竞争、超越自我,而不是粉丝的互相谩骂。”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我们要守护的,是运动员用汗水换来的荣誉,不是键盘侠的戾气!”

饭圈入侵体坛:当“爱”变成“害”,我们该醒醒了!

陈芋汐案并非孤例。2025年5月,国乒小将林诗栋因输球被辱骂“废物”;7月,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夺冠后遭“整容质疑”……体育圈的饭圈化,正在摧毁最纯粹的竞技精神。

“以前粉丝说‘你跳水的样子真美’,现在变成‘你赢了是因为对手失误’。”一位退役运动员感叹,“这种‘爱’,我们承受不起。”

中央网信办“清朗行动”数据更触目惊心:2025年上半年,体育领域网络暴力投诉量同比激增300%,其中70%涉及运动员个人生活干扰。

“体育圈不是娱乐圈,冠军的奖牌不是粉丝的应援棒。”网友“跳水迷小李”的评论获赞10万+,“我们可以为运动员加油,但别让你的‘爱’变成刺向他们的刀!”

全民行动:你的每一次转发,都在守护体育的纯粹

面对网暴,陈芋汐选择用成绩反击——2025年世界杯,她包揽女子10米台、双人10米台、混合团体三金,获评“最佳女运动员”。但个人的坚强,挡不住群体的恶意。

“清朗网络空间,需要每个人举手之劳。”市体育局呼吁:

遇到网暴内容:一键举报,不围观、不传播;

表达支持时:多夸技术,少扯“对手”;

看到谣言时:先查证,再发言。

“体育是国家的名片,运动员是青春的榜样。”倡议书写道,“让我们用文明为帆,以法律为舵,守护这片属于拼搏者的净土!”

当冠军站上领奖台,请给她最干净的掌声

陈芋汐的教练曾说:“她训练时摔过无数次,但最疼的一次,是看到网友骂她‘配不上冠军’。”如今,法律给了她公道,社会给了她支持,但真正的胜利,是让体育回归体育——让金牌闪耀在赛场,而不是淹没在谩骂里。

下一次,当你看到运动员夺冠时,请记得:你的掌声,可以更纯粹;你的“爱”,可以更温暖。毕竟,他们为国争光的模样,比任何谣言都更值得被看见。

来源:化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