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姐领投,Lila Sciences获2.35亿融资,打造“科学超智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19 10:19 1

摘要:此次融资由 Braidwell 和 Collective Global 共同领投,ARK Venture Fund(由著名投资人 Cathie Wood 掌管)、以及 General Catalyst 等知名机构也参与其中。

虽说科技是在想象力的平地上放飞的“风筝”,但让AI“做科研”在如今是不是还太“敢想”了?但就有一家公司真敢!

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初创公司 Lila Sciences 宣布,已完成一轮 2.35亿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 12.3亿美元。

此次融资由 Braidwell 和 Collective Global 共同领投,ARK Venture Fund(由著名投资人 Cathie Wood 掌管)、以及 General Catalyst 等知名机构也参与其中。

这家公司并不单纯以生产药物为核心业务,也不开发传统意义上的AI模型,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科研系统——“科学超智能”。

这个公司成立于 2023 年,由生命科学风投机构 Flagship Pioneering 孵化,Geoffrey von Maltzahn是联合创始人兼 CEO,他曾多次创业,涉足合成生物、制药等领域。

这一次他的野心更大:不是用AI加速科研,而是 让AI成为科研的主体之一。

公司内部称呼自己的研发体系为 “AI科学工厂”,这并不是比喻,而是真实存在的物理设施——在位于剑桥的实验室里,AI、新颖的软件和定制的硬件紧密结合,机械臂精准移动样品,液体处理系统沿着磁力轨道运行,高通量筛选设备日夜不停地采集实验数据。

AI系统实时接收这些数据,立刻开始分析、建模、提出新假设,并触发下一轮实验。

这套系统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从数据库中寻找答案,而是在实验中“学习做科学”。

有科学家对此不以为然,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所长 David Baker 表示,Lila 的目标“似乎超出了他所熟悉的科学发现的任何范畴”。

这背后的问题在于AI是否具备真正的科研创造力?毕竟科学并不是一组算法或者数据分析流程,而是依靠灵感、假设和大量失败中积累的经验。

而Lila给出的回答是:我们不靠猜,而是靠实践。

Lila 的 AI 模型并不只是读论文,它会“动手做实验”,比如公司在一个绿色氢气催化剂项目中,仅用四个月时间,AI就帮助两名科学家找到了一种全新的催化剂材料,用以替代传统的稀有金属铱,节省了大量成本和时间,按照传统方法这种发现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实现。

在 Lila 的实验室中,AI 主导的实验每一次成功或失败,都会被系统记录并反馈,形成一个高速运行的“假设—验证”闭环。

从外部看Lila 的技术体系更像是一个工业化的科研流水线,很多人会问:它的竞争力是不是真的在AI,而不是实验室自动化?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但从公司高管的表述可以看出,实验室只是“身体”,AI才是“大脑”。

Lila 并不是简单地用AI控制机器人,而是在构建一个可以自主提出研究方向、设计实验并分析结果的完整系统。

为了让AI具备这种能力,Lila 引进了在“开放结局”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 Kenneth Stanley,他曾强调AI 的真正潜力不是解决某个问题,而是在于能不断提出新问题,Lila 就是在这种思路下,把“探索有趣方向”作为AI研究的核心目标。

这种理念也得到了顶级投资人的认可,ARK Venture Fund 的创始人 Cathie Wood 本就以押注颠覆式创新著称,她曾多次强调 AI 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变革潜力,Lila 的平台正好符合她的投资逻辑:不是短期见效的“工具型”AI,而是可以大幅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科研效率的“平台型”系统。

Lila Sciences 的融资消息一出,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么大的钱,投的到底是什么?

Collective Global 的联合创始人 Daniel Adamson 给出了答案:“Lila 是一家卓越的知识产权工厂。”

它的这种模式其实与传统科技企业完全不同,Lila 不追求短期收益,而是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科研平台,它的产品是“一个能不断创造新科学的系统”。

从某种程度上说资本押注的不是当下的盈利模式,而是未来科研范式的变化方向。

过去几十年,我们习惯了科研是一个慢节奏、高成本、试错率极高的过程,但 Lila Sciences 提出的路径,试图把这套流程变成 一个可以被复制、被加速、甚至被智能控制的系统。

它“野心勃勃”的要给科学家一个全新的“合作者”——一个会做实验、能记住失败、能提出新想法,并持续进化的AI系统。

至于未来是否属于“科学超智能”?没人能确定。

但可以确定的是,Lila 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资本押注的是可能性,科学家追求的是突破,而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认真看待这种可能性所带来的影响。

来源:龙医生讲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