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约车司机接到“空车运物”订单,按系统提示路线将东西送到目的地后,警察却找上了门……近一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发生多起犯罪分子诱使被害人打网约车,帮助运送现金、黄金等包裹到外省市的诈骗案件。近日,记者了解到,多家网约车平台已通过弹窗或语音播报形式,向网约车司机开展
网约车司机接到“空车运物”订单,按系统提示路线将东西送到目的地后,警察却找上了门……近一年来,浙江省温州市发生多起犯罪分子诱使被害人打网约车,帮助运送现金、黄金等包裹到外省市的诈骗案件。近日,记者了解到,多家网约车平台已通过弹窗或语音播报形式,向网约车司机开展反诈宣传。
2024年10月的一天,网约车司机张师傅收到一个平台分配的订单,打车的乘客交给他一个用胶带纸缠好的纸盒,表示自己不上车,要求张师傅将纸盒送到指定地点后电话联系王某。张师傅按照乘客要求完成了这笔订单,殊不知纸盒里装的竟是整捆现金。
下单的乘客是缪女士。此前,缪女士曾收到一条短视频平台做兼职赚外快的短信推送,好奇之下便联系了对方。对方告诉她需要先下载一个App,在上面做一些通过点赞兑换积分的任务。过了几天,对方表示返利已经到账,但操作失误需要修复信用,必须通过现金交付进行充值,完成充值任务后才能将积分提现。缪女士就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对方转账,还按照要求通过打车的方式将现金、黄金包裹送至指定地点。
“刚开始我就想通过网络兼职赚一点零花钱,后面被对方话术绕晕了,就一直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缪女士通过线上转账、线下取现或购买黄金等累计支出19万余元后再无资金可完成任务,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遂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报案后,公安民警结合聊天记录、打车记录,通过缪女士发起的一笔运输55000元现金包裹打车记录中,联系到了司机张师傅,后通过张师傅辨认锁定了接收包裹的犯罪嫌疑人王某。
同年11月27日,王某经公安机关劝投后主动到案,并供出了自己的上家林某:“我和林某是一次聚会后互相留了联系方式。有一天,林某问我能不能帮忙拿下包裹,会有网约车送过来。我拿到后帮忙送到福建那边,他会给我500块钱。”讯问中,王某表示,接收包裹后,林某要求他开箱验货并拍下视频,看到包裹里装的是明晃晃的现金,他就猜测可能是涉诈的钱,但面对高于正常打车价格的“辛苦费”还是心存侥幸。
经查,王某依据林某的要求、指示,多次接收网约车运送过来的电信网络诈骗现金包裹,再通过网约车送递或当面交付的方式转交给上家,涉及转移包括缪女士在内三人被诈骗资金8万余元,至少获利1100元。
2025年2月28日,该案被移送至鹿城区检察院。4月8日,经鹿城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判处王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林某等其他涉案人员,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该案中,电诈分子将投资理财、兼职刷单这些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话术翻新,形成了‘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网约车运输’的新型诈骗模式。”承办检察官介绍,在司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不少网约车充当了电信网络诈骗的“运钞车”,该案也暴露出网约车领域的监管漏洞。
据此,鹿城区检察院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类案分析,并牵头组织交通运输、公安机关、行业协会等部门召开专题协调会,针对网约车市场可能存在的涉诈犯罪风险展开交流。5月7日,鹿城区检察院就当前网约车市场存在的平台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部门联动监管力度不足、网约车司机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依法向行政监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行政监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认真研判,结合全市网约车行业实际情况,开展包括完善规范司机规则,接单页面增设反诈、“空车运物”等风险内容提示弹窗,司机遇到“空车运物”等情况可免责取消等治理方式,同时联合多部门开展对网约车运输市场专项联动执法,加强网约车司机反诈培训教育等,推动网约车平台筑牢反诈防线,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
来源:子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