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走出焦虑症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正在经历焦虑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 总把“痛苦、难受、绝望”这类充满负面情绪的词汇挂在嘴边,更会把这些感受深深烙在心里。
在走出焦虑症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正在经历焦虑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惯—— 总把“痛苦、难受、绝望”这类充满负面情绪的词汇挂在嘴边,更会把这些感受深深烙在心里。
有时候,还会忍不住自怨自艾,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倒霉的人,好像所有不好的事都偏偏落在自己身上。
这个行为,其实是在不断给自的内心强化负面认知。就像在心里种下一颗坏种子,每次说一句负面的话、想一次负面的事,都是在给这颗种子浇水施肥,让它慢慢生根发芽,最后把整个内心都占满,让焦虑的情绪变得越来越重。
暗示的力量,其实比我们想象中要明显得多。一个足够强的暗示,既能让人走向死亡,也能让人在绝境中活下来。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则关于前苏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实验,这个实验很直观地展现了负面暗示的可怕。实验对象是一名被剥夺了一切权利的死刑犯,研究人员告诉他,接下来会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执行死刑,还明确说注射的药物药性极强,只要三分钟就能让他死亡。
片刻之后,医生就过来给死刑犯进行注射。但为了验证心理暗示的作用,这次注射的根本不是毒药,只是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的蒸馏水。即便如此,死刑犯依然对“自己被注射了毒药” 这件事深信不疑。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他在极度的恐惧和负面心理暗示下,身体出现了一系列异常反应,最后竟然真的暴毙而亡。
坦白讲,我自己也有两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都是靠着超强的正向暗示才活下来的,大家可以把这些当成故事来听,但希望能从里面感受到正向暗示的力量。
01
童年溺水经历与正向暗示
我小时候特别怕水,不管是河流、水库还是大海,只要一靠近,心里就会涌起一种说不出来的不安。这种恐惧,其实和我 10 岁时的一段经历有关。
爱玩是小孩的天性,那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我跟着两个同院子长大的小伙伴,一起去老家的小山塘“游泳”。说是游泳,其实就是在水里泡一泡,因为我们三个都不懂水性。出发前,我们还特意约好,只在岸边浅水区玩,绝对不往深的地方走。
可人的好奇心总是控制不住。一开始我们在浅水区泡得好好的,其中一个小伙伴突然说想上岸,躺在岸边的岩石上做“日光浴”。有时候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他起身往岩石上走的时候,脚下一滑,直接跌进了旁边水深最深的地方。
他一下子慌了,一边用力拍打着水面,一边大声喊“救命”。我就站在岸边,眼睁睁看着他的嘴唇从粉色迅速变成黑紫色,脸色也从红润一下子变得铁青,“救命” 两个字里还夹杂着呛水的声音。
我和另外一个小伙伴除了在岸上着急,什么也做不了。短短两分钟,他就不再挣扎了,只是弓着身子、脸朝下,在水面上漂浮着。
那时候我年纪小,根本顾不上自己会不会游泳,满脑子就一个想法:要把他拉上来。可我跳下去之后,不仅没救到人,反而差点把自己也搭进去,他的双手死死抱住了我的肩膀,我根本挣脱不开。求生是人的本能,为了能浮出水面,他还用力把我往水下压。
我的力气,无论如何也比不过一个求生欲望极其强烈、只剩下本能的人。最后他把我踢到了一边,我在水里扑腾着,那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离自己这么近。
幸运的是,我当时还存着一丝理智,没忘记在水下不能呼吸。那时候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活着,我不能死。不知道怎么回事,身体里突然迸发出一股从来没有过的力量,我双手双脚拼命地往上划。
突然,我的手好像碰到了什么硬东西——是岸边的岩石!这一下给了我极大的希望,我更用力地划动手脚,朝着岩石的方向靠近。剩下的画面,就像在播放电影一样,感觉不是我在控制自己的身体,而是身体自己在朝着求生的方向动。最后我终于攀住了岩石边缘,用力撑着站了起来。
另一边,我看到另外一个小伙伴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根很长的竹子,把淹没在水里的那个小伙伴拖上了岸边。我连忙跑过去查看,发现他还睁着眼睛,能说话,只是有些迷糊,说的话也语无伦次。我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直到这时才确信,我们都活下来了。
这份经历,让当时年仅 10 岁的我第一次明白,在绝境里,一个坚定的“要活着”的念头有多重要。
之后回到家,我连着发了好几天烧。我把事情的经过跟父母说了,本以为会挨骂,没想到他们没有打我,反而一个劲地安慰我。不过从那以后,我很长时间都不敢再靠近水边。直到后来,在父亲的陪伴和鼓励下,我才慢慢克服了恐惧,学会了游泳,甚至慢慢爱上了这项运动。
02
水库抽筋与正向暗示
人们都说,游泳的时候最怕腿抽筋,一条腿抽筋就足以让人沉下去。但很不巧,我偏偏是两条腿一起抽。
那是我读初中的时候,暑假的一个傍晚,我又跟着一群小伙伴去游泳。这次的地点不是之前的小山塘,而是一个面积更大、水更深的大型水库。那时候水库看管不严,经常有人偷偷去野游。
我们那时候有个习惯,就是把一个最小号的救生圈绑上绳子,再把绳子的另一端套在脖子上,觉得这样就算出了意外,还有救生圈能保命。可那最小号的救生圈,实在是不够看的,抱着它的时候,只有在你完全镇静、一动不动的情况下,才能保证不往下沉。一旦你慌了、动起来,它就会失去浮力,跟着往下沉。
那一次,我们的目标是游向水库中央的小岛,不休息,打来回。虽说那时常常游泳,但是游向距离岸边将近几百米的小岛对我来说还是初次,何况还是打来回,我不由得心里打怵。
而且,和他们比起来,我的游泳水平似乎还很嫩,但后生仔为了那微不足道的面子,在他们的怂恿下,我便豁出去跟着队伍呜呜泱泱的向小岛进发。
刚开始的一段,我状态还不错,可随着距离小岛越来越近,小伙伴们开始加速,我也不想落在后面,就用尽全身力气往前游。没多久,我们终于到了小岛。
本以为终于可以在岛上喘息一阵子,可他们却没有打算休息的意思,而是简单修整,便立马启程返航。好胜心强的我,又逞能跟着他们一起游回去。
感觉这些人的力气是用不完的,返程的速度竟然比来时还快,为了不落下风,我吃力的加快了速度,但仍然被他们拉开了一大段距离。
看着他们越游越远,我渐渐觉得精疲力尽。就在这时候,我的右边大脚趾突然往下扯,小腿肚传来一阵剧痛,这时我意识到不妙,应该是抽筋了,我一边咬着牙一边往左边侧身,右手往后抓住救生圈,尽量让自己保持平衡。
我在水里一上一下地扑腾,大声喊着他们的名字,可能是距离太远,也可能是我的声音太小,他们根本没听见,还是继续往前游。
这下我慌了,只能更大声地喊,同时忍着疼痛把右腿往上抬,用左脚用力蹬水,再用左手抓住右脚趾,忍着痛往后拉。拉了一会儿,抽筋的疼痛稍微缓和了一些,我心里才稍微松了点。
可命运好像就是要捉弄人,我不停蹬水的左脚,在同样的位置也开始剧痛,果然,左脚也抽筋了。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时候,我为了处理左脚的抽筋,刚缓和下来的右脚被我用力往水里蹬了两下,又开始抽起来。这一下彻底让我慌了神,抽筋的疼痛让我冒冷汗,更让我害怕的是,对死亡的恐惧涌了上来。
幸好手边还有那个聊胜于无的小救生圈,我死死抓着它。可就像我之前说的,这个救生圈的浮力根本不够,尤其是在我疼得没办法镇定的时候,人根本控制不住想动,我一会儿用左手拉右脚趾,一会儿拉左脚趾,还要尽量让自己动作小一点,避免救生圈失去浮力,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剧痛。而且简单拉几下,根本没办法让脚趾复位,抽筋的疼痛一直没停。
就这样折腾了很久,其实现在想想,也就几分钟而已。我当时真的有点妥协了,感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能抱着救生圈,眼睁睁看着小伙伴们越走越远。那时候我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一定要撑到他们发现我不见了。双腿已经疼到麻痹,我不敢再做任何动作,只能尽量保持姿势,让救生圈别带着我沉下去。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个小伙伴游着游着发现我没跟上来,他赶紧喊住其他人,大家一起回头到处看,最后终于发现了在水库中间狼狈漂浮的我。
那一刻,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知道自己熬到了被发现的时候。可新的难题又出现了,神经紧绷的时候,好像还不觉得那么痛,可等待他们过来的那段时间,疼痛变得越来越强烈。
我一动不动地抱着救生圈,嘴里忍不住哼哼唧唧地叫着,实在是太痛了。而且我发现他们的速度实在太慢了,每一秒都是煎熬...到最后,我是被好几个救生圈围着,大家一起合力慢慢划动才将我拉到了岸边。
那之后将近一个月,我只能跛着脚走路,因为腿抽筋的时间太长,肌肉受了伤,每走一步都带着剧痛。
这几个故事,和焦虑症没什么关系,但都和心理暗示紧紧连在一起。我想让大家明白,一个正向的暗示,能在绝境中给你无穷的力量,帮你撑过最难熬的时刻,可一个负面的暗示,也能像一只无形的手,把你一步步拖进深渊。
我自己在焦虑症最严重的时候,也有过一段很长的低谷期,那时候每天都觉得痛苦,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最终,我还是决定不能就这么被焦虑打败。
在对抗焦虑的路上,我一直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能好起来,不管现在多痛苦,总会有过去的一天。也正是这个正向的暗示,支撑着我一步步调整自己,慢慢走出了焦虑的阴影,最后的结果也如我所愿,彻底摆脱了焦虑症的困扰。
如果你现在也正经历焦虑,一定要记得,别再把负面的话挂在嘴边,也别再给自的内心灌输负面的想法。那些负面的暗示,只会让你越来越难走出来。多给自己一点正向的鼓励,哪怕只是每天告诉自己“今天比昨天好一点”“我能慢慢好起来”,这些看似简单的话,都会成为支撑你的力量。
相信我,只要不被负面暗示拖垮,你终会像我一样,走出焦虑的困境。
来源:丽姐聊情感健康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