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3号凌晨,深圳水贝做黄金生意的人不少都没睡好,粤宝鑫,就是那家在水贝小有名气的黄金料商,突然出了幺蛾子。
2025年9月13号凌晨,深圳水贝做黄金生意的人不少都没睡好,粤宝鑫,就是那家在水贝小有名气的黄金料商,突然出了幺蛾子。
公司一位王姓高管在内部群发通知,说银行卡被冻了,法人也找不着了,没法正常运营。
到了凌晨4点,好些跟客户对接的群直接解散了,第二天白天,更糟的情况来了。
粤宝鑫的业务员基本联系不上,门店也关了门,门上还贴了封条,写着让有经济损失的人去派出所登记。
这种深夜“爆雷”的操作,换谁遇到都得慌,尤其是那些在粤宝鑫有存货、交了定金的商户。
咱先捋捋这事里受影响的人,在水贝做黄金饰品批发的可英(化名),之前在粤宝鑫存了些黄金,还通过他们家小程序订了28克黄金。
9月13号下午她去门店,才发现店关了,不光黄金提不出来,她账户里剩的一点钱也取不出来,无奈之下只能跟着其他商户去报案。
不光是水贝本地商户,外地的合作方也栽了,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报道,许昌胖东来天使城里有家金店,委托粤宝鑫提纯黄金,结果价值90万、重量超1公斤的黄金直接被卷走了。
还有些水贝的黄金回收商,到现在都没收到粤宝鑫该结的款,可能有人不清楚“料商”是干啥的。
其实就是黄金原料的中间商,从上游拿货,再卖给下游的小商户。
粤宝鑫2023年8月才成立,有十来个业务员,在水贝的料商里体量不算小。
本来想靠着这种中间业务稳赚差价,没想到最后把自己玩“没了”,目前案件已经转到深圳市公安局罗湖分局,但具体涉及多少钱,警方还没说。
不过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出来澄清了,说网上传的“水贝料商跑路潮”是假的,大部分企业都正常经营,大家也别瞎传恐慌。
光说损失还不够,得弄明白粤宝鑫为啥会突然扛不住,这就绕不开水贝流行的“锁价交易”,也是咱标题里说的“40倍杠杆”的源头。
简单说,就是买黄金的人不用付全款,只交一点定金就能锁定当天金价。
比如“杰XX”那个平台,1克黄金实时价837元,你交20元定金就能锁价,7天内再补尾款提货,或者直接算差价赚钱。
本来想觉得这模式能帮商户规避金价波动的风险,后来发现,这定金比例也太低了,才不到3%。
对比一下正规黄金期货就知道了,正规渠道买黄金期货,保证金得是总价的10%以上,100克黄金差不多要交1万元保证金。
但水贝料商这模式,100克黄金定金才2000元,杠杆能到30到50倍。
杠杆越高,风险就跟滚雪球似的越大,更关键的是,有些料商根本不是正经做贸易,而是在“对赌”。
比如客户以790元/克锁价交了定金,料商要是觉得金价会跌,就不立马买黄金备着,而是空仓等。
要是金价真跌了,他们再低价买黄金交给客户,赚中间差价;可要是金价涨了,他们就得高价买黄金,再按原价交给客户,这不就亏大了?
刚好2025年这波金价涨得厉害,伦敦现货黄金年内涨了快40%,水贝金价从8月22号的782元/克,到9月12号涨到837元/克,1个月涨了55元。
要是粤宝鑫之前也这么“做空”赌金价跌,那亏的钱估计不是小数,这可能就是他们扛不住跑路的原因。
可能有人觉得,这就是单纯的商家违约,但其实这里面的法律风险大了去了。
我特意查了律师的解读,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的岳屾山律师说,这种模式首先是盈亏放大得厉害,1公斤黄金涨10元就能赚1万,跌10元定金就可能全没了。
其次是资金没监管,料商用私设的小程序或者微信群收钱,钱被挪用还是卷走,都不好查。
金州(深圳)律师事务所的郭磊还提到,这种交易的账户特别容易被冻结,就算能提供交易凭证解冻,要是案子影响大,钱甚至可能被没收。
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可能涉嫌违法,之前就有类似的判例。
2022年深圳罗湖法院判过一个案子,认定这种“没实物交割、靠保证金和金价涨跌赚钱”的交易,其实是期货交易,要是没资质做,就是违法的。
2011年上海奉贤法院也判过一个,有人没资质搞这种交易,最后定了非法经营罪。
今年7月,深圳还有家叫世创鑫辰的公司,因为搞类似的预定价交易兑付不了,被警方以涉嫌开设赌场立案了。
如此看来,不管是做黄金生意的商户,还是普通想囤黄金的人,选这种高杠杆锁价模式都不是明智之举。
中小商户可能觉得正规期货门槛高,才选料商的模式,但忽略了资金安全。
建议大家还是找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这种正规平台,至少钱和货的安全有保障,毫无疑问,粤宝鑫这事给整个水贝市场提了个醒。
金价涨的时候想靠杠杆赚快钱,很容易栽在风险上,希望监管能多管管这种场外“对赌”。
也希望大家别再被低定金、高杠杆的诱惑骗了,踏踏实实做交易才是长久之计。
来源:墨史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