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前在黄岩岛,菲律宾海警被中方水炮轰得拿裤衩子举白旗之后,就有不少媒体分析称,按照小马科斯的性格,这次丢了这么大的脸,肯定是不会甘心的,随时会反扑,果不其然,这才过了不到一周时间,菲律宾又开始“作死”了。
菲律宾果然还是没有死心,竟然再次集结大规模船只来挑衅,还没被打怕吗?
此前在黄岩岛,菲律宾海警被中方水炮轰得拿裤衩子举白旗之后,就有不少媒体分析称,按照小马科斯的性格,这次丢了这么大的脸,肯定是不会甘心的,随时会反扑,果不其然,这才过了不到一周时间,菲律宾又开始“作死”了。
根据多家菲律宾媒体披露的消息,小马科斯当局在内部多次开会研判后,决定调动大批渔民船队,以“民间生产作业”的名义从四面八方驶向黄岩岛海域,并由一艘44米级“卡布拉”号海警船在后方担任指挥。表面上是渔民的集体出海,实则带有明显的组织化与政治化特征。
这支渔船队的构成和路线安排均带有明显“进攻策略”,近百艘渔船分多条航线前往黄岩岛,试图从北、西、南三面同步接近,这样的部署并不符合一般渔业生产的规律,更像是特意借民间身份掩护官方意图,以制造既成事实并增加谈判筹码。
马尼拉显然期望,以渔民为前锋、海警为后盾的组合,能够在国际舆论场上争取“弱势一方”的同情,甚至迫使中国在处置时投鼠忌器。
然而,现实比设想要残酷得多,菲方的计划刚一实施,便遭遇了早已部署的中方防线,菲律宾西部军区虽派出“卡布拉”号海警船压阵,但这种象征性护航并不足以改变局势。
当菲方渔船尚在途中时,黄岩岛外围早已形成了一道严密的多层防御圈。菲律宾主流媒体ABS-CBN随船记者的报道清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最外层是中国海军的作战舰艇,包括052D型驱逐舰与054/054A型护卫舰,中层则是海警船只组成的执法防线,最内层由机动快速艇和中小型执法船灵活机动,形成贴身保护与即时拦截的双重功能。
尤其令人震撼的,是一艘052D驱逐舰与菲律宾先头渔船近距离同框的画面,照片显示,这艘被称为“中国新一代神盾舰”的主力驱逐舰高速航行在菲船队与黄岩岛之间,130毫米主炮的炮衣已摘下,表明随时具备实战准备。
对于那些原本抱有“或许可以逼近”的菲律宾渔民而言,这一幕无疑是一次强烈的心理冲击,随船记者描述,不少渔船在目睹这一情景后选择原地停靠,无论后方海警船如何用无线电催促,均不敢继续前进。
其实早在此前的一次冲突中,中国海军054“马鞍山”舰就在黄岩岛以东实施过实弹射击演练,那次行动已经给菲律宾方面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此次,军舰与海警船的分工与配合更加成熟:海军舰艇在外层形成战略威慑,海警船只则负责近距离执法,二者保持足够安全距离,确保即便发生突发状况也能精准处置。
这一系列动作透露出两个关键信息:第一,中方早已形成常态化、体系化的海上防卫模式,第二,军警之间的联动与默契已达到较高水平,足以应对各种“灰色地带”的突发挑衅。
随着渔船在中方多层防线前停滞,菲律宾西部军区不得不下达撤退指令,并向中央报告称“此类行动已不再具有可行性”,这不仅是一场战术上的失败,更是一场战略上的失算。
所以可以看到,菲律宾方面显然低估了中方的应对速度与决心,鼓动渔民大规模进入争议海域,本质上是一种“灰色地带战术”:借民间身份掩护,试图制造既成事实。
但这一策略在面对成熟的海上管控体系时难以奏效,反而让渔民暴露在潜在风险之下,也让菲律宾政府的动机更加明显,如今的小马科斯可以说是老脸已经没有地方搁了。
来源:鉴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