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周去乡下送东西,刚到村口就看见一群人围着村委会门口的公告栏议论。蹲在最前面的刘叔猛地站起来,手里攥着烟卷大声说:“啥合村并镇,我看就是要拆咱的老房子!院里那口井、房后那棵桃树,都得给我刨了?”旁边的人也跟着点头,满是担心。我挤过去一看,公告栏上画着集中居住点
上周去乡下送东西,刚到村口就看见一群人围着村委会门口的公告栏议论。蹲在最前面的刘叔猛地站起来,手里攥着烟卷大声说:“啥合村并镇,我看就是要拆咱的老房子!院里那口井、房后那棵桃树,都得给我刨了?”旁边的人也跟着点头,满是担心。我挤过去一看,公告栏上画着集中居住点的规划图,赶紧跟刘叔解释,合村并镇不是拆了老家让大家无家可归,是把散着的村子整合起来,让日子过得更方便,老井能保留,桃树说不定还能移栽到新家院子里。
刘叔的焦虑,其实是很多农民对合村并镇的普遍误解。一听到“合村”“并镇”,就怕丢了老房子、没了耕地,可大家不知道,这项政策的初衷从来不是“拆”,而是“让农村变好、让农民过好日子”。现在不少农村散落在山坳里、田埂边,十几户人家守着几亩零散地,想修条宽路都难,更别说通天然气、建卫生室了。合村并镇就是把这些“小散偏”的村子,整合到规划好的集中区域,既盘活闲置土地,又能把基础设施建起来,让农民换一种更舒心、更有奔头的活法。尤其是这三个新变化,每一个都能实实在在改善生活,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讲清楚。
第一个变化,居住环境从“将就住”变成“舒服住”,生活便利度直接拉满。
以前农村的房子,大多是几十年前自己盖的,没规划可言。有的人家门口就是泥路,下雨天踩一脚泥;有的房子离厕所太远,老人夜里起夜得打着手电筒摸黑走;还有的村子没装下水道,污水直接往路边沟里流,夏天满是异味。合村并镇后的集中居住点,都是统一规划设计的,房子间距合理,门前有宽敞的水泥路,路边装着太阳能路灯,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怕黑。
更关键的是,水电气网这些“生活刚需”全都会通到家门口。就说天然气,以前农村做饭要么烧柴火,烟呛得人睁不开眼,要么扛液化气罐,一罐气一百多块,用完了还得找人帮忙搬。集中居住后,家家户户都能装天然气管道,打开阀门就能做饭,干净又省钱,一个月燃气费也就二三十块。还有网络,以前偏远村子的信号差得很,打个视频电话断断续续,孩子上网课得跑到村口的小卖部蹭网。现在集中居住点会铺光纤宽带,网速快得能流畅看直播,老人也能跟着手机学种菜、跳广场舞。
我老家邻村去年完成了合村并镇,之前村里的王婶总抱怨“住得憋屈”,现在搬进集中居住点,逢人就夸:“家里装了抽水马桶,再也不用冬天蹲冰冷的旱厕;楼下就有垃圾分类站,倒垃圾不用走半里地;小区里还有健身器材,早上起来能跟老姐妹一起锻炼,这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
第二个变化,种地从“靠人力”变成“靠机器”,农民种地更轻松、赚钱更稳当。
现在农村的耕地大多是零散的“小块田”,东一块西一块,有的田埂比田还宽。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只能种家门口的几分地,稍微远一点的地块,因为没法用机械,只能荒着。合村并镇后,闲置的宅基地会复垦成耕地,零散的小地块会连成一片“大田”,刚好能用上大型机械。
比如播种,以前靠人拉犁、撒种子,一天顶多种一亩地,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现在用播种机,一天能种几十亩,播得又匀又快。收割也是,以前割麦子得雇人镰刀割,再用拖拉机拉回家脱粒,遇上雨天还得担心麦子发霉;现在联合收割机直接下地,割麦、脱粒、装袋一步到位,麦粒还能直接拉去烘干,根本不用怕下雨。
而且,连片的耕地还能搞“规模化种植”。村集体可以把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或农业公司,农民既能拿到土地流转费,还能去地里打工赚钱。我同学老家的村子,合村并镇后把五百亩地流转给了种粮合作社,每亩地每年给农民800块流转费,农忙时农民去合作社干活,一天能挣150块,比自己种地赚得多还轻松。去年合作社种的优质小麦,一斤卖1.5块,比普通小麦贵3毛钱,算下来,农民除了流转费和打工收入,年底还能分到合作社的盈利分红,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第三个变化,农村从“冷清村”变成“热闹村”,配套设施跟城里一样全。
以前很多农村因为人少、分散,想建个卫生室都没人气,小病得扛着,大病得往镇上医院跑,来回折腾大半天。合村并镇后,集中居住点会配套建卫生室,有专业医生坐诊,平时感冒发烧、测血压血糖,在家门口就能解决;要是有急病,卫生室还能直接联系镇上医院派救护车,比以前方便太多。
教育配套也会跟上。不少偏远村子的小学因为学生少,早就撤了,孩子上学得去十几里外的镇小学,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赶校车。集中居住点会建幼儿园和小学,孩子走路就能上学,家长也不用天天接送。我邻居家的孩子,以前在镇小学上学,每天早上六点就得起床,现在搬到集中居住点,七点半起床都来得及,还能在家吃口热乎早饭。
除了这些,集中居住点还会建文化广场、超市、便民服务中心。晚上文化广场上有跳广场舞的、下棋的,热闹得很;超市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不用再逢集才能买东西;便民服务中心能办社保、开证明,不用再跑几十里地去镇上,对老人来说特别方便。
其实合村并镇的本质,就是让农村的资源用得更合理,让农民的日子过得更舒心。它不是要夺走农民的“根”,而是要把“根”扎得更稳——保留着对土地的感情,却不用再受以前的苦;守着熟悉的乡邻,却能过上更便利的生活。
现在很多地方的合村并镇都在稳步推进,政策也越来越人性化,比如尊重农民意愿,不想搬的可以不搬;对老房子的补偿,能选现金也能选新房;甚至会保留村里的老槐树、老水井,留住大家的“乡愁记忆”。
你老家有没有开始合村并镇?要是真的实施,你最期待哪个变化?是想住上带天然气的新房子,还是盼着种地能用大型机械?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我是幸福美满,我每天会分享有用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咱们明天见!!
来源: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