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期刊在全球军事航空类期刊中排名第五,影响因子2.1,在立场上一贯是偏西方的,需要批判性阅读,但这一次却罕见地用了16页的篇幅,专题深度解析了歼-10CE的技术突破与实战潜力。
近日,国际顶级航空期刊《空中力量月刊》(Air Forces Monthly)以我国歼-10CE战斗机作为封面主角,并配了一句台词:我们专打王牌!
该期刊在全球军事航空类期刊中排名第五,影响因子2.1,在立场上一贯是偏西方的,需要批判性阅读,但这一次却罕见地用了16页的篇幅,专题深度解析了歼-10CE的技术突破与实战潜力。
这意味着我国航空装备获得了西方权威军事媒体的高度认可。而杂志内页那句醒目的标题"J-10C: The Dragon Slayer Designed to Beat 'Top Guns'"(歼-10C:专为击败"王牌"而生的屠龙者),更被人评为“乳法还得看大英!”
《空中力量月刊》通过独家采访我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工程师,首次系统披露了歼-10CE的六大核心技术优势,即发动机推力、雷达性能、复合材料、雷达反射面积、导弹射程,以及航电系统。
歼-10CE搭载的涡扇-10B"太行"发动机推力达14.5吨,推重比超越法国阵风M88发动机的8.5;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可同时追踪2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6个,性能参数与F-35的APG-81雷达相当。
机身复合材料应用比例达23%,配合DSI进气道设计使雷达反射截面(RCS)控制在1平方米级。歼-10C配备的PL-15E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达145公里,搭配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EODAS),形成"先敌发现、先敌锁定"的杀伤链闭环。
杂志特别强调歼-10CE的"战场适应智慧":在巴基斯坦空军参与的"雄鹰-IX"联合演习中,该机通过数据链与ZDK-03预警机构建杀伤网,在模拟对抗中取得对欧洲台风战机3:0的压倒性战绩。
文章分析称,因为歼-10CE的航电架构与歼-20存在70%的通用性,这种"高低搭配"的装备哲学正在重塑亚太空中威慑体系。
美国前空军参谋长戴维·古德芬的点评被原文引用:"中国人成功将四代机平台与五代机航电结合,这种'跨代融合'思路值得警惕。"
而法国方面的反应颇具戏剧性。达索公司紧急发布声明,强调阵风在"实战经验"和"多用途性能"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却刻意回避了雷达探测距离(阵风RBE2-AA雷达对3平方米目标探测距离仅130公里)和超视距空战能力的直接对比。
但有不嫌事大的人,故意将阵风宣传册PS成"专为被歼-10C击落而优化",更有军事博主挖出2015年法国《空军与太空》杂志的预言:"中国还需要十年才能造出与阵风抗衡的战机",到今年刚好十年,法国人真是一语成谶。
除了法国之外,最坐不住的就是印度空军。他们先是否认了期刊中提到的"印度阵风机队已有2架因飞控系统故障停飞"的消息,然后又称"将增购114架新型阵风"。
这正是印度人惯用的大乘赢学:如果数不清缺几架,就把分母扩大到敌人都懒得数的程度。
最后,《空中力量月刊》指出,歼-10CE的出口突破标志着全球军贸市场从"政治绑定"向"性能导向"的转变。
因为同样的预算,选择歼-10CE可以获得3倍的数量优势和持续的技术支持,这对于一个中小国家的空军而言,真是一个莫大的福音。
来源: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