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 我不要我什么都不知道,然后就很满足 ”

摘要:看完之后,对刘小样这个女人的喜爱,又增加了好多倍。如果,你也曾记得20多年前,张越在《半边天》节目里,采访的那位农村女性,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好奇,现在的她过得怎么样。

得知《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做了一档节目,名叫《她的房间》,里面有我特别喜爱的两个女人,刘小样和安小庆。

因为太喜欢这三个人,所以第一时间守着优酷,把更新的两集一口气都看完了。

看完之后,对刘小样这个女人的喜爱,又增加了好多倍。如果,你也曾记得20多年前,张越在《半边天》节目里,采访的那位农村女性,你一定也会和我一样好奇,现在的她过得怎么样。

“我宁可痛苦,也不要麻木”

刘小样,一个生活在中原的农妇。她每天的生活,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下地干活,做饭、养娃、照顾老人,成日成日地在土地和柴米油盐之间打转,和村子里的其他农妇没什么两样。

但刘小样又和普通农妇不一样。她会给《半边天》节目组写很长很长地信,信里面说:“在农村……有约定俗成的规矩,要打破它就会感到无助、无望、孤独,好像好多眼睛在盯着你。不需要别人阻止你,你会自觉自愿地去遵守这些规矩。”

这些文字,让刘小样就像庄稼地里突然生长出的一株小野花一样,引起了《半边天》节目组的关注。

后来,就有了那期令许多人忘不掉的节目《我叫刘小样》。

那个说着“我宁可痛苦,我不要麻木,我不要我什么都不知道,然后我就很满足。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这就很好了。我不满足这些的,我想要充实的生活,我想要知识”,穿着大红色外衣的女人,就这样留在了人们心中,成为了一种“生而为人对活着的意义不断追寻”的符号和象征。

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好奇那个在广袤平原呐喊过的红衣女子后来过上了怎样的生活。

几年前,记者安小庆在《人物》发表了那篇名为《平原上的娜拉》的专访,回应了人们的好奇。刘小样,再一次重回人们的视线中。

在这篇专访里,讲述了当年《半边天》那期节目的幕后故事,也讲述了那期节目对刘小样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安小庆生动的文字,勾勒出这个红衣女子从青春期到中年的个人史。刘小样半柜子里的红色衣服,她一边干农活一边听广播剧的模样,她在张越怀里痛哭的身影,种种细节,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普通人波澜壮阔的内心世界”。

在刘小样的身上,你会感受到了一种蓬勃的生命力。那感觉,就好像一颗种子,被种在了环境并不好的地方,却依然在努力地在逼仄的缝隙里寻找着阳光,把自己长成一棵漂亮的、结实的植物。

《半边天》的那期节目,几乎是开了一次先河。第一次,人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村女性的精神世界竟然可以如此五彩斑斓。也是第一次,人们感受到女性觉醒所带来的那种剧烈的撼动。

对平庸和重复怀着不甘的刘小样,渴望出走,渴望另一种活法,渴望在思考中保持自我,她在日常劳作中,在种地做饭中,依然在做一个思想者,用敏锐与世界发生深刻的连结。

安小庆的报道里,再次重现了这样一个刘小样。那些文字,在我的内心洒下了一股温热的洋流,涨满了我的心房。

但报道里,同样展现了一个矛盾的,无法突出重围的刘小样。20年后的刘小样,经历了几次出走之后,又回到了那座平原,和那座农村小院。

有人因此而批判刘小样,说她是个不彻底的、失败的出走者。为她心底那团像发烧了一样的火焰被熄灭,而感到遗憾。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陷入了怀疑中。在安小庆的文字里,我依然能感受到刘小样的“不安分”。

我觉得,思考已经把她推向了更远的远方,她的内心宛若火山,经历了休眠期,正在等待着更剧烈的爆发。

我开始贪婪地盼望着,能看到“活的”刘小样。影像里,那个更加鲜活、真实的刘小样,也许能解开我的疑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我看到《她的房间》这档节目的海报时,我几乎开心地要跳起来了。

我终于可以看见,20年后的刘小样了!

“女人要有自主的思想,自由的精神”

在《她的房间》里,张越、刘小样和安小庆,三个女人相聚在大理。张越带小样走进了一个绝美的房间,能同时看到洱海和苍山。

初面对镜头,刘小样紧张到几度哽咽,不断大口大口地深呼吸,帮自己平复心情。

我仔细看屏幕里的她,20年过去了,她的变化并不算大。颧骨上的那坨红,似乎被岁月磨淡了一些,但还是能隐隐地看到有微弱的火苗在她脸上若隐若现。臂膀变得异常结实,隐隐透露出踏实生活着的痕迹。

小样紧张的模样,一下子让我想起了安小庆在专访里的描述,她当初录制《半边天》的时候,也是这样仓皇到几乎要落跑。

“第二天一早,摄像机在院门外的地里架起来,刘小样又垮了。信里那些丰富的感受,一句也说不出来。……三天后,摄像机再次在雪地里支起来。但刘小样还是无法说出一个长句。录了两个小时,张越最终决定放弃。”

后来,《半边天》的那期节目是张越用她的真诚,打破了谈话的僵局。而20年后,在《她的房间》节目中,依然是张越,稳住了刘小样。

“我们就先待会,在这么美的房间里待会。”

就这样,刘小样和张越静静地坐在这间房间里,欣赏着窗外的风景,偶尔念上一段刘小样阅读摘抄本上的文字。

小样就这样慢慢被打开了。她开始对张越袒露内心。在她们的谈话里,我看到了一个无比真诚的女人。对她从出走到回归的心路历程,也有了更细致地了解。

在《半边天》的那期节目播出之后,刘小样将“精神上的出走”转变成了“行动上的出走”。她离开了平原,离开了土地,去更大的地方打工。

开始,她出走得没那么远,到镇上的百货商场做过服装售货员;后来,她走得更远了一些,到南方的工厂去做工。

但最终让她下定决心回到平原,是因为南方工厂门前的一片花。她发现,那些工友们每天经过这片在冬天里依然开得这么鲜红的花丛,却没有人注意到它们,没有人关心花的名字是什么。

大家就只是呼拉拉来,又呼拉拉走,像被投放到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茫然地过着做工的生活。

她也过了一段时间这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这片花,开始对它们产生好奇。

“我开始觉得不对劲,这不是我要的生活。这么漂亮的茶花,这么美好的事物,我却根本不去看它,把它忽略掉。只是每天在工厂、宿舍之间来来去去,这不是我向往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应该有花。”

她开始思考起自己背井离乡奔赴远方的意义。20年前的她,渴望远方。觉得自己被困在了平原,“认为眼前的生活太平了,土地也好像太平了。”

她笃定地以为,她想要追求的东西必定在远方。但她真的来到了远方,却发现她要找的那些东西,不在那里。

认清了真相的她,回到了平原的小院,带回了“那片花”。在小院里,刘小样种下了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有紫茉莉、玫瑰,也有绣球。和村子里其他人门前的辣椒和葱相比,这些花太与众不同了。

刘小样追求的,当然不是“花”。花,是平凡生活里的一抹例外;是冬日凋敝里的一隅鲜亮。

这才是她所真正追求的东西。

“女人要有自主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这是刘小样曾经读到的话,才她意识到,这才是她真正想要追求的诗意和远方。

“我觉得,院子里的花、我的庄稼地、我的孩子和家庭”,平原上的一切都可以是我的“诗”,“只要我有自主的思想,自由的精神。”

你看,怎么能说这样的刘小样是“不彻底的出走”呢?她早已跨越了对地理意义上出走的执念,进入到了更为广阔、自由的新阶段。

刘小样经历了自己人生的三个阶段。

最初,她觉得“平原苦闷又束缚”,那是她“看山是山”的初阶段;后来,她开始走向它地经历不一样的生活,来到了“看山不是山”的阶段;最终她又回到故土,看似是回到了“看山是山”的起始阶段,但其实心境早已不同。

她在故土,找回了平静。

但她仍然没有停止思考,通过不断阅读坚持和自己对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看着刘小样我一下子就想到这句诗,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离骚”时刻。

20年前,刘小样说自己“宁愿痛苦,也不要麻木”。她的确也是这样践行着,她始终在思考着,探寻着,而思考本就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

“一个家里要讲爱,而不是孝顺”

她能自始至终地做平凡生活里的思想家,一方面是因为她天生的纤细和敏锐,让她能获得比一般人更深刻而强烈的感受。另一方面,是她幸运的收获了能相对理解她的家人。

在《她的房间》里,安小庆和张越聊起彼此对小样的采访,都提到了小样的丈夫王树生。王树生跟两位采访者说过几乎类似的话,“觉得妻子不是一般人”,尽管自己不懂刘小样看的那些书,但感觉到“很骄傲,觉得妻子很厉害,很有魅力”。

尽管在安小庆的那篇报道里,也提到了王树生对妻子种种“折腾”表达过质疑、不解和规劝,但他其实打心底里是欣赏妻子那份与众不同的。

“王树生自己根本不爱看书,他喜欢打牌。而且,村子里别人家的媳妇,也从来没有爱看书的。但他仍然惯着自己媳妇读书,看到别人不要的书,都会搜捡来给小样看。”

在张越的回忆中,我的眼眶湿润了。

能有王树生这样的伴侣,小样才能一直做平原上燃烧的那团火吧!

能被男性理解,特别是中原传统思想早已扎根的男人理解,是小样的幸运。而这样的男性,在小样家不只王树生一人。

刘小样的儿子,也特别能理解母亲。知道妈妈喜欢养花,他会从外地帮妈妈邮购百合花的种子,还会把养护的注意事项都给妈妈查好发过去。

小样说,百合花开满院子的那天,她给儿子拍了张照片发过去,底下写着几个字“妈妈的百合”。说完这句,小样突然像个害羞的少女一样,扭过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花,之于刘小样,是一种追求美好与自由的象征,在刘小样的生命里,占有很重的分量。儿子对养花的支持,也是他对母亲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刘小样感受到了儿子的这份爱。在痛苦中撕扯,不断求真的小样,依然能在平凡生活中寻回平静,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人在背后吧。

刘小样同样也在释放着爱。张越问起她和儿媳妇的关系,小样的话,让我感觉她真的是有着难得的纯良和智慧:

“我不是说特别‘喜欢’儿媳妇,而是特别‘爱’儿媳妇。因为爱,是指你喜欢的,不喜欢的,你全都接受。

“一个家里要讲爱,而不是孝顺。孝顺,容易把人带进死胡同里去。”

在小样的人生哲学里,爱,就是最大的自由,是一种不需要去远方就能实现的诗意。

她提到儿媳妇时,那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和欣赏,很少能在一个婆婆身上感受到。

“我儿媳妇学历高,工作好,她说话总是慢声细语的,而且特别有生活情调。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特别希望能成为的那个自己。”

那一刻,我简直想要冲到屏幕去抱抱她。

感谢她,一直没放弃思考,没放弃阅读,让自己茁壮成长为这么好的一个女性,能让我们有机会看到她,被她激励,被她鼓舞。

“我要拿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

在刘小样和张越的聊天中,我时常能在小样的身上看到“大道至简”这个词的具象化。

20年来,她一直不断加深对“自由”的理解。

小样说,“我好像发现,越给孩子们自由,他们就越喜欢回家。”

张越听完简直拍大腿,“你是学过还是聪明呀?自由与尊重,可都是心理学、教育学里的东西。”张越说,“我是因为学过,才了解,而小样你是怎么才自己悟到的呢?”

刘小样也被问懵了,“我没悟啊,我是无意识的”。这个女人真是妙啊,难怪她,能在过了这么久之后依然被深深记住。

就像节目里安小庆所说的那样,刘小样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她的“不自知”,“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着怎么样的天赋。”

我知道,安小庆说的天赋,是一种天生的细腻和敏感,一种纯然的思考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这些天赋,共同点燃了熊熊的生命之火。

当你转念一想,那些小样在交谈间不经意流露出的思想小火花,是产生于一个并没有经受过系统传统教育,只依靠着自己的一双眼、两只耳,去阅读、去聆听、去体悟而得到的,你就会更加被生命的蓬勃和野性所感染。

她这种”不自知”,又让她永远对自己不满足。纵使她20年前说的那句“我宁肯痛苦,也不要麻木”已经成为金句广泛流传,但她仍然觉得自己表达的不够好。

她念起了加缪说过的那段话:

“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一直与自己的无知、狭隘、偏见、阴暗见招拆招。很多人说和自己握手言和,我不要做这样的人,我要拿石头打磨我这块石头。会一直读书,一直痛苦,一直爱着从痛苦荒芜里生出的喜悦。”

“这才是我想要真正表达的东西!这么多年,我一直也是这么做的。”念完加缪的这段话,小样激动地和张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被阅读点亮的人,就是小样这般模样吧。

纵使她根本念不对加缪的名字,也记不住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如此拗口的名字,但这些作家们、思想家们的文字,她都一字一句地读进了心里,然后在与自己的生活对照,反思。

经由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刘小样抵达了阅读的终极意义,也在阅读间抵挡了思想上的远方。

小样也同样是诚实的,这种诚实在习惯了在镜头前戴上面具的人群中显得如此珍贵。她说自己不喜欢《月亮与六便士》,也不认可毛姆所传达的价值观。她觉得,为了理想抛弃家庭是不值得的。

被张越问到假设如果自己的女儿不结婚、不生娃,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问题时,她先是很坦诚地表示:“这个事情它也没发生,所以我也不好假设。”然后又低下头沉默地考虑了好一会,才回答说“不生娃吗,可能不太能接受。我好像还没到那个程度。”

我真的特别喜欢刘小样现在的状态,圆融二字刚好就在形容她。我想,这也是多年来她用“石头打磨自己这块石头”,所呈现出的结果。

至此,我前面的疑惑也彻底被解开了。

这样的刘小样,怎么能算突围的失败者?她身上的枷锁与苦闷,有许多是属于时代的围困,想要彻底的突围很难。

但她也并没有妥协。小样读过加缪关于“西西弗”的文字,她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

“西西弗推石头有什么呀?推石头就推石头!我们每个人都在推石头啊!但我可以一边推石头,一边蔑视它!

这句话,是对她选择回归平原,以及现有状态最好的解释。

我随时随地带着勇气去抗争,但我也能在内心保留一片平静的湖给自己,我为刘小样这样的智慧而起立鼓掌。

节目里张越曾说过,也不知道为什么,做了那么多期的《半边天》,最终被记住的只剩下一个刘小样。

为什么,这样一个平原农村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却被人们深深地记住并持久的怀念呢?

是因为她太特别了吗?恰恰相反。

其实是因为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的刘小样,她们也许是我们的小姨、妈妈、姐妹、朋友,又或者就是我们自己。

外部环境也许给她们带来了种种限制和苦难,但她们却不曾停下向前的脚步,“不断在现实与理想中徘徊,在希望和绝望中踱步”,却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忱,然后把所有的迷茫和不甘都内化为坚韧和自洽。

感谢《她的房间》能让我们与刘小样重逢。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这样一个鲜活、珍贵的女人。

她真真切切地思考着,扎扎实实地生活着,凭一己之力把“推石头”变成了一种伟大的创造,让自己,也让他人从这份创造中感知到一股雄浑的力量。

愿我们都能承接小样带来的这份力量,到生活里扎根,然后开出万紫千红的花。

来源:林小暖bell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