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投资佰维存储的逻辑,是一套罕见的“组合拳”:它不仅牢牢卡位了AI时代最尖端的先进封装技术,成为了AI眼镜这一现象级赛道的“核心卖水人”,更将在当前波澜壮阔的存储涨价大周期中,享受巨大的库存红利。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清晰地认识佰维存储这家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以及当下关注它的核心投资逻辑是什么。
简单来说,佰维存储并非一家普通的U盘或内存条制造商,而是一家集存储芯片设计、研发、先进封装、测试与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它的产品,正被集成到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电脑,以及未来最具爆发力的AI服务器和AI眼镜之中。
投资佰维存储的逻辑,是一套罕见的“组合拳”:它不仅牢牢卡位了AI时代最尖端的先进封装技术,成为了AI眼镜这一现象级赛道的“核心卖水人”,更将在当前波澜壮阔的存储涨价大周期中,享受巨大的库存红利。
这是一个集长期技术壁垒、中期增长爆发力与短期业绩弹性于一身的完美投资范本。
逻辑一:先进封装,构筑AI时代的“技术护城河”
在AI时代,算力的竞争早已不局限于芯片设计本身,如何将不同功能的芯片以更高效、更紧凑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成为了决定性能的关键。
这,就是先进封装的价值所在。传统的封装技术如同修建普通公路,而先进封装则是在芯片之间构建起多维度的“立交桥”和“高速铁路”,让数据传输的带宽更高、延迟更低、功耗更小。
其中,晶圆级封装(Wafer-Level Packaging)更是先进封装技术皇冠上的明珠,是制造下一代高性能DRAM芯片、先进NAND控制器,乃至实现“存算一体”这种颠覆性技术的必然要求。
佰维存储的前瞻性,在这一领域体现得淋漓尽致。
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位于东莞松山湖基地的广东芯成汉奇,正是一家专注于晶圆级先进封测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尖兵。
这家公司所布局的技术版图,几乎覆盖了当前最前沿的封装工艺,包括用于存储主控芯片封装的Bumping(凸块工艺)、Fan-in(扇入型)、Fan-out(扇出型),以及用于制造超薄LPDDR内存和存算整合封装的RDL(重布线层)等。
这些看似深奥的技术术语,正在被佰维转化为极具商业价值的产品。
目前,其规划的两大核心产品线,精准地卡位了AI时代对存储提出的两大核心需求:大容量与高能效。
第一条产品线是FOMS(Fan-out on Mobile Substrate),这项技术能够制造出极致轻薄、大容量的LPDDR内存,完美契合了智能手机、AI眼镜等移动终端对内部空间和功耗的苛刻要求。
第二条产品线则是更具未来感的CMC(Compute-in-Memory Chiplet),即存算合封芯片。它致力于将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在封装层面就融合在一起,打破所谓的“存储墙”瓶颈,这被认为是延续摩尔定律、实现更高能效比AI计算的关键路径。
通过在先进封装领域的深度布局,佰维存储构建的不仅是当前的产品优势,更是一条通往未来的宽阔赛道。当整个行业都在为AI硬件的功耗和体积而烦恼时,佰维已经手握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这道深厚的技术护城河,将保证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始终占据价值链的核心位置。
逻辑二:AI眼镜,引爆百亿营收的“增长引擎”
如果说先进封装是佰维存储的长期价值基石,那么AI/AR眼镜,则是当下点燃其业绩爆发式增长的最强引擎。随着Meta在Connect 2025大会上正式发布其首款真正意义上的AR眼镜以及多款无显示AI眼镜,一个全新的消费电子品类被彻底引爆。
其超预期的显示效果、交互体验和价格定位,让市场看到了继智能手机之后,又一个可能诞生万亿级别市场的巨大机遇。
根据行业内的权威预测,这股浪潮的规模将是惊人的。
预计在2025至2027年,全球品牌AI眼镜的出货量将分别达到800万、2000万和3000万副以上;而技术更复杂的AR眼镜,其出货量也将从2025年的80万副,快速增长至500万副以上。
在这样一个指数级增长的赛道中,谁能成为核心供应链的一员,谁就将分享到最丰厚的红利。而佰维存储,恰恰就是这个赛道中准备最充分、卡位最精准的“核心卖水人”。
AI眼镜这类产品形态,对内部的存储芯片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既要功耗极低以保证续航,又要体积轻薄小巧以实现舒适佩戴,同时还要具备高速读写能力以支撑AI应用的流畅运行。
而这,正是佰维存储产品的核心优势所在。凭借在小型化、低功耗存储模组领域多年的深耕,佰维已经建立起难以逾越的先发优势。
其在该领域的地位,有几个关键的标志性事件可以佐证。
首先,公司的存储产品方案已经成功进入全球移动芯片霸主高通的SoC平台参考设计,这意味着任何采用高通方案开发AI眼镜的厂商,都会将佰维作为首选的存储供应商。
其次,公司的ePOP(嵌入式多芯片封装)产品,已经成为全球AI/AR设备领导者Meta的核心供应商,这无疑是对其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的最高背书。
除了两大巨头,公司的客户名单还覆盖了Rokid、雷鸟、闪极等国内外几乎所有一线AR/AI眼镜品牌,市场渗透率遥遥领先。
市场的认可最终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在AI眼镜相关的业务营收已达到约1亿元以上的规模。而随着各大品牌新品在2025年进入密集出货期,佰维存储内部预计,其在AI眼镜领域的营收有望实现超过500%的同比增长。
这种爆炸性的增长,将成为未来一到两年内,驱动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的最强劲动力。
逻辑三:周期向上,坐享44亿库存升值的“顺风车”
在拥有长期技术壁垒和中期增长引擎的同时,佰维存储还迎来了整个行业周期性向上的巨大推力,这将为其短期内的利润释放提供惊人的弹性。
自2025年下半年以来,存储行业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逆转,一场声势浩大的涨价潮席卷而来。
信号枪由NAND闪存巨头打响。9月4日,闪迪(SanDisk)率先发布涨价函,面向其渠道和消费者客户,将全线闪存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紧接着,DRAM市场的涨价预期也迅速升温。据行业媒体芯存社报道,美光、三星等DRAM原厂均已向渠道客户通知,存储产品即将迎来新一轮上涨。
这背后,是供给端的主动收缩(原厂纷纷将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HBM)与需求端的强劲复苏(AI服务器、AI PC等拉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这轮确定性极强的涨价周期中,谁拥有库存,谁就拥有了利润的放大器。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披露的数据,佰维存储的存货金额高达44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个极其关键的数字。这意味着,公司在涨价前,已经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储备了大量的存储晶圆和芯片。随着市场价格的持续上行,这44亿的存货将不断升值。
当公司将这些库存加工成产品推向市场时,将享受到“低买高卖”所带来的超额毛利。这就像是在油价大涨前,提前加满了整个油库,其利润弹性不言而喻。佰维存储将是本轮存储景气度上行周期中,受益最为充分的模组厂商之一。
综上所述,佰维存储的投资逻辑清晰而强大。它并非单一维度的“周期股”或“成长股”,而是一个三维立体的完美投资标的。
以先进封装构筑的长期技术壁垒,保证了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深度卡位AI眼镜赛道带来的爆发式增长,为其提供了中期的巨大业绩弹性;而身处存储涨价大周期,手握巨量低价库存,则为其带来了短期的丰厚利润。
三大逻辑共振,将共同推动公司的价值实现跨越式的重估。
来源:科技游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