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临沂客户端讯妙笔挥毫书古韵,墨染沂蒙万象新。9月20日,“书圣”王羲之故里——临沂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海内外的千余名书法名家、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庆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幕,同赴一场承载千年墨韵的文化之约。
在临沂客户端讯妙笔挥毫书古韵,墨染沂蒙万象新。9月20日,“书圣”王羲之故里——临沂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自海内外的千余名书法名家、艺术家和书法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庆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幕,同赴一场承载千年墨韵的文化之约。
9月20日下午,书法爱好者在第六届“王羲之奖”全国书法作品展上参观书法作品。当日,第二十一届临沂书圣文化节开幕。孙运河 廖杰摄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基因和密码,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笔墨挥洒间流露出东方美学的神采气韵,丰盈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自2003年首届书圣文化节举办至今,历经二十余载墨香浸润,书法艺术已经融入临沂城市发展血脉,浸润城市、融入生活、代代相传。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王瑞给予高度评价:“书圣文化节已经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是展示齐鲁文化魅力、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促进文化交融互鉴的重要平台,影响力覆盖日韩等周边国家,为繁荣发展山东文艺事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山东手造·产自临沂”暨数字文化创新创意优品展现场,工作人员操控AI机械手进行书法创作。孙运河 廖杰 摄
对传统文化最大的礼敬,就是薪火传承。本届书圣文化节聚焦以“翰墨薪传”为主题,立足“书圣故里”核心IP,精心勾勒“书脉守正、根脉传承、文脉转化”三篇文章,策划4大板块:“古韵新境”浓缩着当代书法艺术的守正与创新,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神奇的火花;“书通天下”则用笔墨搭起文化桥梁,在中外书法交流互鉴中,让琅琊墨香跨越山海;“家有‘书圣’”以全民共享书写文化盛宴,网上书圣节、百名书娃雅集笔会、书法乡村行等活动,让书法传承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文兴商盛”则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让商脉与文脉深入交融,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8项标志性活动与30项配套活动层层递进、亮点纷呈,铺展出墨香悠远的文化长卷,更以可触可感的鲜活体验,编织出立体多元的文化图景,让千年书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让书圣文化节成为“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书法艺术的传承发展,既需要历代书法工作者的坚守创新,也离不开青年后备力量的发掘培养。本届开幕式现场特别设置颁奖环节,为王羲之书法特色学校、王羲之书法特色村居、优秀书法文化传播者代表、“羲之书法好少年”代表及第六届“王羲之奖”获奖代表颁发荣誉。金灿灿的奖牌与证书,正是“翰墨薪传”的生动实践,彰显出书法文化代际传承的蓬勃活力。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一级巡视员程守田更是对书圣文化节和全省书法艺术发展寄予厚望:“希望全省广大书法工作者坚持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挥毫,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点时代浓墨写盛世华章,用饱含深情的作品展示齐鲁大地独特魅力。希望临沂市进一步发挥书圣文化节示范引领作用,做好活化、融入、传播文章,让书法之美擦亮城市名片、熔铸文化沂蒙、浸润百姓心灵,更好助力临沂创新发展。”
一笔千年成文脉,翰墨薪传启新程。今天的临沂,正以笔墨为媒,在专业展览与全民参与的互动中拓宽文化传播边界,在国际交流与乡土情怀的交融中丰富文化内涵,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共生中激活文化动能,让“晋唐风骨今犹在,翰墨流芳照古今”的书法艺术在薪火相传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正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晓彬所言,临沂将以书圣文化节为契机,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全面推进文化“两创”,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奋力书写现代化文化强市建设新篇章!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