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不少农户都在为小麦播种的时间发愁,到底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呢?这不仅关系到小麦的出苗率,更关系到来年的产量。别着急,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今年小麦晚播的那些事儿,看完这篇文章,你心里就有数了!
今年小麦要晚播,究竟播多晚?具体时间表来了,看完就明白!
最近,不少农户都在为小麦播种的时间发愁,到底什么时候播种最合适呢?这不仅关系到小麦的出苗率,更关系到来年的产量。别着急,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今年小麦晚播的那些事儿,看完这篇文章,你心里就有数了!
小麦为啥要晚播?
过去,很多农户都习惯早早地把小麦种下,觉得早播种就能早出苗、早生长,产量也能更高。可近几年,大家发现情况好像不太一样了。就拿2018 - 2019年来说,有些地方小麦播种过早,冬前麦苗旺长,结果2019年3月初遭遇倒春寒,好多麦苗都被冻死冻坏了,产量大幅下降。
其实,小麦晚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气候变暖:近些年来,全球气候都在变暖,我国秋季的温度也不断提高。以前的适播期,现在温度太高,小麦播种后容易旺长。一旦旺长,麦苗体内的养分就会过度消耗,抗寒能力减弱,冬天就容易遭受冻害。而且,旺长的麦苗还更容易感染病虫害,严重影响产量。据研究,本世纪初我国北方冬小麦越冬前平均积温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期增加了约100℃·日,差不多相当于传统最佳适播期6天左右的积温。所以,为了防止小麦旺长,就得适当晚播。
2. 让上茬作物充分生长:在很多地区,小麦的上茬作物是夏玉米。如果小麦早播,玉米就不得不提前收获,这样会缩短玉米籽粒的灌浆时间,影响玉米产量。而小麦适期晚播,就能让玉米适当晚收,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玉米产量。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测算,玉米晚收7 - 10天,每亩至少可增产100斤左右。
今年小麦晚播,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不一样,小麦的适宜播种时间也有差异。下面是一些主要小麦产区的晚播时间表,供大家参考:
地区 适宜晚播期 最晚播期
北方冬麦区 10月5日 - 12日 不迟于10月15日
黄淮海北片 10月7日 - 15日 不迟于10月20日
黄淮海南片 10月15日 - 25日 不迟于10月30日
另外,再给大家分享一下河南、河北、山东这几个小麦种植大省不同地区的具体播种时间:
- 河南:豫中豫东10月7日至15日;豫西南区10月15日至23日;豫南地区10月17日至26日。
- 河北:唐山、秦皇岛、廊坊、保定北部10月1日至10月8日;保定南部、石家庄、沧州10月5日至10月13日;衡水、邢台、邯郸10月8日至10月18日 。
- 山东:鲁东地区10月1日至10月10日;鲁中地区10月3日至10月8日;鲁北地区10月3日至10月8日;鲁西地区10月5日至10月12日;鲁南地区10月5日至15日。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间表只是一个大致参考,具体的播种时间,还得根据当年当地的实际气候情况、土壤墒情以及小麦品种来确定。比如,如果当年秋季降温快,那就得适当提前播种;要是土壤墒情不好,太干或者太湿,也会影响播种时间。
晚播小麦,这些要点一定要掌握!
1. 品种选择:晚播小麦由于生长时间相对较短,要选择那些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早熟的品种。像半冬性品种或弱春性品种就比较适合晚播,比如郑麦113、郑麦101、天民198、囤麦128、囤麦257、新麦21、新麦29、平安7号、百农201等。
2. 增加播量:随着播期推迟,小麦的出苗时间会延长,分蘖数量也会减少。为了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数,就得适当增加播种量。一般来说,在适播期后,每推迟一天播种,每亩就要增加0.5 - 1斤的播量。但也不能盲目增加,黄淮冬麦区每亩基本苗最多不宜超过35万,北部冬麦区不宜超过40万。
3. 精细整地:晚播小麦更要注重整地质量。播种前,要把土地深耕耙细,深度最好达到25 - 30厘米,这样可以打破犁底层,让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小麦根系生长。同时,还要把地里的秸秆等杂物清理干净,避免影响播种和小麦生长。
4. 足墒下种:墒情对小麦出苗非常关键。播种时,土壤含水量要保持在70% - 80%。如果墒情不足,要先浇水造墒,等墒情合适了再播种。要是土壤过湿,就需要先晾一晾,等湿度适宜再进行播种,不然容易出现烂种、烂芽的情况。
5. 适当浅播:晚播小麦播种深度以3 - 4厘米为宜。因为播种过深,种子在土壤里出苗时间会变长,消耗的养分也多,不利于培育壮苗。而适当浅播,可以让种子更快出苗,减少养分消耗。
6. 加大施肥量:为了弥补晚播小麦生长时间短、养分积累少的问题,要加大施肥量。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氮、磷、钾化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2000 - 3000公斤、尿素15 - 20公斤、过磷酸钙50 - 75公斤、氯化钾10 - 15公斤。同时,还可以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在后期进行适当的追肥。
晚播小麦田间管理要点
1. 查苗补苗: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查看出苗情况。如果发现有缺苗断垄的地方,要尽快进行补种或移栽。补种时,要先把种子浸泡催芽,这样可以提高出苗速度,保证苗齐苗匀。
2. 冬前管理:在小麦越冬前,要进行一次中耕松土,这样可以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对于生长过旺的麦苗,可以进行镇压,抑制其生长,增强抗寒能力。另外,在土壤封冻前,要浇好越冬水,这既能保证小麦冬季对水分的需求,又能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
3. 春季管理:春季气温回升后,要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一般在小麦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10 - 15公斤,促进麦苗返青生长。在小麦拔节期,再追施一次尿素,每亩用量5 - 10公斤,同时配合浇水,促进小麦穗分化,增加穗粒数。此外,春季也是病虫害高发期,要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进行防治。
4. 后期管理:小麦生长后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特别是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可以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同时,要注意喷施叶面肥,比如磷酸二氢钾,每隔7 - 10天喷一次,连喷2 - 3次,这样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小麦晚播虽然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一种有效措施,但只要掌握好播种时间和关键技术要点,加强田间管理,同样能实现高产稳产。希望大家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小麦播种,来年都有一个好收成!
来源:小高聊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