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一亿人身处险境!美洲“新艾滋病”悄然扩散,全球防控警报拉响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21 00:20 1

摘要:一种被世卫组织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病”的致命感染——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正以沉默之势席卷全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700万人感染,每年死亡人数超1万,超1亿人面临感染风险,年新增病例高达3~4万。因其传播方式隐蔽、病程漫长且难以根治,被称为

一种被世卫组织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病”的致命感染——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正以沉默之势席卷全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约700万人感染,每年死亡人数超1万,超1亿人面临感染风险,年新增病例高达3~4万。因其传播方式隐蔽、病程漫长且难以根治,被称为“美洲新艾滋病”。

远古病原体,现代传播链

恰加斯病的元凶是克氏锥虫,一种存在近千万年的古老寄生虫,最早发现于9000年前的人类木乃伊。其主要通过锥蝽(俗称“接吻虫”)叮咬传播,虫体粪便中的锥虫经皮肤伤口侵入人体。如今,传播途径已扩展至输血、器官移植、母婴垂直感染,甚至可通过母乳喂养传播。

杀人于无形:潜伏数十年,突发致命

感染初期仅5%患者出现显著症状(如面部肿胀、发热、淋巴结肿大),多数人易误判为普通感冒。若未及时治疗,感染将转入慢性期,寄生虫长期潜伏体内,10~30年后才爆发——超过三分之一患者出现心脏衰竭、巨结肠等严重器官损伤,猝死风险极高。在拉丁美洲,其致死率已超过疟疾。

全球化加速扩散,发达国家难幸免

原本局限于拉丁美洲农村的恰加斯病,已随人口流动扩散至全球44国,包括美国、西班牙及部分欧洲国家。美国估计有30万感染者,但95%未被诊断;欧洲约2万移民携带病毒,却因医疗系统缺乏认知而漏诊。更严峻的是,美国本土野生动物和犬类中已发现活跃传播,提示潜在地方性流行风险。

图:WHO 官网

治疗困境:50年无新药,药物短缺雪上加霜

目前仅有两种药物(苯并硝唑、硝呋莫司)可用于治疗,但仅对早期感染有效,且需连续服药2~3个月,副作用严重,患者依从性低。因利润微薄,药企曾停产药物,2010年更出现全球性短缺,重灾区玻利维亚一度无药可用。半个世纪以来无新药研发,诊断技术亦滞后,确诊需多轮检测,慢性患者治愈希望渺茫。

为何堪比艾滋病?

美国疾控中心将恰加斯病与艾滋病类比:两者均通过血液、母婴及器官移植传播;慢性化且无法根治;贫困人群受害最深;同时面临社会污名化——恰加斯病常与移民、贫困关联,导致患者隐瞒病情,延误治疗。

研究截图

中国风险:虽无病例,媒介已存在

我国虽暂无输入病例,但东南沿海已发现媒介锥蝽。随着全球化交流加剧,贸易、旅行及人口流动可能引入病毒,存在本地传播风险。专家呼吁加强监测,推广“同一健康”理念(整合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防范潜在爆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科普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如有疑似症状或暴露风险,请及时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及接触史。

来源:谦文说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