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越多中标越多?上海学生问题餐企业背后:540天牛肉?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21 12:10 1

摘要:近日,上海学生餐安全问题再度引爆舆论——供餐企业绿捷供应的虾仁滑蛋被曝发臭,后续又被查出使用保质期长达540天的牛肉、720天的五花肉,被网友痛斥为“僵尸肉”。更令人愤怒的是,这家常年被家长投诉“饭菜难吃、营养差”的企业,不仅没被淘汰,反而业务越做越大,如今为

近日,上海学生餐安全问题再度引爆舆论——供餐企业绿捷供应的虾仁滑蛋被曝发臭,后续又被查出使用保质期长达540天的牛肉、720天的五花肉,被网友痛斥为“僵尸肉”。更令人愤怒的是,这家常年被家长投诉“饭菜难吃、营养差”的企业,不仅没被淘汰,反而业务越做越大,如今为上海13个区600多所学校供餐,日均营收近千万元,2025年至今已中标153个项目。新华社直指“校园餐背后的猫腻该查”,而随着股权关系被扒,这家企业还与前首富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投诉越多中标越多”的怪象更显蹊跷。

问题餐曝光:臭虾仁、“僵尸肉”,学生常年吃“难以下咽的预制菜”

事件的导火索始于9月15日。当天,绿捷为上海多所学校供应的“虾仁滑蛋”出现明显臭味,不少学校紧急退回午餐,只能给学生补发面包。家长们在网上质疑时,绿捷的回应却避重就轻——将“虾仁发臭”偷换成“有细沙”,称“有学校反映虾仁滑蛋里有细沙”,完全回避“变质”的核心问题,引发更多不满。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后有媒体曝光,绿捷使用的食材存在“超长保质期”问题:牛肉保质期高达540天(约1年半),五花肉更是长达720天(整整2年)。“这哪里是预制菜,分明是僵尸肉!”有家长怒评。而这并非绿捷首次被投诉,此前多年,上海家长就频繁反映“孩子在学校不吃菜,只吃白米饭”,因为绿捷的午餐“难以下咽”。

“孩子正长身体,家里顿顿新鲜饭菜,到学校却吃放了一两年的肉、变味的菜!”一位家长的吐槽道出了众人的焦虑。长期食用这类餐食,不仅可能导致学生营养不足,还暗藏健康风险,这也是家长们反复投诉、希望更换供餐企业的核心原因。

怪象:投诉越多业务越大,2025年已中标153个项目

但家长的投诉,似乎成了绿捷的“业绩催化剂”。根据企业官网及公开数据,绿捷目前服务上海13个区的600多所学校,涵盖小学、初中、职业学校,日均供餐60万份,按每份15元计算,日均营收近千万元,年营收超20亿元。

从招投标记录看,这家企业的“中标能力”更令人咋舌:2015年3月至2025年8月,累计中标212个项目;仅2025年1月至8月,就中标153个,单8月就拿下超20个项目。一边是家长的持续投诉,一边是源源不断的中标订单,这种“逆向生长”的怪象,让不少人质疑“招投标环节是否存在暗箱操作”。

新华社很快发文《总遭投诉却屡屡中标?校园餐背后的猫腻该好好查查》,直指问题核心:“明眼人都能看出,面对大量投诉仍能频繁中标,背后必然有‘推手’。”目前,上海教委等部门已介入调查,但不少家长仍担忧“企业能量太大,调查恐流于形式”。

股权深挖:牵出新希望集团,前首富关联浮出水面

随着调查深入,绿捷的“背景”逐渐清晰——它并非普通供餐企业,背后的股权关系错综复杂,且与前首富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紧密相连。

公开资料显示,绿捷的控股公司是注册在香港的GreenExpress Foods, Limited,其董事包括王航、ALEX TIANLI ZHANG(张天笠)、陈云仪。这三人都与新希望集团有深度关联:

- 王航在2025年3月前担任新希望集团董事、副董事长,同时是投资机构厚生投资的核心成员;

- 张天笠是厚生投资的合伙人;

- 陈云仪与王航共同持有厚生投资关联企业“上海信新和合”10%的股份。

更关键的是,厚生投资的两大股东中,“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地实业”由刘永好间接100%控股;而绿捷的高管团队也充满“新希望印记”——法定代表人葛均锋持有上海信新和合17.7%股份,董事长陶煦曾长期任职于新希望旗下的山东六和集团,还担任过广州六和饲料、武汉六和食品的高管。

尽管绿捷与新希望集团没有“直接控股关系”,但厚生投资2022年的文章曾明确提到“绿捷是其投资企业”,加上董事、高管的多重关联,很难让人相信两者“毫无关系”。也正是这种“强背景”,被认为是绿捷“投诉再多也能中标”的关键原因。

家长呼吁:强制安装监控,让家长参与监管

面对“问题餐”和“暗箱操作”的担忧,不少家长提出“监管建议”:“光靠部门调查不够,要让家长真正参与进来。”他们呼吁,对学生餐供餐企业实行“透明化监管”——强制要求企业在食堂、食材仓库安装24小时监控,并将画面上传至云平台,供家长随时查看。

“家长最关心孩子的饮食安全,让我们参与监管,才能杜绝‘僵尸肉’‘变质菜’。”一位家长表示,“那些负责招标的领导、学校校长,敢让自己的孩子吃540天的牛肉吗?如果他们能换位思考,就不会让学生长期吃这种餐食。”

目前,上海学生餐问题仍在调查中,但这场风波已为全国校园餐安全敲响警钟:学生餐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更关乎教育公平与社会信任。若不能彻底查清“投诉多却中标多”的猫腻,不能切断背后的利益链条,家长的焦虑就不会停止,校园餐的安全也无从谈起。期待相关部门能拿出“刮骨疗毒”的决心,还学生一份健康、放心的午餐。

来源:水中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