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希望中俄“背靠背”,让中国成为自己维系战时经济、抵抗美国的大后方;另一方面担心中国人集体涌入,导致自己失去对远东等地区的控制。这种对邻国“又防又惧”的心态,让俄罗斯错过了发展经济和工业的黄金期,让俄罗斯愈发的贫困和落后。
俄罗斯对中国的心态相当复杂。
一方面希望中俄“背靠背”,让中国成为自己维系战时经济、抵抗美国的大后方;另一方面担心中国人集体涌入,导致自己失去对远东等地区的控制。这种对邻国“又防又惧”的心态,让俄罗斯错过了发展经济和工业的黄金期,让俄罗斯愈发的贫困和落后。
当地时间9月18日,普京公开表示,针对重型PD-26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俄罗斯除了实现军用运输现代化外,还将为建造新一代宽体民用客机开辟道路。普京作为大国总统说话不能太直接,因此关于俄罗斯在航空领域的进一步动态,恐怕还得看俄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的表态了。
丹尼斯·曼图罗夫于9月5日郑重表态,中国研制的新一代新型宽体客机尚未存在,但一旦飞机可用,俄罗斯将会交付包含飞机复合材料机翼、航空发动机在内的关键零配件。俄罗斯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刺激中国重温那段不太友好的岁月。
要知道,在C919研制的同时,中俄CR929项目亦在加紧论证中。谁曾想,C919投入了运营,CR929项目仍然停留在技术论证阶段。究其原因:俄罗斯不愿向中国提供俄式发动机技术,俄罗斯想拿到项目的绝对控制权,让中国做自己的陪跑。
结果毋庸置疑,经历了多次激烈争吵后,CR929项目流产。如果只是研发资金打了水漂,大不了中国从其他地方找补,问题是俄罗斯拖累了中国研发新一代宽体大客机的时间。有此惨痛教训在前,想必中方不大可能接受俄罗斯只提供航空发动机的提议。
有网友提出质疑,称除了美国的PW1400G-JM、俄罗斯国产PD-14发动机以及欧洲的发动机外,中国还有其他备选方案吗?牛姐对此给出的解释是,中国的发展速度被大大低估了,有些黑科技甚至业内人士不一定完全知晓。比如正在测试的长江—1000A发动机。
据悉,长江—1000A将很快适配国产大客机C919,其推重比高达8.2,高于俄罗斯PD-14发动机的7.5。至于为C929宽体客机准备的升级版长江-2000发动机,推力更是达到了逆天的35.2吨,涡前温度(1950K)比较俄罗斯正在研发的PD-35(1850K)高了整整100K……
不夸张的说,中国的技术水平将在未来5年全面碾压俄罗斯,让俄罗斯、美国、欧洲等竞争对手被迫出让部分市场份额。当然,如果俄罗斯愿意转让航空发动机技术,中国作为受惠方,也将给到俄罗斯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普京政府对内对外有所交代。
比如,先行预定数台PD-26发动机,支持俄罗斯的航空实验室;一次性买断专利和技术,让俄罗斯手把手教中国如何构建PD-26发动机产业链;如果上述条件还不能令俄罗斯满意的话,那就分出部分市场,让俄罗斯成为某个限定阶段中俄合资的必要股东……
中俄合作的主导权握在中国手里,俄罗斯最多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因为无论哪个国家都不会将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轻易示人,除非其与某个国家特别铁亦或者建立了利益共同体。比如中国向泰国转让潜艇技术就属于此类。
总之,中国吃过CR929被俄罗斯使绊子的哑巴亏,将杜绝重蹈覆辙。俄罗斯想挣中国人的钱或者占领中国航空市场,那就得拿出十足的诚意,而不是在那里藏着掖着。这种感觉就像中国对俄罗斯免签,俄罗斯却不能对中国同时间同时段免签那般。
来源:免贵姓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