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全网都在疑惑罗永浩老罗,你现在在哪里啊?罗永浩也不直播了,也不卖货了,那么郑永刚还让你还钱1,500万怎么还呀?虽然老罗时不时的发一个短文,但是大家更关心罗永浩现在的定位和他目前的状态。
现在全网都在疑惑罗永浩老罗,你现在在哪里啊?罗永浩也不直播了,也不卖货了,那么郑永刚还让你还钱1,500万怎么还呀?虽然老罗时不时的发一个短文,但是大家更关心罗永浩现在的定位和他目前的状态。
在20日,罗永浩突然又发文了,但是细心民众发现,行文不再犀利而是越来越温柔了,仅仅站在自己立场谈一谈。而且讲的内容也是诚恳性的,建设性的,不再针对某些人或某些公司或某些品牌。罗永浩认识到位,他有啥感触呢?
罗永浩文内讲到,“行业里早就有一些基本定义了(见附图),以这个做基础细化一下就可以 ”。确实这些餐饮行业里的基本标准早已经有了,不过我们仔细想象,如果没有国家明文法规的强制要求,有几个品牌会愿意主动标识呢?最少某贝是不肯标识的。谁愿意自己去限制住手脚,谁又愿意成本能下调而不欣然接受呢?
罗永浩又讲“对我个人来说,如果是在超市或平价快餐厅,这个表里所有的级别我都能接受”。却是餐饮市场中,有些品牌也确实做到了明明白白的标识,例如老娘舅等等。所以只要透明化,用户愿意接受就进入餐厅用餐,不愿意接受就绕着走呗。但是如果用了,但是打死都不承认,那么民众也确实不认可,此次西贝事件明确说明了这点。
罗永浩又说“如果是在正式一点的餐厅,我能接受全部的I级,大部分的II级,少部分的III级,IV级完全不能接受” 。如果本来在网上买,只花几块钱,到了餐厅卖几十块钱,而且还不肯承认。哪个消费者愿意当这样的冤大头呢?虽然不少品牌讲述自己的毛利润很低,但是看到进价几元钱,售价几十元,民众会相信他们的说法吗?
在这段时间,调查机构也没闲着,去做了民众的调查问卷,结果同罗永浩的说法基本相同。调查结果表示,如果出现标明预制菜后的餐厅会选择吗?其中有47.66%的受访者表示不会选择,30.66%的受访者表示不一定,有21.68%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这也反映了大家的普遍观点,有些民众更开放,不反对去尝试,但是有些民众去餐厅如果发现预制菜,绝对不会去选购。
那么假如标志预制菜,人均消费多少可以接受?91.6%的受访者认为是100元以下。并且有92.26%的受访者认为西贝的价格偏贵。其实还有可能,可以调查的更仔细一些,人均五十元以上,有多少民众会接受?有可能大部分民众也是不能忍的。与其这样,家中弄个大冰柜,谁不会在家中做啊!像西贝这样,人均百元之上还不标注,绝大多数民众肯定是反对的。
这个调查结果还是比较中肯的,也符合此次西贝集团与罗永浩的争执导向。罗永浩也确实占据了道德高点,他提出了观点,不反对预制菜,但是要求预制菜必须标注在菜单上,实现透明化。民众会接受预制菜,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一定会染指各种预制菜,但是如果是不透明和欺骗,相信绝大多数的民众无论如何调查,都会坚信不标注预制菜的餐厅,我们是坚决不会接受的。
不过京东的七鲜小厨外卖业务,却是赶上了这波浪潮,京东现在推广七鲜小厨,提供了包括馄饨面食、隆江猪脚饭、韩式拌饭以及意面等菜品。据说到处都在爆单,而且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民众更加不愿意去餐厅感受不透明的菜肴了。都是吃饭,七鲜小厨现炒现做,还能送上门,谁还去呢餐厅呢?
七鲜小厨上线两个月日产能达1500万元,未来绝对对那些做预制菜的外卖商家是一锤重击。七鲜小厨是没有预制菜的,全部是现炒现做。有可能是师傅炒菜,也有可能是炒菜机器人炒菜,但是最好原料保证新鲜卫生,不是预制菜。
别的不说,依靠京东强大的生鲜供应链,能够做到原料新鲜,全部是现炒现做,没有预制菜,价格又很便宜。你觉得大家会认可吗?所以未来不论西贝集团如何整改,他已经丧失了顾客对他的信任和信心。而京东的七鲜小厨,有可能就是对于外卖行业商家的一次整体升级。
想通过预制菜成为中高档餐厅,肯定是条不归路。如果京东的七鲜小厨能做的更好,让那些挂羊头卖狗肉的预制菜早点关门,那么每一个民众都会感谢他。还是呼吁国标快点出台,呼吁强制性的要求餐厅标识出菜肴的来源。如果靠行业自觉,那真的是遥遥无期。
来源:匀枫财经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