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热搜频繁“翻车”,别让流量迷了网络生态的眼|时评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21 15:05 1

摘要:9月20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两起破坏网络生态案件,剑指热搜乱象。快手主榜扎堆明星琐事、微博高位炒作明星动态,两平台因未切实履行内容管理责任,双双被约谈并责令整改。此前,小红书也因类似问题受到处罚。热搜这一原本作为网络重要窗口的存在,如今却蒙上了浓重阴影,引发人们

9月20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两起破坏网络生态案件,剑指热搜乱象。快手主榜扎堆明星琐事、微博高位炒作明星动态,两平台因未切实履行内容管理责任,双双被约谈并责令整改。此前,小红书也因类似问题受到处罚。热搜这一原本作为网络重要窗口的存在,如今却蒙上了浓重阴影,引发人们对网络生态的深刻反思。(9月21日 《财经》杂志)

图源:视觉中国

机场穿搭、恋爱绯闻、日常行程……本该是民生关切、社会大事的“传声筒”,如今的热搜却成了明星鸡毛蒜皮的“秀场”。这些无营养的娱乐花边霸屏,严重压缩了政策解读、科技突破、民生痛点的传播空间。当热搜偏离关键议题,在明星闲事中打转,网络生态的天平便在流量的冲击下失去平衡。

平台缘何对这类信息“情有独钟”?究其根源,是流量诱惑下的短视之举。在“流量即王道”的商业逻辑里,明星自带庞大粉丝群体,一举一动皆能引发关注,带来惊人的流量数据。平台为追逐商业利益,将热搜资源向娱乐内容倾斜,企图通过制造话题热度吸引用户停留,进而实现广告变现等商业目的。但平台却忽视了自身作为信息传播的关键枢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当热搜榜单被八卦内容霸屏,公众的注意力被分散,那些真正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关乎大众福祉的民生焦点被边缘化,这无疑是对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网络生态的严重破坏。

这种泛娱乐化的热搜生态,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对用户而言,长期沉浸在这类低质量、无价值的信息环境中,会逐渐削弱思考能力,陷入“娱乐至死”的精神麻痹状态,对现实世界的深度洞察与关注也会随之丧失。从文化层面看,过度关注明星琐事会导致社会文化趋于浅薄化、低俗化,挤压优秀文化、严肃内容的传播空间,不利于文化的多元发展与传承创新。就整个网络生态系统而言,不良信息的泛滥破坏了网络空间的清朗有序,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秩序,甚至可能引发粉丝群体间的骂战、互撕等负面行为,加剧网络暴力现象。

接二连三的处罚不是偶然,而是对热搜乱象的“重拳警示”。平台若还抱持“流量至上”的旧思维,迟早会被市场和监管双重抛弃,必须重新审视自身定位,落实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在热搜词条的筛选与推荐上,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以价值为导向,把目光更多投向社会热点、民生关切、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等领域,让热搜回归其应有的功能与价值。

监管的“尺子”要再严些,对违规平台绝不姑息,让处罚真正起到震慑作用。公众的“眼睛”也要更亮些,主动屏蔽无营养的信息,积极关注有意义的社会话题,以理性的态度参与网络讨论,共同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生态环境。

热搜不应是娱乐至死的“名利场”,而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拨正热搜的“航向”,将关注点聚焦于为民生奔走、为科技攻坚、为社会奉献的人,网络生态才能重归清朗,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交流思想、推动社会发展的优质空间。

文|孔德淇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