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节不一般,4个生肖要躲月,指哪4个生肖?早看早知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17 13:17 1

摘要:九月中旬的风里已裹着桂香,距离中秋与国庆双节相连的八天长假越来越近,人们一边盘算着假期安排,一边念叨着老话里“今年中秋不一般”——尤其是关于四个生肖要“躲月”的习俗,在网络上又掀起讨论。这看似神秘的“躲月”,实则藏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团圆的珍视,以及对生活

九月中旬的风里已裹着桂香,距离中秋与国庆双节相连的八天长假越来越近,人们一边盘算着假期安排,一边念叨着老话里“今年中秋不一般”——尤其是关于四个生肖要“躲月”的习俗,在网络上又掀起讨论。这看似神秘的“躲月”,实则藏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团圆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美好祈愿。

今年中秋与国庆的假期安排,是许多人关心的头等大事。按国家法定节假日规定,中秋本身放假1天,国庆放3天,但通过调休拼接,今年两节相连形成了从10月1日至8日的8天长假(其中9月28日、10月11日需补班)。不过若拆解实质,中秋实际放假1天、国庆实际放假3天,中间穿插的2天周末和2天调休,让不少人感慨“拼出来的长假”。值得玩味的是,今年中秋比往年“迟到”了不少——9月23日刚过秋分,10月6日才是中秋,这在节气上颇为特殊。

秋分与中秋的先后顺序,在老辈人眼中关乎年景。有句农谚说“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月夕秋分后,五谷都丰收”,意思是若中秋在秋分之前,当年收成可能不佳;若秋分在前,年景则更向好。今年秋分(9月23日)先于中秋(10月6日),对农户而言是个好兆头。从节气本质看,秋分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而中秋(八月十五)恰处于仲秋(八月)的正中,本就是“秋半”的标志性节点。古人最初祭月选在秋分,但因秋分未必见月,后来才固定到月满的八月十五,唐朝时更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与春节、清明、端午并称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的核心习俗,始终围绕着“团圆”二字。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猜灯谜……现代人或许不再郑重祭拜“月神”,但摆一盘瓜果、切一块月饼,一家人围坐赏月的仪式感从未消失。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圆满,而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自然成了寄托思念、凝聚亲情的最佳载体。不过,今年中秋还有个特殊习俗被重新提起——四个生肖要“躲月”。

所谓“躲月”,本质上是“躲太岁”的民间说法。太岁在道教文化中被视为掌管一年吉凶的神祇,老话讲“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因此人们认为特定生肖在特定时节需避其锋芒。2025年是乙巳蛇年,属蛇者为本命年,传统观念里本命年易冲撞太岁;此外,与蛇年太岁(巳蛇)

存在冲、刑、破、害关系的生肖也需谨慎——生肖猪与蛇相冲、

生肖虎与蛇相刑且相害、

生肖猴与蛇相破

。这四个生肖(蛇、猪、虎、猴)在中秋当天被认为“犯太岁”,需通过“躲月”避煞趋吉。

但“躲月”绝非字面意义上的躲避月亮,而是提醒人们在团圆日规避风险、守护和气。具体来说:一要避免夜间在外逗留过久,尤其是陌生水域或偏僻之地;二要减少深夜归家,尽量与家人共度良宵;三要克制情绪,尤其忌与家人争吵——中秋本是团圆时,一句争执可能破坏整晚温馨;四要谨言慎行,避免与人发生冲突。这些“禁忌”看似琐碎,实则是对生活智慧的提炼:在重要的日子里,守住安全底线,维护家庭和睦,便是最好的“避凶趋吉”。

站在科学视角,“躲月”当然无法直接影响运势,但它承载的意义值得珍视。中秋的月亮见证过无数团圆,也包容着人们对未知的敬畏;“躲月”的习俗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珍惜眼前人、守护身边事,始终是最朴素的幸福法则。今年中秋,若你恰好属蛇、猪、虎、猴,不妨把这当作一次“用心过节”的契机——少些纷扰,多些陪伴,让月光下的团圆更温暖。毕竟,比“躲月”更重要的,是“惜月”。

免责声明:

图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来源:星座小讲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