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大阅兵不仅是中国厉害了那么简单,而是改变了国际秩序变化的二个基本面,它会成为今后左右世界格局变化的二个底层逻辑。它不仅左右了大国集团争斗的基本走向,也会决定其它小国和地区,获得渔人之利的发展空间。不站队是最好的选择,企业一定要搞清楚,外向型投资,应当优先选择
9.3大阅兵不仅是中国厉害了那么简单,而是改变了国际秩序变化的二个基本面,它会成为今后左右世界格局变化的二个底层逻辑。它不仅左右了大国集团争斗的基本走向,也会决定其它小国和地区,获得渔人之利的发展空间。不站队是最好的选择,企业一定要搞清楚,外向型投资,应当优先选择在不站队的国家发展。
大家好,这里是时务家语,我是李建韬!
9.3大阅兵令世界震撼,它震撼到什么程度,它震撼到相当于一场改变世界的战争。普京是用俄乌战争改变了欧洲,证明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而这次9.3大阅兵改变了世界的认知,证明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9.3大阅兵,坐实了二件大事,而且这二件大事就是国际秩序今后怎么变的基本面,进而形成世界格局变化的二个底层逻辑。我们今后去探讨世界格局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这二个基本面和底层逻辑。
第一个被改变的基本面,是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大国竞争有可能出现均势局面。
近200年以来主导世界优势力量一直在西方,这种主导优势力量的结果,是西方文明占据优势与其它地区被殖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搞了个华沙、美国搞了个北约,两者势均力敌,世界出现了暂短的力量均衡。这种力量均衡的结果,是为其它地区国家发展挤出了空间。民族独立、反殖民、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成为美苏对抗之外,最耀眼的人类活动。二战结束后,通过非殖民化、帝国解体等方式,全球有超过100个新国家获得独立,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这绝大多数都是亚洲和非洲的前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诞生和发展在其中。没有美苏之间势均力敌的力量均衡,就不会有这些最耀眼的人类活动。
由此可以得出我们的第一个历史推论:大国间争斗,如果能达到势均力敌出现力量均衡,将会有利于大国集团之外的其它国家发展。鹤蚌相争,渔人得利,这当然是一种渔人之利的好事。
苏联解体后,均势灰飞烟灭。美国一手遮天独霸全球,世界没有了势均力敌的力量均衡,结果是顺美国者昌逆美国者亡,成为这个时代独有的现象。在美国独霸全球时代,一个国家要想获得发展,必须具备这样的外部条件:你有价值、被美国或西方看中和认可;美国给你特殊的政策;你能忍并能进入美国和西方的圈子里。你的价值越大,就会加倍获得这些外部条件。
中国、俄罗斯就加倍获得了这样的外部条件。当然我们今天只谈外部条件,不谈内部原因,我们找机会对内部原因再详细地说。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俄罗斯巨大的廉价能源,是价值所在,是美国和西方所图。美国分别给了这两个国家不同发展路径和政策,就是为了利用和获取这个价值。
给俄罗斯的发展路径是,让俄罗斯以廉价能源和成为欧洲产品销售地为代价,把俄罗斯的经济与欧洲捆绑在一起,这既是给颗枣吃又是给孙猴子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用经济发展换取安全。这还不够,为了双保险,用蚕食俄罗斯周边国家的方式不断扩大北约和欧盟。效果有没有,答案是有,俄罗斯安静了40年。
美国对中国的策略比较复杂,既要同化中国又要开发中国的大市场。这比鸦片战争更高明,鸦片战争只是要打开中国的市场。显然美国和西方对中国与对俄罗斯不太一样,对俄罗斯是用经济换安全,但没想过同化俄罗斯,对戈尔巴乔夫只是忽悠,压根没指望把俄罗斯变成西方式的国家。从与沙皇俄国开始打交道的历史,告诉欧洲这绝不可能。
对中国,当时美国的算盘是这样打的:是用经济发展换取同化,如果实现,美国和西方不仅有了巨大的产品销售地,而且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拿下中国,这块最重要的阵地。如果中国能成为西式国家,美国就能永久地压制住俄罗斯,永享独霸。这种想法靠不靠谱,历史显示是有这种可能的,蒋介石时期的中国就曾经是美国的绝对附属国。但是说到底,那时的美国和西方,主要防的是俄罗斯不是中国。
但是历史给美国和西方开了个玩笑,俄罗斯和中国都没有按美国设定的路径走。在这点上,美国和西方现在都承认出现了重大战略误判,被美国和西方精英称为愚蠢的养虎策略。
俄罗斯能源经济与欧洲共同繁荣起来以后,认为欧洲离不开俄罗斯了,便开始不再忍受北约东扩,要谋取安全上与欧洲平起平坐。这是俄罗斯俄乌战争的根本诉求。土地只是这种诉求的量化方式。所以俄乌战争如何结束,对俄罗斯来说,不是土地的问题,占领的肯定拿不走了,而是美国和欧洲给俄罗斯什么样的国家地位问题。俄罗斯通过俄乌战争,证明了自己的大国地位,现在是要倒逼美国和西方确认这种地位。土地、恢复经济联系、非军事化、可信的条约,是确认的证明。没有这些,普京不会答应的。
中国的兴起过程有点过于复杂,但是有一根基本线还是清晰的,那就是依靠的是人,而不是资源。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除了人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这是根本区别,也是现在美国和西方打不动中国的根本原因。
我们机智地利用了美国的误判,借道美国主导的全球化路径,发展起来了人这个最核心的要素。有了适应现代社会打高端局的人,我们才有了全球最大的市场、有了全球最完整的制造业、有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挤进了全球最高端技术圈。所以,那种只是把中国强大简单地归结为经济的观点,并没有抓住核心。只要这样的人在,任凭是谁,也无法打倒中国。制裁、围堵和战争,都不可能。因为这些手段,解决不了人的问题。这才是贸易战、关税战、技术封锁对中国不起作用的根本。
结果是中国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走到了金字塔的最顶层,上面只剩下塔尖—美国。走到山顶的中国,面临着这样的局面:一是有了大国的实力,但是大国的地位是不是被承认,尤其是被美国和西方承认;二是仅次于塔尖的位置,能不能保得住,因为塔尖的美国要拼命地往下踹中国。
要成功地应对这样的局面,中国必须要做对二件事:一是有效地展示大国的实力;二是传递明确的信息,让你相信你踹不动我。现在美国做的一切,都可以理解为往下踹你。那中国这两件事做的怎么样呢?
极简单地回放一下,用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芯片和智能技术,不断突破技术封锁;用稀土打七寸,不断挡住关税和经济围堵。你不断用新的方法来踹,我就不断用新的方法来挡回你的踹。我不是为了把你拉下来,我只是为了不让你把我踹下去。这需要多长时间呐,要有持久战的准备,直到美国踹不动的那一天。这种你来我往,就是在明确传递信息。
中国还必须做对,有效地展示大国实力。这次中国选择的是用9.3大阅兵来展示大国实力。
9.3大阅兵与以往历次阅兵,有一个最大的不同。以往阅兵是对外宣示,我能保护自己。9.3阅兵是对外宣示,天下只有我快与你一样了,有些东西你强、有些东西我强、有些东西我与你一样,总体上我与你快一样了。你是谁,你是金字塔尖的大国,我在能力上与你快一样了,你当然不会傻到不认识我。
也许有人会说,阅兵的武器许多没有经过实战的检验。这是想说,虽然是有了,但是有可能战场上不好使。这话有可能。但是这该怪谁呐?我们不是一个好战的国家,自然没有可能武器一制造出来,就有用于战争的机会。
但是武器不光是武器,它还代表了背后的工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俄乌战争给人的一条经验就是,只要有工业能力和技术水平,战场上的技术差,很快会被抹平。俄军从没有无人机,到现在战场上已经成为无人机大军。这种工业制造能力,也是一种威慑。不要以为普京仅仅是靠核武器这一种家伙威慑,俄罗斯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才是美国和欧洲不敢投入飞机和远程导弹主要原因。
9.3大阅兵展现出来的是,只有超级大国才有可能拥有的完备军事体系。它太齐全了,只要是未来战争有可能用得到的武器,全有。这种齐全,还体现出了,比工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更深一个层次的展现,那就是大国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的展现,这就是未来观、全球观、全域空间观、机械化+精确化+信息化+智能化、超高音速+低慢无人、核能+化学能+电磁能+光能。这当然是大国力量的展现,它对世界的震撼,堪比一场改变历史进程的战争。
美国和西方已经开始承认中国的特殊地位。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给出的评价是:这是改变世界力量结构的阅兵。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回答,如果现在与中国开战,美国是赢还是败时说,与中国开战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9.3阅兵还把中国与地区大国拉开了档次。印度和欧洲,现在最吸引眼球的媒体,就是谈论与中国的差距。
讲到这里,该停下来总结一下了。
不是争来抢来的,是历史赋予给了俄罗斯和中国的大国实力,这是一个历史过程,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只是现在到了一个节点,需要世界,尤其是美国和西方给予承认的时刻。承认了,就要有相应的地位和待遇。
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为什么要让世人承认大国地位,引矛盾上身,闷头发财不好吗?问题是国际环境变了,没法闷头发财了。现在是新旧秩序交替的时代,每个国家都在积极谋取在未来秩序中的有利位置。展现大国实力,是在积极争取未来世界的头部位置。
我们现在可以得出第二个历史推论,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9.3阅兵做实的第一件大事:是世界力量的对比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大国竞争有可能出现均势局面。
9.3大阅兵展示了大国力量,也向全世界传递了明确信息,世界力量结构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呢?它会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俄罗斯用一场战争,在欧洲换回了与西方平起平坐。中国的全球经济能力外加大阅兵展示的大国实力,能够在西太平洋与美国平起平坐。这些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这个事实会对世界秩序的走向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最主要就体现为:世界格局将向着三个大国力量均势的方向发展。只要中俄联而不破,世界就是均势。当然,中俄现在也没有能力把美国从金字塔顶尖上拉下来。
第二个被改变的基本面是,9.3阅兵表明世界已经公开划分为不同阵营,在三个大国力量均衡下的世界,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对立与纵横联合的多样化,来不来参加这次大阅兵,坐实了这一点。与城门失火殃及鱼池相反,它有可能为大国集团之外其它小国和地区,获得渔人之利的发展空间。不站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企业外向投资,应当优选择在不站队的国家发展。
我们把这次大阅兵与10年前2015年大阅实比较一下,邀请到国家数量差不多,15年是50个,今年9.3阅兵是49个国家,国家数几乎是相当。具体参加的国家也大体差不多。西方国家一个没来,俄罗斯和伊朗两次都来了,韩国上次来了,这次没来。但是金正恩上次没来,这次来了。印度莫迪前两天刚到天津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却没参加阅兵走了。非洲的、南美的、中亚的、东盟的老朋友都来了。
这种数量差不多到场的人差不多,说明了一个事实,世界已经划分成了不同阵营,而且这些阵营还固定下来了。
美国和西方算是一个大阵营,但是里面又分为美国、欧洲两个小阵营,这个阵营的核心是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算是一个阵营,现在金正恩有迹象要加入这个阵营,俄罗斯是核心和保护者。印度也在组自己的阵营,在美中俄和南半球之间搞平衡,但是影响力有限。还有就是我们中国。剩下的,就是骑墙派,不完全站队。谁有利就倒向谁。
这些阵营之间,既不完全对立也不完全联合,是有对立有联合有依存有利用。现在是美国逼地中俄背靠背联合,所以,这次阅兵,普京、卢卡申科和金正恩都到场了。
9.3阅兵和俄乌战争,是试金��石,对这两个事的态度,基本就表明了,你属哪个阵营,与其它阵营的关系如何。这一点做不了假,也装不像。
通过9.3阅兵和俄乌战争,不仅能看到阵营是怎么划分的,也能看清阵营之间是如何博弈的。
中俄之间现在是战略背靠背,但不联盟,只在对双方有利的事上搞坚定的合作,火候掌控的标准是能联手与美国取得均衡,但同时保持大国最大的灵活空间。
在三个大国中,美国实际是最难。原因在于美国想拿到更多的东西,力量和资源却有点跟不上了,处在相对衰落的阶段。美国想保持独霸,但面对中俄,只能维持均衡。所以美国想拉俄孤中,打破这种均衡,弱化中国后再去弱化俄罗斯。现在美国对俄罗斯的种种退让政策,多是源于这种策略。现在美国对中国的关税战中,要求中国断绝购买俄罗斯油气,也是源于这种想法。
对俄罗斯,美国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拿乌克兰的土地换俄罗斯停火;同时用拿关税压印度、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油气断经济来源,压普京停火。美国认为,继续与俄罗斯打,只能是便宜中国。
对中国,美国也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中国国运好,每当美国想调整工作重心,专注对付中国时,总是有意外的大事发生,让美国调整不成。先是本.拉登袭击美国、后又是俄乌战争爆发,这让美国往下踹中国的环境更加复杂、成本更高、时间更长。甚至有的美国专家说:美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期。但是我们也要明白一件事,美国对中国仍然处在战略调整期,未来中美博弈仍不确定,这可能是一场长达几十年的博弈。
对欧洲,美国是薅羊毛和甩包袱。薅羊毛欧洲都认,欧洲没办法不得不认。现在美国与欧洲主要是在为甩包袱闹矛盾。美国急于从欧洲战略撤退,把对付俄罗斯甩给欧洲。欧洲这么多年依赖惯了,力量不足,心里老是感到没底,想把美国拉住。现在唯一能够拉住美国的就是俄乌战争,所以欧洲是不愿意结束俄乌战争。为了能拉住美国,欧洲现在主要是在干这几件事:一是夸大俄罗斯对东欧国家侵略的可能性,证明俄乌战争非得打赢。为了证明这一点,最近搞了个波兰无人机事件。二是拿中国的事牵制美国,要我欧洲配合你搞中国,你美国就要满足我的要求。拿中国的事搞交换。所以,在对待中国的问题上,欧洲是以配合美国为主,以闹意见偏离美国的想法为辅。欧洲战略无法自主,决定了这一点。
美国和西方、俄罗斯、中国这三大阵营之外的其它国家,包括印度,现在比较务实,基本采取了不结盟不站队的策略。乌克兰给了世人一个很好的警示,在大国均势的情况下,贸然站队,很可能落个国破家亡的结果。这些国家现在追求的是渔人之利。大国均势下,必定要去拉拢中间力量,这就是不站队国家能够获得渔人之利的战略空间。
讲了这么多,我们还要回到企业对外贸易、对外投资这个主题上,这两个基本面的改变,会对中国企业带来什么影响?
9.3大阅兵带来两个基本面改变,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有可能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影响将是长期的,因为大国均势将会是长期,企业要有长期打算。二是均势状况下,企业重大的经济事件,是能够的到国家保护的,比如美国的TIKTOK事件,就获得了中国政府的保护。三是这种阵营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对立,也存在合作的空间和机会,需要企业运用足够的国际政治和法律知识,去辨识和捕捉。但风险很大。四是对俄罗斯阵营的经济机会处于上升状态,但当地过强的政府干预是主要风险。五是优先选择哪些不站队和法律健全的国家,投资和贸易都会有更大的机会。
来源:时务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