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里在游戏圈又有新动作了,这次没盯着大制作手游,而是悄悄成立了家叫“熠点互动”的新公司,在2025年9月被推向台前,专攻小游戏赛道。
阿里在游戏圈又有新动作了,这次没盯着大制作手游,而是悄悄成立了家叫“熠点互动”的新公司,在2025年9月被推向台前,专攻小游戏赛道。
这步棋看似突然,其实藏着阿里补全游戏版图的大心思——毕竟微信小游戏月活都超5亿了,这块肥肉没理由放过。
可能有人会问,阿里不是早就有游戏业务了吗?确实,靠灵犀互娱在中重度游戏市场站稳了脚跟,但小游戏这块一直是空白。
要知道现在的小游戏早不是“消消乐”那种小打小闹,低门槛、高渗透的特点让它成了巨头抢用户时长的新战场,抖音、快手都吃得挺香,阿里自然不想落后。
这次专门把熠点互动拎出来做独立业务,就是要集中火力攻这块阵地。
熠点互动可不是随便凑的草台班子,负责人吴倩是个狠角色,她之前在阿里鱼干过,最亮眼的战绩是把《旅行青蛙》的衍生品卖成了爆款,短短一个半月就卖了一个亿。
这种“把游戏IP变现”的能力,正是小游戏运营最需要的,而且这家公司背景不简单,是虎鲸文化娱乐全资持股的,从根上就带着阿里的基因。
阿里给熠点互动的定位很明确,不做单一的游戏平台,而是搞“综合运营”。
简单说就是三件事:找好游戏、帮着推广、盯着赚钱。
先从外面挑优质的H5游戏和小程序游戏进来,然后通过淘宝、支付宝这些阿里系的流量渠道撒出去,最后再帮开发者做营销、搞变现,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闭环。
这打法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拼社交传播,阿里拼的是自己最擅长的“生态联动”。
说到生态,这才是熠点互动最拿得出手的王牌,阿里手里的电商资源是其他对手比不了的,小游戏完全可以和淘宝、天猫打通。
比如你在游戏里攒的积分,直接能换购物优惠券;完成游戏任务,买东西就能享折扣。
这种“玩游戏能省钱”的路子,对下沉市场的用户吸引力特别大,也正好把游戏用户变成电商消费者,形成“玩-买”的闭环。
之前淘宝小游戏平台数据涨得很快,也印证了这种模式有戏。
不过阿里入局也有短板,最明显的就是缺社交基因,小游戏的爆发往往靠用户分享传播,微信朋友圈、抖音好友助力这套玩法已经很成熟,但阿里旗下还没有能扛打的社交产品。
所以熠点互动短期内估计不会硬拼爆款,更可能先琢磨盈利路径,慢慢在市场立足。
毕竟现在的目标是补全版图,而不是一下子颠覆市场。
有意思的是,这步棋下完,阿里游戏就形成了“双线作战”的格局:灵犀互娱专心搞中重度游戏,比如那些需要花时间深度投入的RPG、策略类游戏;熠点互动主攻轻量化的小游戏,覆盖用户碎片化的娱乐需求。
一重一轻,刚好把不同玩家的需求都兜住,游戏生态一下子就完整了。
现在的小游戏市场已经是巨头混战的局面,微信有先发优势,抖音靠算法推荐后来居上。
阿里带着熠点互动进来,能不能撕开缺口还不好说,但有几点优势很突出:一是吴倩团队有成功运营IP的经验,二是阿里系的流量和电商资源独一无二,三是“游戏+电商”的模式有差异化。
说到底,阿里这次加码小游戏,不只是想多赚一笔游戏钱,更是为了把游戏变成生态的新入口。
至于能不能成,就得看吴倩团队能不能把电商和游戏的结合玩出新花样——毕竟在阿里的生态里,能打通“娱乐”和“消费”的生意,从来都不差机会。
来源:笔杆先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