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依赖成瘾。这个过程啊,就像第一次坐过山车,心脏狂跳但又舍不得下来。
说实话,2个多月的智驾体验下来,我对这玩意儿的态度…怎么说呢。
从最开始的忐忑不安到现在的依赖成瘾。这个过程啊,就像第一次坐过山车,心脏狂跳但又舍不得下来。
先说结论吧:智驾绝对不是智商税。
但是!
这里有个巨大的但是,你得搞清楚自己买的到底是什么级别的智驾。市面上那些打着”智能驾驶”旗号的车,有些就是个定速巡航加强版,真正的城市NOA和高速领航,那是两个概念。
我这台车配的是全栈自研的智驾系统,说白了就是那种从车位到车位都能自己开的。刚提车那会儿,说不紧张是假的。手死死攥着方向盘,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生怕这玩意儿突然”发疯”。
头一个月基本上就是陪练。
高速上倒是很快就适应了,毕竟路况相对简单,车道清晰,前后车距离也够。那种解放双脚的感觉,开始还有点不习惯,后来就上瘾了。特别是堵车的时候,看着隔壁车道的司机一脸疲惫地踩刹车踩油门,我这边就是个看戏的。
城市道路就复杂多了。
电动车突然窜出来、外卖小哥神龙摆尾、大爷大妈横穿马路…这些场景,智驾系统处理起来确实还是有点”木讷”。但是!2个月下来,我发现这套系统在学习。
印象最深的一次,前面有辆大货车突然并线,我当时心里一紧,准备接管。结果这系统反应比我还快,提前减速避让,整个过程行云流水。那一刻我就想,这TM比我开得还稳当。
当然,翻车的时候也不少。
有次在一个复杂路口,系统犹豫了好几秒才做出判断,后面车都开始按喇叭了。还有一回,遇到施工路段,系统完全懵圈,我只能手动接管。这种时候就会想,这钱花得值不值?
但是…
两个月算下来,我的接管次数其实很少。高速上基本零接管,城市里偶尔需要帮一把。最重要的是,我开车的疲劳度大幅下降。以前跑长途,下车后腰酸背痛,现在基本没这个问题了。
这里要说个关键点:智驾不是让你当甩手掌柜的。
很多人以为有了智驾就能闭眼开车,这是大错特错。你依然需要保持注意力,随时准备接管。这套系统更像是个非常靠谱的副驾,在你累的时候帮你分担压力。
价格方面嘛。
我这套智驾选装包要2万多,说不肉疼是假的。但是算笔账,如果你经常跑高速,或者每天通勤路况比较拥堵,这个钱花得还是值的。至少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外观套件实用多了。
最后聊聊未来。
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卷智驾,技术迭代速度飞快。我这车买的时候还不支持城区NOA,结果OTA了几次,功能越来越强。这种感觉就像买了台会自己升级的电脑,挺爽的。
所以,买车要不要带智驾?
我的建议是:如果预算允许,而且你确实有使用场景,那就上。但别指望它能完全替代你,至少现阶段还不行。把它当成一个很棒的驾驶助手就对了。
至于智商税这个说法…呵呵,那些说智驾是智商税的人,多半还没真正体验过。就像当年说ABS是鸡肋的人一样,时间会证明一切。
真的。
用过就回不去了。
来源:M小姐聊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