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O视网膜丨解锁光明密码,揭秘视网膜疾病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摘要:视网膜疾病是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长久以来困扰着无数患者。随着眼科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视网膜疾病的认知边界不断拓展,治疗策略亦随之革新。在第128届美国眼科学会年会(AAO 2024)上,众多眼科专家学者以壁报为媒,分享了他们在视网膜疾病研究领域

编者按:视网膜疾病是导致视力下降和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长久以来困扰着无数患者。随着眼科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视网膜疾病的认知边界不断拓展,治疗策略亦随之革新。在第128届美国眼科学会年会(AAO 2024)上,众多眼科专家学者以壁报为媒,分享了他们在视网膜疾病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小编撷取其中的前沿研究热点,集中聚焦于地图样萎缩、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以及广泛性黄斑萎缩伴假性玻璃膜疣等复杂视网膜病变,旨在为视网膜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路径开辟新的视野与理解深度。

会场花絮

地图样萎缩: 18712只患眼的三年临床结果分析

地图样萎缩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一种晚期且不可逆转的表现形式,其病程发展对患者长期视觉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为深入探究地图样萎缩患者的视觉功能长期变化趋势,并评估其向新生血管性AMD(nAMD)转化的潜在风险,研究人员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系统梳理了CorEvitas Vestrum Health视网膜数据库中累积的临床数据。研究聚焦于2014年至2022年间新确诊的地图样萎缩患者,筛选条件包括随访时间需达到或超过36个月,且患者既往无nAMD病史。研究人员依据患者的年龄、基线视力水平以及对侧眼特征,在预设的时间节点上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共纳入了18712只符合标准的眼作为研究对象。在36个月的随访期内,有18.9%的眼转化为nAMD。若患者的对侧眼已存在nAMD,则其地图样萎缩眼转化为nAMD的风险显著增加,与对侧眼同为地图样萎缩的患者相比,其相对风险为2.34(95% CI,2.20至2.49)。在36个月的随访期内,未转化为nAMD眼的平均视力下降了12.4个字母(95% CI,-12.9至-12.0),相当于每年平均下降4.1个字母。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较大的患者(尤其是≥86岁者)并伴有基线视力处于中度损害范围(20/100≤视力

研究结论:地理萎缩患者在诊断后三年内出现视力丧失及转化为nAMD的风险较大。

讲题:Three-Year Clinical Outcomes in GA: An Analysis of 18,712 Patient Eyes

讲者:Aumer Shughoury

共同作者:Nick Boucher、Nitika Aggarwal、Thomas A Ciulla

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试验中的种族差异

糖尿病黄斑水肿作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发展和治疗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种族/民族差异是一个重要方面。为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种族/民族差异及其与糖尿病黄斑水肿特征的关联,研究人员综合分析了17项DRCR.net 糖尿病黄斑水肿试验(2003-2020年)中5468名参与者的种族/民族分布,与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病率数据进行比较;使用混合效应模型比较不同群体的糖化血红蛋白(HgbA1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和视力。研究结果显示:

与NHANES的数据(64%白种人,16%黑种人,4%亚洲人群,14%西班牙裔)相比,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试验中的参与者种族/民族分布存在显著不均衡:白种人(76%)和黑种人(17%)的比例明显高于NHANES中的比例,而亚洲人群(2%)和西班牙裔(11%)的比例则明显偏低,P黑种人和西班牙裔患者的HgbA1c水平(8.3%)显著高于白种人和亚洲人群(分别为7.7%和7.6%),P亚洲人群和西班牙裔患者患增殖性DR的比例更高,分别为20%和23%;而白种人和黑种人患者的比例则相对较低,分别为19%和15%,P西班牙裔、女性、糖尿病诊断时年龄较大以及严重DR均与较差的视力独立相关,P

研究结论:尽管西班牙裔在临床试验中的比例相对较低,但他们的HgbA1c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种族/民族,DR的严重程度也更为显著,且视力状况更差。这些发现强调了在糖尿病黄斑水肿临床试验中进行多样化招募的必要性。

讲题:Racial and Ethnic Disparities at Enrollment in DRCR.net Clinical Trials for DME

讲者:Melissa Li

共同作者:Jocelyn He、Brian L VanderBeek、Gui-shuang Ying

广泛性黄斑萎缩合并假性玻璃膜疣:利用多模态成像研究风险因素和临床特征

广泛性黄斑萎缩合并假性玻璃膜疣是一种罕见的眼部疾病,其特点在于双侧对称的黄斑萎缩,多发于六十岁左右人群,表现为夜盲,并且进展迅速,早期就会影响到中心凹。为深入探究此病的病理特征与影响视力的临床风险因素,研究人员借助了多模态成像(MMI)技术,融合了彩色眼底摄影、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自发荧光(AF)成像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估了患者的眼部状况。通过对广泛性黄斑萎缩合并假性玻璃膜疣患者的临床与MMI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方差分析(ANOVA)及随机效应Tobit多变量模型进行统计,研究人员旨在精准识别并量化与视力下降相关的MMI发现及潜在风险因素。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共纳入74名符合广泛性黄斑萎缩合并假性玻璃膜疣诊断标准的患者,其中86.5%的患者有风湿热病史。脉络膜厚度减少、外层视网膜层丢失、中心凹低自发荧光病变与视力丧失显著相关(P年龄较小的患者更易于出现视力丧失(P风湿热及其导致的心脏瓣膜病共病显著增加了视力丧失的风险(P

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MMI,深入揭示了广泛性黄斑萎缩合并假性玻璃膜疣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视力结果之间的复杂关系。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广泛性黄斑萎缩合并假性玻璃膜疣的自然病程,以及风湿热等潜在风险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为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讲题:Extensive Macular Atrophy With Pseudodrusen: Risk Factors and Clinical Features Using Multimodal Imaging

讲者:Luiz Lima

共同作者:Ricardo A P De Carvalho、Lourdes Aiko Maniero、Carlos Augusto Moreira、Antonio M Casella、Fabricio Tadeu Borges、Arnaldo P Cialdini、Theodomiro L Garrido Neto、Carlos A Moreira、Raul C Vianna、Juliana Lambert Orefice、Francyne Veiga、Sergio Gianotti Pimentel、Michel Eid Farah、Marcos P Avila、Rodrigo Jorge

小结:这些研究不仅增进了人们对视网膜疾病的理解,而且为未来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对这些疾病的深入了解,我们期待能够开发出更多创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这些进步有望为患者带来更精准的治疗方案,从而显著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来源:男性健康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