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体疗法近年来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气体(如氢气、一氧化氮、氙气、氩气等)被发现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能够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代谢平衡和细胞死亡等过程,展现出对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干预效果。例如,氢气的抗氧化和抗
专题背景
气体疗法近年来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技术的发展,多种气体(如氢气、一氧化氮、氙气、氩气等)被发现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能够调节氧化应激、炎症反应、代谢平衡和细胞死亡等过程,展现出对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干预效果。例如,氢气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在神经保护、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中显示出潜在疗效;一氧化氮的血管扩张作用在心血管和肺部疾病治疗中取得初步成效;氙气、氩气等惰性气体则在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保护中展现了神经保护效果。
尽管基础研究的发现为气体疗法提供了理论支持,临床实践中对气体疗法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适应症仍然存在大量争议。由于气体疗法的分子机制复杂,且涉及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不同疾病和患者对气体的反应差异较大,目前气体疗法的循证证据有限,尚未形成系统的、标准化的疗效评估体系。因此,通过循证医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和总结现有气体疗法的研究成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适用人群和潜在不良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专题将围绕气体疗法的临床研究证据、作用机制、安全性和适用性展开,旨在推动气体疗法从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帮助医生、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更全面地理解气体疗法的潜在价值。
专题目标
汇集和评估:收集和整合当前气体疗法在不同疾病中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成果,提供气体疗法的循证医学证据。
临床转化:通过对不同类型气体疗法的分析,推动气体疗法的临床转化和应用发展,为气体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性评估:揭示气体疗法在不同疾病和人群中的安全性、疗效及其潜在的不良反应。
创新性探索:探讨气体疗法在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学中的前景及其在药物联合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建立标准化评估体系:提出气体疗法的疗效、安全性评价标准,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照。
投稿方向
1. 气体疗法的基础研究与作用机制
气体分子在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研究气体(如氢气、一氧化氮、氩气)在细胞和分子层面的作用,揭示其在氧化应激、炎症调节、细胞死亡等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气体在组织修复和保护中的作用:探索气体疗法在脑、心脏、肝脏等器官保护中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2. 不同气体疗法的临床应用与循证证据
氢气吸入疗法:针对氢气在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疗效研究,聚焦临床试验结果,分析其疗效和适应症。一氧化氮疗法:评估一氧化氮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新生儿肺病等病症中的应用和疗效,提供其在呼吸和心血管系统中使用的循证依据。惰性气体疗法(如氩气、氙气):收集神经保护性气体在脑损伤、缺氧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试验数据和证据。二氧化碳治疗:研究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调节、痛症缓解和皮肤病中的应用证据。3. 气体疗法的安全性与不良反应
气体疗法的不良反应和风险管理:分析气体疗法在长期使用中的潜在风险与不良反应,研究安全剂量、吸入方法和时间,减少临床应用的副作用。患者对气体疗法的耐受性评估:研究不同气体疗法在不同人群中的耐受性和个体化反应,为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依据。4. 气体疗法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气体疗法在各类疾病中的系统评价:针对各类气体疗法在不同病症中的疗效进行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揭示其潜在的疗效和风险。疗效对比分析:系统比较不同气体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的差异,为临床选择提供数据支持。5. 气体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与个性化医学应用
气体疗法在个性化医学中的前景:探讨气体疗法在精准医学和个性化治疗中的潜力,为未来的个性化医疗模式奠定基础。气体疗法与药物联合治疗:研究气体与常规药物联合使用的可能性,探索其在复杂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潜力。Guest Editor 客座主编
顾任钧,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
专注于循证指南和医疗干预措施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胃肠道疾病、癌症生物学和免疫系统在各种病理中的作用。曾与Cochrane图书馆、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圣保罗联邦大学等组织合作,参与多个备受瞩目的国际研究项目。
顾博士的研究成果已在顶级期刊上发表,包括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Advanced Science, MedCom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Oncogene等。曾在Science上发表E-letter,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目 10 余项。此外,他还担任多家著名期刊的客座编辑和审稿人。凭借在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的坚实基础,顾博士将继续为医学科学和全球医疗保健实践的进步做出贡献。
来源: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