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5年,孙育红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成为一名初中班主任。二十九年来,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把教育工作做到了极致,用真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近日,她荣获2024年敬业奉献“时代新人·河北好人”称号。
“真爱是走进孩子们心灵的法宝,背着爱上路,永远都不会累。”孙育红说。
孙育红是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9年级1班的班主任、思政老师,也是学生们眼中的“孙妈妈”。
1995年,孙育红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石家庄市第二十八中学,成为一名初中班主任。二十九年来,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把教育工作做到了极致,用真爱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近日,她荣获2024年敬业奉献“时代新人·河北好人”称号。
孙育红带的第一届学生有63个人,她说:“到现在,我还记得每个学生家的具体住址。”自那时起,她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数百个学生家庭。工作多年间,她一直担任班主任职务。课间她会到教室和学生畅聊,自习课也前来“陪读”,教室最后一排靠墙处,是她的专属座位。一年到头,她总是穿运动装或休闲装,“不穿运动服,怎么跟孩子们跑操、打扫卫生?”
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节班会,孙育红会和学生说这样一番话:“同学们,咱们准备一个漂亮的本子,作为心灵沟通本,有什么问题、建议、委屈、迷茫、心事,都可以写下来,我给你们保密。”
一开始,学生们不相信,写的都是无关痛痒的事,孙育红却用心阅读,认真回复。渐渐地,孩子们跟孙育红敞开心扉。“孩子心理、思想方面的工作,不用大张旗鼓,他们比较喜欢私密沟通的方式。”
她每天写一篇“成长足迹”,事无巨细地记录了班级每一位成员的点点滴滴。节假日主动与家长电话联系万次以上,发送给学生的生日祝福短信1000多条。
如今,孙育红已整理出书写的关于孩子们成长的文稿近百万字。
孙育红的思政课“无处不生动”且全程“无困点”,学生们全程聚精会神地沉浸听课。每带一届新生,她都会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个性,启发、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班级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我们的孩子,既要有中国灵魂,也要有世界眼光!”为了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40分钟的课程,孙育红做成了层次分明的栏目:“3分钟时政播报”“美德故事分享”“今日说法”“国情面面谈”……内容多、分量足,孩子们常会“抱怨”课上时间过得太快。
孙育红还精心设计了“中国少年追梦”等系列主题班会,带领学生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大国工匠》等节目,师生畅谈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梦想、责任与家国情怀。
她的思政课,远不止于三尺讲台。有参加工作的学生一直珍藏“心灵沟通读本”。许多学生将其视为珍宝,有的带去了高中,有的带去了大学,有的带去了国外。
“留学期间,我总是记起您在言谈举止间所流露出来的对祖国的那份爱,身在异国他乡,时时都感受到中国在强大!”一名归国创业的学生给她留言:“学成后回国创业是我们最执着的信念!”
教师生涯中,孙育红曾获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最美教师、石家庄市师德先进个人、石家庄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可在教过的学生们心中,她只是“孙妈妈”。(记者 刘 青)
本文来自【石家庄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