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别研究中的田野研究能力建设

360影视 2024-12-26 08:00 3

摘要:区域国别研究作为一项极具综合性的学术实践,正日益受到关注。区域国别研究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对目标地区的深度理解。在这一进程中,田野研究能力的培养堪称关键环节。作为一种深入社会现实的研究方法,田野研究不仅能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实证资料,还能帮助学者摆脱单一学科视角的桎

区域国别研究作为一项极具综合性的学术实践,正日益受到关注。区域国别研究的有效展开离不开对目标地区的深度理解。在这一进程中,田野研究能力的培养堪称关键环节。作为一种深入社会现实的研究方法,田野研究不仅能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实证资料,还能帮助学者摆脱单一学科视角的桎梏,在真实社会情境中检验理论假设,发现文献与数据所无法传达的微观脉动。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田野研究在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仍然不足,研究者特别是初入学术场域的青年学者和在读博士研究生,往往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的田野研究训练。如何在博士生培养体系中建立一套有效的田野研究训练机制?如何为青年学术人员创造有利条件,使其能在境外展开长时间实地调研?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人才培养的质量,更涉及我国学术界在国际学术对话中的话语地位和研究创新能力。

田野研究能力对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

区域国别研究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多学科交叉特征。研究者通常需要整合历史学、语言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重知识谱系,从而形成对某一地区或国家的综合理解。然而,书本知识、二手数据与文献分析往往不足以刻画该地区的多元面向和鲜活现实。要真正理解一个地区的政治制度运作逻辑、社会关系网络、文化心理结构乃至日常生活实践,研究者需要走入“现场”,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

田野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可以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且在于可以拓宽研究者的视野。通过直接与当地社会成员对话、观察其经济活动、参与文化仪式,研究者方可触及在文献和数据库中难以体现的社会现实的深层纹理。例如,对于中东研究的学者而言,仅依赖英文或汉语的二手材料难以充分理解当地的宗教信仰实践、家族政治网络和多元语言生态;唯有亲身在当地长时间驻留,与当事人对话、访谈,观察其日常生活,才能纠偏研究中的刻板印象,为学术分析提供更为坚实的经验基础。

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区域国别研究者缺乏实地田野经验。这一方面是因为过去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强调理论训练与书本知识积累,较少为实地调研提供制度化支持。另一方面,一些研究者虽然在工作后获得短暂的出国机会,但往往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参加发达国家的学术会议和访学,而非到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开展长期的田野研究。这导致很多研究对当地社会的理解流于浅表,数据来源多为二手,大量潜在的学术问题与创新空间难以被充分挖掘。

增设系统化的田野研究训练

田野研究能力的培养,要从研究生教育阶段开始系统地进行。博士研究阶段正是研究者学术素养与方法论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时为博士生提供可持续的、制度化的田野研究训练,有助于确保未来的区域国别研究者真正具备独立开展实证研究的能力。

首先,需要在博士培养方案中明确田野研究的地位与要求。例如,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应在前两年的课程阶段加入实地研究方法的训练,如田野调查方法、民族志研究技巧、质性访谈技能和跨文化沟通策略等。在通过资格考试和论文开题后,博士生应有机会申请专项经费,前往研究对象国进行至少3个月或更长时间的田野调研。这种强制性与鼓励性相结合的制度安排,将使田野研究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成为博士生学术训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需要在国家科研资助体系中为田野研究提供明确的经济与政策支持。例如,可设立专门的区域国别研究博士生田野研究基金,为有潜力的博士生提供境外田野调研的经费支持。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在学位授予和人才评价中,适当提高对田野研究成果的认可度,不仅要关注论文的理论贡献,也要考察研究者在实地调研中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这将激励更多博士生主动参与田野研究,从而在青年学术人员的早期学术生涯中巩固其实证研究能力。

国际经验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借鉴。例如,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的著名高校的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的博士项目中,都明确要求和鼓励博士生在撰写论文阶段进行长期田野调查。学生在完成基本课程训练和专业资格考试后,通常会获得专项资助,前往研究对象国进行深入调研、收集数据,用以支持他们日后在论文写作中的理论建构和分析。这种模式为培养学生真正的跨文化研究能力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博士生培养年限向4—5年过渡,我们完全有条件在培养方案中融入类似的制度安排,为学生的实证研究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支持研究者进行长时段的田野研究

博士毕业后,青年学者往往面临学术生涯的起步与确立。在这一时期,获得较为充裕的田野调研机会,对于其研究水平的提升和学术品牌的塑造至关重要。现实中,许多青年学者在博士阶段并未获得足够的田野经验,工作后虽有出国机会,却多数流向短期会议交流或发达国家的访学项目,难以在研究对象国或地区长时间深入了解当地社会文化与政治经济环境。

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国家和高校从科研资助、政策环境以及人才评价体系方面多管齐下,为青年学者的长期田野研究提供坚实后盾。首先,可在国家社科基金和其他科研基金项目中专门增设面向青年学者的田野研究支持项目。例如,对于从事东南亚、中亚、非洲、中东或拉美研究的青年学者,给予半年至一年赴当地田野工作的经费支持,让他们有足够时间与当地学术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及民间社会互动交流,收集第一手数据和案例。这种支持不仅能够帮助青年学者形成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也将丰富我国学术界对特定区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升我国学术对话的质量与影响力。

其次,支持青年学者开展境外调研工作,特别是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跨境调研,应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同时,在高校内部的人事考核和晋升机制上,可考虑将长期田野研究所产出的成果纳入评价体系,对青年学者在实地调研中获得的深厚知识积累和相关领域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贡献予以制度性认可。

最后,青年学者应当有意识地在职业生涯早期进行田野调研规划,并积极利用各类学术平台和资源。例如,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参加国际学术交流项目,与同领域的海外学者建立长期学术联系等。在这一过程中,长期的田野研究经历将帮助青年学者对研究对象国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学术探索奠定坚实基础。

就区域国别研究而言,田野研究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当前的学术体制与政策环境下,亟须在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建立起系统性的田野研究训练制度,让未来的学术新生力量在入行之初便获得这项关键技能。同时,也应全力支持青年学术人员开展长时间的境外实地调研,为他们创造更加便利、宽松且富有激励性的学术环境。通过在博士生培养和青年学者资助环节为田野研究“补课”,我们有望在不远的将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区域国别研究者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更有底气和说服力的声音。他们所产出的学术成果将不再是远距离“想象”与“推断”,而是扎根于实地观察与经验积累的理性判断。这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学术图景,也将为中国学术话语走向世界、为国际社会理解复杂多元的区域问题作出独特贡献。

(作者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本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