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摘要:2024年11月3日至11月9日,北京大学举办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六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组织部门推荐选派的78名学员相聚燕园,在学习研讨中思新谋新,在交流碰撞中传承薪火。至今,北大已有4800余名选调生奔赴全国各地。为了胸中的黄河月,他们选择

他们来自江南塞北,走向城镇乡野,他们是北大选调生。

2024年11月3日至11月9日,北京大学举办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六期。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组织部门推荐选派的78名学员相聚燕园,在学习研讨中思新谋新,在交流碰撞中传承薪火。至今,北大已有4800余名选调生奔赴全国各地。为了胸中的黄河月,他们选择坚守基层,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

丢掉博士帽,重做小学生

余渔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9届博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乌恰县乌恰镇党委书记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从小,余渔就喜欢读这些边塞诗,他的内心深处也埋藏着保家卫国、戍守边疆的英雄梦。2019年,他从北京大学博士毕业,毅然奔赴南疆,来到新疆克州阿图什市阿扎克乡提坚村就任党支部副书记,成为北京大学首位直接赴新疆南疆基层岗位工作的北大博士毕业生。

余渔刚到村里时,村民们对这位博士生很好奇,村里的大小事务都会请他帮忙。初到南疆,余渔对基层工作还不熟练,村民们总是调侃他“博士也有不会的”。面对困难,余渔却很坦然,虚心向村民和干部请教。

作为一个博士,我要放下这个身份,丢掉博士帽,重新去做一个小学生。

阿扎克乡提坚村是深度贫困村,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余渔常常奔走在田间地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村里农民主要种植葡萄,有一年凛冬将至时,还有大面积的葡萄没有埋藤。如果不能及时把葡萄埋入土中,过冬时就会被冻死。面对棘手的局面,余渔挑起重任。他组织干部群众下地埋藤,日夜兼程赶在大雪前完成2万余亩葡萄的销售和埋冬,为农民的收入提供保障。

到了镇上,余渔又为经济发展奔走忙碌。他依靠镇上的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打造了一条产业街。目前,产业街上一共有20多家企业,产值已经达到3个亿。

基层是一个大熔炉,能淬炼掉我们身上的稚气,把我们从一块璞玉百炼成钢。

他脚踏泥土,心中有梦,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让基层生活变得幸福安定,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戍边守疆的梦。

扎根黄土地,探寻大学问

王超远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7届硕士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蟠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2017年,王超远选择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市工作。他说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希望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无愧于自己的青春,无愧于母校的培养。

刚到陕北农村时,面对同事和群众的质疑,王超远没有解释,只是尽最大可能和当地百姓吃在一起,干在一起。在红庄村的四年,他有空就入户走访,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协调修建起生产道路、引水上山工程和集体冷库。事虽小,不干不成,这些点点滴滴的付出,让他在老乡口中从“学生娃娃”变成了“好后生”。

2018年4月,正是苹果花开的时节,延安却气温突降,夜晚山上最低气温可以跌到零下8度。苹果是红庄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减少果农的损失,时任红庄片片长的王超远,同镇村两级干部、党员、果农一起,在山上坚守了三天三夜。他们白天挖坑放柴,晚上随时监测温度,终于保住了果花。此后,他进一步思考高效防冻的措施,经过与专家的多次沟通协商,在河庄坪镇设立了院士工作站。工作站在苹果花防冻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也提升了整个宝塔区果树管理水平。

2021年,王超远来到革命老区蟠龙镇工作。他用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全镇36个行政村,深入了解当地情况。三年多来,他引导产业融合,修建村集体三产兼红色培训教育基地,为蟠龙镇“红色名片”和“绿色名片”的打响贡献着力量。他说: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从细节入手,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同样是北大人坚毅品格的体现。

人生的精彩,在选择与坚守之间

孙利北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2015届硕士

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委常委、副县长(分工常务工作)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孙利北在北大受到最高学府的教育,见识到首都的繁华,她更明白基层需要什么。她坚信,选择基层,就要踏踏实实地走进基层群众中去。来到河北省井陉县的前三个月,她每天至少走三个村子,把321个村子转了个遍,村里的村支书们几乎都认识她。这让她开展工作更顺利,应对工作也更有底气。

赞皇县和井陉县适合种果树,以前尽管产量大,质量却不高,每斤苹果只能卖1块多钱。孙利北针对质量问题,邀请省农业专家为村民培训。如今的苹果长得又大又匀称,价钱涨到6块、8块一斤。她还增加线上直播平台,打通超市渠道,省去了中间商差价。村民钱包一下鼓起来了,也更愿意进行新的商业探索。

去年,县里遇到“23·7”流域性特大洪水,还在休产假的孙利北二话不说回到县里。在防汛指挥部,她和同事们顶住巨大压力,坚守指挥部五天五夜,最危急的时候,抗住压力只经过十几分钟的计算研判,果断决定水库分级泄洪,抢出1小时时间,紧急转移了1503人,成功守住“无溃坝、无决口、无人员伤亡”。

在赞皇县,孙利北利用县里丰富的山水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旅游经济,吸引了大批京津地区的游客,让赞皇涌现了新的消费活力。从2015年起,孙利北已经在基层工作了9年,每一次身份转换,都让她更深刻地领会了基层工作的意义,也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孙利北说:

人生的精彩,在选择与坚守之间。不是做了一个好的选择,人生就会变好,而是坚守让选择有了意义,才会成为一个好的选择。

基层需要我们,我们更需要基层

任刚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17届硕士

四川省旺苍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高阳镇党委书记

2017年,任刚强参加了四川省的定向选调,并主动选择到相对边远的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广元市工作。他说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念头:“基层需要我们,到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去奋斗。”

驻村伊始,他便遇到了“墨蚊子关”,“辣子关”和“龙门阵”三道难关:被墨蚊子多次叮咬至双腿过敏;难以适应当地“无辣不欢”的饮食习惯;因为语言不通而没法取得群众的信任。对此,他选择真正扎下根来,融入这片山水:钻溶洞、下河沟、爬古树,他沉下心、扑下身,在村子里一家家跑,帮村民解决各种问题。点滴积累、久久为功,他最终摆脱了大学生村官在一些群众心中的“耍娃儿”刻板印象,逐步获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信任。

2018年,任刚强到龙池村担任第一书记。任职三年间,他主持修道路、建水库、强信号、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到脱贫攻坚收官之时,曾经因交通极度闭塞而号称“爬爬村”的龙池村,在多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的扶贫故事,也被中央电视台记录在了扶贫节目《摆脱贫困》中。

2021年,任刚强到旺苍县高阳镇担任党委书记。任职三年多以来,他带领全镇党员干部群众,打造大茅坡茶文旅高质量发展示范点和党建品牌,以旅游业带动全镇全面乡村振兴。在亲身经历并深度参与一线工作之后,任刚强见证了这里的时代变化,提升工作自信,获得成长启蒙,实现了基层工作与个人成长的相互成就。他说:

比起基层需要我们,其实是我们更需要基层。

选择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王圣博

作为北京大学财政学专业的毕业生,王圣博放弃了都市的繁华,毅然选择扎根基层,目前担任吉安县永和镇党委书记。刚到基层时,王圣博常听别人说:“你是带着光环下来的”。所谓“光环”,既是作为北大人的荣誉,更是基层干部群众对他厚重的期待。肩负这样的期待,他非但没有自满,反而以此为动力,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主动深入群众,敢于担当、善于作为,逐渐练就了处理基层工作的过硬本领,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基层干部。

在永和镇,依托于“千年窑火”吉州窑,王圣博积极谋划地方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推动了多个重点项目的落地。他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蛋鸡养殖、工厂化水循环养殖等,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注重民生改善,积极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小区充电桩改造、拆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赢得了广泛赞誉。王圣博深知,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不仅要做好关乎地方发展的大事,更要做好群众天天有感的小事。他说:

选择仰望星空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地去坚持。

对理想的坚守和对民生工作的热忱,让他在基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建起来了,环境改善了,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井冈山碧溪镇挂任三峰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期间,王圣博通过多方筹集资金,为村庄建设了村集体经济大楼,带领村民发展油茶、黄桃产业,实现了村庄的华丽转型。一路走来,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春誓言,为基层发展不断贡献蓬勃之力。

向内寻求生长,向外寻求变量

陈少霞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7届博士

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新合乡党委书记

做过数据工程师、咨询师,还当过创业项目的小领队,而今,陈少霞最终选择深耕基层,从跨行到产业平台从事生物领域的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配套服务等工作,到现在跨界到乡镇一线从事护佑山水、惠及百姓、赓续文脉的工作。她认为在基层工作有挑战、有意义、更能激发自己的热情。陈少霞说: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适合的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此生生不息。

利用专业所学,她实现了从技术到产业的跨界;运用在校习得的方法和智慧,边学边干中解构着具体又复杂的基层治理单元,逐渐走上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社科的知识体系转换。

刚到桐庐,基层的实际情况和陈少霞的预期有所差距,她也曾打退堂鼓。通过一点点把工作捋顺,把事情做好,陈少霞找到激发自己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抓手,并形成赴之以热情、专注、努力的工作状态。

在新合乡,陈少霞遇到了群众信访和致富增收两大难题。通过查阅资料并调研走访发现,干群关系不畅是滋生信访矛盾的土壤。于是,她以身作则带头化解重点矛盾,白天了解信访情况,晚上深入群众家中,实地摸情况,直接听反馈,化群众来访为干部接访,让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第一年村民的信访量就下降了一半。此外,她敏锐地捕捉到非遗技艺新合索面传承难题及其富民增收的潜力,通过反复调研和考察,以“新合索面:双手创造丰盛光景”破题,借力全省非遗工坊创建契机,打造出新合索面非遗工坊集聚区。她不仅解决了做面的季节性限制,还实现了农文旅深度融合,让索面走出大山、走进城市,为村民的多元化致富增收创造了更广的路径。

新时代呼唤青年人才,年轻干部的培养是一项长久而深远的工作。一直以来,北京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国家战略需要为导向,以选调生工作为主要渠道和重要抓手,持续加大基层人才输送力度。自2019年起,北京大学选调生返校培训“薪火班”已连续举行6期,不断结合现实需要推出创新内容,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为来自各地的选调生校友们充电赋能,让学员们重温北大人的家国情怀、坚定干事创业的信心。

未来,北京大学也将持续做好在校生成长引导工作,以更多的基层奋斗故事鼓舞在校生将“小我”融入“大我”,讲好国情课,精读基层书,指明前行路,鼓励更多青年人才走入基层,以实际行动诠释北大人的坚定信念、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

来源:北京大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