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患者肿瘤几乎完全消失;24小时内溶栓仍安全有效…

360影视 2025-01-02 16:33 4

摘要:2024年,中国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柳叶刀》(THE LANCET)、《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英国医学杂志》(The BMJ)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项重磅研究。中国学者携这些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亮相,与全球医学领域学者共同推动学术

2024年,中国学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NEJM )、《柳叶刀》( THE LANCET )、《美国医学会杂志》( JAMA )、《英国医学杂志》( The BMJ )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多项重磅研究。中国学者携这些研究在国际学术舞台上亮相,与全球医学领域学者共同推动学术科研长足发展。 2024年临近尾声,《医学新视点》对发表于四大刊的84篇中国学者文章(包括随机对照试验、病例研究、综述等)进行了盘点,并特别选取其中15篇(涉及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卒中、糖尿病等领域)进行了整理, 以飨读者。

癌症领域多项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新选择

治疗新策略为肺癌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约占85%左右。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型肺癌在中国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5.6%。目前,对于可切除ALK阳性NSCLC患者推荐含铂类化疗作为辅助治疗,但辅助化疗仅能让患者结局略有改善,疾病复发风险仍然很高。 由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领衔 ,发表于 NEJM ALINA期中分析 结果显示,对于ⅠB、Ⅱ或ⅢA期可切除 ALK 阳性NSCLC患者, 相比于含铂类化疗,阿来替尼辅助治疗可显著延长无病生存率 (2年无病生存率93.8% vs 60.3%)。 此外,免疫治疗在可切除NSCL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也有了新发现。由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团队 领衔开展,发表于 JAMA Neotorch研究 成果显示, 在化疗基础上联合特瑞普利单抗进行围手术期治疗相比安慰剂,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 (截至论文发表EFS数据仍在积累中 vs 15.1个月), 带来更高的根治性手术率 (95.8% vs 92.6%)。 “最毒乳腺癌”中国方案:近60%患者肿瘤几乎完全消失 三阴性乳腺癌 约占所有乳腺癌亚型的15%~20%,相比于其他亚型,其分化差、侵袭性强、更早且更易发生复发或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15%,被称为 “最毒乳腺癌” 。卡瑞利珠单抗是一种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在各类肿瘤亚型(包括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出稳健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和范蕾教授团队 牵头开展,发表于 JAMA CamRelief研究 结果显示,对于不同PD-1表达水平的早期或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 在含铂强化化疗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中增加卡瑞利珠单抗,总体病理完全缓解率可达到56.8% ,且安全性可接受。 图片来源:123RF 联合策略治疗晚期鼻咽癌, EFS率达86% 局部晚期鼻咽癌 的推荐治疗方案为 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 ,其中吉西他滨+顺铂是首选的诱导方案之一。即便如此,仍有20%~30%的患者出现疾病复发,亟需新的治疗策略。 信迪利单抗是一种PD-1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对多种实体瘤的疗效。由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院士 领衔发表于《柳叶刀》的 CONTINUUM研究 结果显示,在高危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 与标准治疗组(吉西他滨+顺铂诱导化疗,再进行同步放化疗)相比,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联合全程信迪利可显著提高EFS率 (86% vs 76%)。 CAR-T疗法新策略可持久抗肿瘤,总生存(OS)率达68% 复发或难治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5年OS率不到20%。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在该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尚不清楚CAR-T与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结合,是否能维持CAR-T细胞功能并改善肿瘤的缓解情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黄河院长团队 NEJM 发表的 突破性研究 结果显示, 在没有进行药物骨髓消融或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情况下,序贯CD7 CAR-T细胞治疗和半相合HSCT治疗总体是安全有效的 。患者1年OS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估计为68%和54%。尽管存在不良反应但可逆。 复旦联合方案对中国宫颈癌患者安全有效 对于 持续性、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 患者, 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是铂类化疗,并可选择联合贝伐珠单抗 ,这类方案虽可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但仍有患者无法从中获益。卡度尼利单抗是一种靶向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2022年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含铂化疗失败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对其在晚期宫颈癌中的一线治疗,尚需进一步探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小华教授 领衔的 COMPASSION-16研究 结果显示, 将卡度尼利单抗加入到一线标准化疗中,不论是否联合贝伐珠单抗,均能显著改善持续性、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中位12.7个月 vs 8.1个月)和OS(截至论文发表OS数据仍在积累中 vs 22.8个月)。对于不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患者,卡度尼利单抗方案使疾病进展风险降低了54%,死亡风险降低了50%,且安全性可控。该研究结果发表于《柳叶刀》。

多种疗法治疗卒中,为患者带来良好临床结局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约占所有卒中类型的80% 。目前,指南推荐阿替普酶作为符合条件的AIS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的标准治疗用药,给药方式为静脉推注+滴注,给药流程比较长。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 牵头开展的3项重磅研究对其他药物在中国AIS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将治疗时间窗扩宽到24小时内的情况进行了探索。 替奈普酶是一种改良型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其给药便利(允许单次静脉推注、给药速度快),且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高、半衰期长等特点, 但关于其在中国AIS患者 中疗效的证据有限。 发表于 JAMA ORIGINAL研究 结果表明,对于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中国AIS患者,在发病后4.5小时内, 替奈普酶非劣效于阿替普酶 :在治疗第90天时达到优良功能结局 (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1分,评分范围为0~6分,0[无症状]~6[死亡]) 方面,两组的患者比例相似(72.7% vs 70.3%),且具有相似的安全性。 同样地,另一款药物 瑞替普酶在中国AIS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 的疗效和安全性也得到证实。 瑞替普酶血管开通率高,可通过静脉推注直接给药,使用更方便。 发表于 NEJM RAISE研究 结果表明,中国AIS患者发病后4.5小时内, 瑞替普酶非劣效于标准治疗药物,还可能有更好的功能结局 :在治疗90天时达到优良功能结局 (mRS评分为0分或1分) 方面,瑞替普酶组患者的比例高于阿替普酶组(79.5% vs 70.4%,非劣效性P图片来源:123RF 如果将静脉溶栓时间窗扩宽到24小时内,使用替奈普酶治疗的有效性如何? NEJM 发表的 TRACE-Ⅲ研究 结果证实, 与阿替普酶相比 ,中国AIS患者发病后4.5至24小时内,针对无法进行血栓切除术的患者, 给予替奈普酶治疗,在90天时无残疾 (mRS评分0~1分) 患者的比例更高 (33.0% vs 24.2%),这表明 替奈普酶治疗可减少患者残疾并改善生存情况。

2类心血管疾病(CVD)高风险患者:强化降压<120 mmHg,获益更大

降压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公认降压目标为收缩压降低至<140 mmHg。既往研究对于在高风险人群中,收缩压<120 mmHg给患者带来的益处,是否优于收缩压<140 mmHg存在异议,临床上仍需进一步明确这个问题。 《柳叶刀》发表了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李静教授团队 领衔的 ESPRIT研究 成果,研究表明 对于心血管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 ,无论糖尿病病情或卒中状态如何,相比于收缩压<140 mmHg, 降压目标为收缩压<120 mmHg更能降低主要血管事件风险 ,可能同时存在轻微额外复合肾脏疾病风险,但安全可控。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也将显著增加未来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风险,尽管大量临床证据表明,对这类人群进行降压治疗可改善CVD结局,但“最优”的降压治疗目标尚未明确。 发表于 NEJM 的中国 BPROAD研究 证实了更严格的收缩压目标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CVD的益处,相比于收缩压<140 mmHg, 收缩压<120 mmHg的患者卒中、心梗、心衰治疗或住院以及CVD死亡风险降低了21%。 该论文通讯作者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徐瑜教授、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何江教授。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如β淀粉样蛋白[Aβ]、总tau蛋白、磷酸化tau181蛋白和神经丝轻链[NfL]水平)的变化,已成为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指标,但目前临床上对于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及其出现顺序还存在争议。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贾建平教授团队 42 水平、脑脊液Aβ 42 40 比值分别估计在疾病诊断前18年和14年发生分离 。脑脊液磷酸化tau181蛋白水平、脑脊液总tau水平、神经丝轻链、海马体积、平均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CDR-SB)对应的分离时间分别为11年、10年、9年、8年、6年。 图片来源:123RF

打破“无药可治”困境,新药有望造福广大患儿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感染疾病负担重。但全球范围内尚无治疗RSV感染的特效药获批上市。 结果显示, 在因RSV感染住院的婴幼儿(1~24个月龄)中,口服RSV F蛋白抑制剂齐瑞索韦可减轻细支气管症状、降低病毒载量 :治疗第2天时,齐瑞索韦组较基线Wang氏细支气管炎评分下降幅度开始优于安慰剂组,且这种优势持续至第6天;治疗第5天时,齐瑞索韦组RSV病毒载量较基线降幅更大(降低2.5copy/ml vs 降低1.9log 10 copy/ml),治疗第3天、第4天和第6天结果也类似。该论文通讯作者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倪鑫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刘瀚旻教授和上海爱科百发邬征博 士。

新工具、新方案有望填补心脏支架治疗空白,或改写指南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近年来,PCI治疗获得了长足发展,如腔内影像学[如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优化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处理策略等。 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陈绍良教授团队 与国际学术团队合作领衔开展的两项突破性研究——IVUS-ACS试验和ULTIMATE-DAPT试验双双登顶《柳叶刀》。此次研究基于相同患者人群设计了两次随机化试验,同时开展两项研究,ULTIMATE-DAPT试验所纳入的患者为来自IVUS-ACS试验的部分患者。 IVUS-ACS试验 结果表明,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而言, 血管内超声引导的PCI随访1年时,靶血管失败风险 (包括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心肌梗死或临床驱动血运重建) 显著低于冠状动脉造影 (4.0% vs 7.3%)。《柳叶刀》发表的同期社论表示,该研究结果或将改写相关指南。 ULTIMATE-DAPT试验 结果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PCI后,如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个月内无严重缺血或出血事件发生,在接来下的11个月内, 停用阿司匹林,维持替格瑞洛单药治疗不仅临床相关出血风险降低55%,还不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或脑血管 (MACCE) 复合事件 (3.7% vs 3.6%)。 此外,中国学者在胃癌、遗传性耳聋等疾病领域的探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鉴于篇幅有限,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来源:金钱猎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