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看似荒诞的对话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段子。而更让人细思恐极的是,这种看似简单的机械化交流,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放在门口就行了。”明明是句再简单不过的话,为什么有些人非要追问:“放在哪里?”。
这些看似荒诞的对话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段子。而更让人细思恐极的是,这种看似简单的机械化交流,反映的其实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信息化时代变得像“预制菜”一样,标准化、无个性,甚至带着些许“低能”色彩?是生活节奏太快,还是我们大脑本身出了问题?
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被贴上了一个有趣又尖刻的标签——“预制人”。他们看似功能正常,行为得体,却在思维和沟通中像极了被提前设定好的程序。
你说东,他答南;你问豆沙,他聊北极。为什么这些“预制人”的存在正在逼疯年轻人?这个问题,需要从我们每个人身处的现代社会说起。
这种现象的本质源于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和生活节奏的极端加速。
2024年底的一份数据报告显示,一个普通上班族每天接收的碎片化信息,相当于19世纪同类职位的人一生接收的信息量。
打开手机,你会看到几十条新闻推送,上百条社交通知,还有工作群里连环炸弹般的消息。
这种超负荷的信息摄入,让人们的大脑被迫进入一种“浅阅读”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只看得懂字面意思,理解不到背后的逻辑。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人听到“放在门口”时,会立刻条件反射式地问“放在哪里”。他们并不是故意添乱,而是习惯了在信息过载中自动简化认知,忽略了信息的上下文。
“预制人”的思维固化问题与“社会性愚蠢”密切相关。这一概念由德国思想家朋霍费尔提出,指的是人在智商正常的情况下,因思维模式的封闭和僵化表现出愚蠢的行为。
在生活中,我们都或多或少遇到过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公司群里发布“这是谁落下的手套?”刚刚有人认领完手套,却立刻在群里开始高谈阔论起手套的品牌、价格和保暖性能,完全忽视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失物招领。
这种“答非所问”的沟通方式,正是思维固化的典型表现。
他们的大脑更像是一块石板,刻下的观念难以抹去,也很难输入新观点。即便意识到自己答错了,也不会轻易改正,而是用新的“奇葩逻辑”去为旧错误辩护。
再进一步看,“预制人”现象不仅仅是个人问题,还与当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让人们逐渐依赖“流行梗”作为互动的主要方式。
比如,某明星被曝恋情,评论区里统一刷屏“塌房了,CP碎成二维码了”。这些看似创意十足的评论实际上早已储存在某些人的“梗库”里,等待合适的场景“投放”。
这些“梗文化”的传播本质上强化了程序化思维,让人们习惯于通过套路化表达参与交流,而忽视了对事件本身的真实思考。
2025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频繁参与网络“梗互动”的用户在实际沟通中更容易表现出机械化反应。这说明,“预制人”现象并非完全随机,而是受到了文化和技术环境的深刻影响。
当然,理解这个问题还不能只停留在娱乐层面,预制思维的真正危险在于它会渗透到更广泛的社会行为中,甚至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某些情况下,预制化的行为模式甚至可能引发实际危害。例如,曾经引发热议的运动会事件中,一名志愿者突然冲进跑道撞倒正在比赛的选手,却毫无歉意地离开。
这一行为表面上是一次沟通失误或规则意识的缺失,但背后却深刻反映了思维固化的可怕之处。这种机械化的行为模式,不仅让人们丧失对情境的灵活应对能力,还可能破坏他人的合法权益。
面对“预制人”现象,或许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趋势可能对未来社会造成的长远影响。
心理学家指出,当一个人长期陷入机械化反应时,他们对外界复杂情境的认知能力会进一步下降,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这种思维模式的蔓延,还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进一步疏离。
机械化的沟通方式让互动变得冷冰冰,缺乏情感和温度,使原本该传递思想和感情的交流沦为例行公事。
不过,反思这一现象也许还不算太晚。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有可能在某些时刻表现出“预制人”的特质。比如,当你在面对大量工作信息时,不假思索地回复“好的”“收到”;或者在朋友圈里只刷存在感,而没有真正与他人互动。
这些小细节看似无关痛痒,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们正是我们逐渐被程序化思维侵蚀的表现。如何打破这种局限,是每个人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预制人”?
首先是要学会减速。
2025年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强调,慢节奏生活对提升认知能力有显著效果。减少碎片化信息的接收,比如关掉不必要的推送提醒,每天留出固定的时间做深度阅读,可以有效帮助我们恢复深度思考的能力。
其次是学会倾听和表达。
沟通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是理解他人的立场和背景。面对问题,花几秒钟思考后再作答,也许就能避免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答非所问”。
最后,社会也需要反思技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或许是时候设计更加人性化的工具,帮助人们从信息洪流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被动接受。
“预制人”现象就像一面镜子,它不仅照出了社会加速和信息爆炸的弊病,也提醒我们要为自己按下“暂停键”。
在这个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也许慢下来、想一想,才是真正的进步。
不要让我们的大脑变成一块难以擦去的石板,而是让它保持弹性和活力。毕竟,思考与沟通的能力,才是人之为人的核心价值。
参考资料:
评论丨“预制人”成热梗,在自省中打捞丧失的“人格”——2024-12-14 17:06·红星评论
来源:无羽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