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1月16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传承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节气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西校区植保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涉农高校间的紧密合作,探索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农业、生态保护等领
11月16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传承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节气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在西校区植保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涉农高校间的紧密合作,探索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现代农业、生态保护等领域的融合之道,共同推动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中华农耕文明的传承与繁荣贡献力量。
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志、全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荣誉理事长隋斌、中国农业博物馆展览开发中心主任安晓东、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郑峰、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李兴道、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王珊、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王靖、本科生院通识与创新教育中心主任仇莹出席论坛。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16个联盟理事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开幕式由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王雯主持。
杨志在致辞中对资环学院长期以来将节气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果表达了肯定。她说,将节气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是全国高校任重道远的共同使命,期望通过成立创新联盟,汇聚全国涉农高校的智慧与力量,深化教育创新,强化文化传承,推动科研合作,加强科普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二十四节气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科学价值,共同肩负起传承与弘扬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民族宝贵文化遗产的重任。
会上,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传承创新联盟正式成立。联盟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牵头,联合全国16个相关院校、单位,旨在共同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创新思维及跨学科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推动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二十四节气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隋斌为联盟理事单位、秘书处代表颁发证书。
随后,王雯宣读“首届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创意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河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获优秀组织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崔贺然的作品《老校门》、安徽农业大学许嘉琳的作品《鸠车竹马》、华中农业大学程思宁的作品《西兰卡普的节气物语》获特等奖。杨志、安晓东、王珊、王靖为首届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创意设计大赛的获奖选手颁奖。
开幕式后,王靖主持论坛特邀报告会。
隋斌、詹江燕、肖攀登、柏芸、潘学标做专题汇报
隋斌以《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根基》为题,深刻阐述了中华农业文明在历史与现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与弘扬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具体实践路径与方法。北京华彩创佳文化传播公司首席设计师詹江燕带来《24节气创意设计分享》报告,通过一系列基于二十四节气的创意设计案例,生动展示了如何通过设计语言传达节气的文化与美学价值。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肖攀登作《作物物候变化与预测》的报告,从科学角度探讨了物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强调作物物候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性,展现了二十四节气在现代农业中的实用价值。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柏芸就《大学校园里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作报道,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从学习、活动、文化和生活四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该校在二十四节气教育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具体做法,形式多样,成效显著。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潘学标以《二十四节气科学诠释与高校教育》为题,提出通过科研训练、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和研究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内涵与文化价值的建议,并深入探讨了二十四节气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高校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提供新的视角。
本次论坛特设参观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的环节,让参会代表在行走中领略中华传统美学,感受文化遗产在当代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独特魅力。
本次涉农高校二十四节气传承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二届节气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涉农高校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中国农业大学将引领联盟秉持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理念,携手各理事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共同谱写中华农耕文明新篇章。
来源:罗罗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