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360影视 2025-01-03 18:09 2

摘要:教育部不断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推动高校建立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我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于近日举办了第二期创新与实践沙龙,围绕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实践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成都锦城学院举办“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实践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主题沙龙

教育部不断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推动高校建立与政府、企业等多方协同育人的机制,我校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于近日举办了第二期创新与实践沙龙,围绕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实践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沙龙活动旨在展示融合实践成果,分享研究成果与进展,促进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副校长冯正广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李峤、艺术学院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赵晓晖、金融学院学生科科长牛志勇等领导和老师,以及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主研人邓忠君副教授、刘梦霞副教授等参加了本次沙龙。沙龙活动在创新创业学院路演大厅举行,由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钟健主持。

活动伊始,精选的融合实践班级学生作品“稻香丰收”、“劳动光荣”等主题的现场新闻报道逐一呈现,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手法,展现了播音主持与劳动教育的完美结合,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劳动的魅力。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更体现了他们在劳动实践中的成长与蜕变。

主研人邓忠君副教授分享

融合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邓忠君副教授详细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当前进展。他强调,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的跨学科实践基地建设,旨在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推动高校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构建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邓忠君谈到此次教改项目研究主要目标是探索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协同育人的建设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推广有效的新文科协同育人模式。同时,就构建多元化实践基地、真实场景教学实践、现场集中指导教学、递进式教学内容设计、协同育人的教学评价机制等研究内容进行了分享;对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具体措施和思路进行了交流。

主研人刘梦霞副教授报告项目研究进展

刘梦霞副教授则重点介绍了项目的研究内容、实施情况及未来规划。她介绍,本研究致力于拓展和深化与成都锦城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真实化的实践场景。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生动的实践环境中学习、体验和成长,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课题组这学期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构建多元化的实践基地:与成都锦城学院劳动实践基地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和真实的实践场景。

提供真实场景的教学实践:邀请劳动实践基地的教师进入课堂,提供真实的新闻发布会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新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流程。

现场集中指导教学:组织学生前往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报道,让学生在真实的新闻报道环境中锻炼专业技能。

递进式的教学内容设计:设计逐步递增的学习难度和项目复杂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各种报道形式。

协同育人的教学评价机制:结合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和现场实训,构建全面的教学内容体系,并引入多维度评价方式,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经过这一学期的协同育人实践,在专业能力的锤炼上,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不仅深化了采访提问的技巧,使每一次提问都更加精准、聚焦,直击问题核心;还不断探索报道视角的创新与技术的前沿应用,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多元,富有吸引力。此外,新闻敏锐度的显著提升,使他们能够迅速捕捉社会热点,洞察新闻背后的深层价值,为传递真实、有深度的信息贡献力量;在专业素养上,同学们在前期准备与策划上投入更多心血,确保每一次报道都能精准定位,内容详实。现场报道中,他们不仅深入一线,持续追踪,更以持久的热情和专业精神,为观众带来第一手、最鲜活的资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擅长从小题材中挖掘大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报道,展现社会的广阔画卷,传递正能量。在综合素养的培养上,同学们同样表现出色。非认知能力的提升,如情绪管理、自我激励等,使他们更加坚韧不拔,面对困难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对劳动教育的深刻理解与认同,不仅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也促进了个人品德的修养。团队协作能力的显著增强,更是同学们在这个学期中的一大亮点,他们学会了在团队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整合校内实践资源

丰富思政课实践内容

通过课程融合教学,让学生在“教室之外、校园之内”进行学习,教师以思政实践教学目标为指引,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加深理论理解,实现对学生思想价值的引导和教育。学生代表们纷纷表示,从课堂到田野,理论与实践同行,参与融合实践让他们受益匪浅。他们不仅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提升了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这种跨学科实践模式让他们走出教室,深入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劳动教育的真实故事;不再局限被动报道,而是主动发现、创作内容,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冯霖钰同学分享道:“在协同育人的报道实训中,我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最初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提问,到走进农场和助教们的交流,我也学会了如何去提问,每一次的实践作业都是一次自我检验和不断试错的机会,我深刻的知道,这一次的报道还有很多不足,但我看到了报道的意义所在,对劳动教育的认识也更加深刻。”

王子涵同学分享道:“协同育人的课堂打破了我们传统的报道思维,让我们发现原来熟悉的劳动教育课堂内容也有大学问;通过新闻发布会,我们学会了提问,以采访作为挖掘信息的重要途径;学会筛选、总结、提炼、升华,要做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活动中,副校长冯正广为同学们颁发了融合实践多元评价表和学生团队优秀课程作业奖。这些奖项的设立旨在表彰在融合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团队,激励更多学生积极参与融合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协同共建共享实训实践基地

沙龙活动中,在副校长冯正广教授的见证下,创新创业学院、劳动学院与艺术学院共同为“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实训实践基地”揭牌。

邓忠君副教授强调:通过整合校内资源,共建共享实训实践基地,有助于推动播音主持专业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和锻炼机会;通过基地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劳动意识,同时锻炼播音主持专业技能,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如进行劳动主题的公益宣传、劳动文化传播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能力;基地建设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学校的特色品牌和优势专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平台共享共建,实现校内实践实训平台的高频次使用,实现育人效能最大化。

本次沙龙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展示了播音主持与劳动教育融合实践的成果,也为未来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宝贵经验。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研究与实践,推动播音主持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更多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多元的实践和学习机会。

三练三创报社 张佳惠 艺术学院 刘梦霞 创新创业学院 邓忠君 宋雅倩

来源:成都锦城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