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拖到到肝区疼痛难忍再就医,通常已进入肝癌晚期。肝脏就是如此一个能“忍”的器官,但难道真的在肝病的早期就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吗?我们又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感谢你的阅读,友情提醒: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
越来越多人的体检报告中都有脂肪肝、酒精肝的字样。
由于在初期可能并未伴随其他身体不适,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些“小毛病”。
一直拖到到肝区疼痛难忍再就医,通常已进入肝癌晚期。肝脏就是如此一个能“忍”的器官,但难道真的在肝病的早期就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吗?我们又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承担着物质代谢、合成及胆汁释放、解毒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其出现问题将对全身多系统造成影响。
而相对身体其他部分,它主要由血管和细胞组成,基本上没有神经元,且神经末梢的分布也相对匮乏。使它即使在早期出现病变,也不会像其他组织那样,迅速的传播出疼痛信号给大脑,这也就更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国家癌症中心(NCC),发布的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病率的排名中,它稳居第四及第二位,其严峻性可见一斑。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以下三种表现,建议尽早进行肝功能的检查。
表现一:全身黄染
应该很多人都知道肝脏上出了毛病,人的的眼睛就会变黄。
但实际上不只是眼睛,全身的皮肤、粘膜,甚至是尿液都可能是会变黄的。
这主要是由于,血液中红细胞的代谢产物(胆红素),在血清中浓度高于正常范围造成的。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存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肝部疾病的患者,通常肝功能都不正常,对于这些代谢产物的正常转化、排泄能力就会下降,使它们大量留存在血清中。
其中一部分,是因转化受阻,无法正常与GlcA结合,又不能直接随尿液排出体外的非结合胆红素。另一部分,则是随着病情恶化,肝脏出现结构性的损坏,毛细胆管出现排泄障碍。那些具有可溶性的结合胆红素,无法顺利的随尿液排出体外,只能积聚在肝细胞周围的淋巴液中,随之进入体循环又反流回血液中。
还有一部分,是肝细胞受损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直接反渗到血液中的。
随着它在血液中的浓度增高,患者全身都会出现黄染的症状,且越来越严重。
部分人群可能天生肤色比较黑或是偏黄,即使皮肤早期出现黄染也不太明显,容易被忽视。不过也有一些特例,比如像有些人吃多了胡萝卜、橘子等也容易出现类似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大量胡萝卜素无法及时转化、代谢出去,沉积在皮脂下面。
但这些黄主要集中在面部、脚底、手掌这些区域,且多喝水加速身体排泄,皮肤颜色会逐渐恢复,而且不会伴随尿液变黄。
所以,如果当你发现自己或亲友出现皮肤颜色变黄、眼白变黄,或是尿液持续性发黄,且在大量饮水后,症状依然无法改变的时候,就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了。
表现二:皮肤瘙痒
除了黄染之外,血液中胆红素的升高,还会在脑组织中氧化成具有神经毒性的物质,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与代谢,抑制中央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使末梢神经的敏感性增加;且它们过量沉积在皮肤表面,也会进一步的刺激这些末梢神经,使皮肤出现瘙痒难耐的感受。
一旦出现肝病,其异常表现往往都不会是单一存在的,一般出现皮肤黄染的患者,也会伴随着皮肤瘙痒的出现。
而且在肝功能受损的情况下,肝脏处理胆汁里一些物质(如胆汁酸、胆盐等)的能力同样会消弱,再加上肝脏解毒功能的降低,这些物质及毒素(如氨、尿素等)垃圾等都有可能反流回血液循环系统中。
当它们沉积在皮肤组织中,就会加剧对皮肤的刺激和损害,使人全身发痒。
临床上,约有五分之三的肝病患者(包括肝癌)都会出现这一异常表现。
通常,瘙痒感会先出现在手部、足部,这些末梢神经丰富的远端组织中,再向胳膊、腿、躯干、颈部及面部辐射。根据个体对瘙痒感耐受程度不同,有人会感觉瘙痒难耐,有人可能感觉上不太明显。
但这种瘙痒感会一直存在,并随着病情加剧,常常是晚上睡觉的时候更加厉害,可严重影响患者睡眠。且长期的抓挠,还会使皮肤表面破裂,破口后容易使细菌乘虚而入引起发炎,局部皮肤还会变厚、变硬出现苔藓样病变。
而且这种瘙痒很顽固,无论是不停的抓挠,还是用止痒膏或是口服药物都无法缓解这种痒感,反反复复常令患者苦不堪言。
当皮肤出现瘙痒的时候,且症状持续数周都不见好。在皮肤科就诊进行药物干预后依然得不到缓解的,那就要检查下肝功能了。
表现三:形似蜘蛛的小红点
假如,你偶然在自己的前胸或是上肢上,发现了一些细小、看似无害的红色小点点,不妨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外形如果类似蜘蛛,那可能这就是肝病的异常表现。
因为这些小红点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往往预示着患者存在肝功能减退的情况。
当肝脏正常的功能出现损害,就不能及时代谢和转化一些物质,其中便包含雌激素。
肝细胞一旦对它们的转化、排出能力下降,尤其是一些代谢过程复杂,更容易受到肝脏功能受损影响的雌激素(如17-β雌二醇、雌酮等),就会使其在体内大量堆积,血液中的含量可能会比正常人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
超标的雌激素又会作用于血管壁上,使其扩张。
其中,也包括皮肤上的一些小动脉及微细血管,形成多个向外无限辐射的像蜘蛛一样的红痣。通常它的出现与多种肝部疾病有关,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并且,它的状态会随着疾病的进展发生相应的改变。
比如肝功能受损时它会出现,病情恶化时则会体积变大,数量增多;而如果病情好转,它又可能会变少,甚至是彻底消失。
与皮肤过敏或是血管增生等,引起的小红点不同的是,它在腹部以下的区域十分少见,主要分布在上肢,如脖子上、脸上、胸口、双手及手臂等部位。
最小的可能也就几毫米,大的可以达到几厘米;辐射出来的一些微小血管也是数量不等,多的可能有十几二十条,但在按压中心点的时候,这些周围的微小血管会消失掉,压力消失后又会出现;颜色通常都比较深,多呈深红色,或是紫红色。
而正常的皮肤红点,一般颜色都比较鲜艳,呈鲜红色的较多,且数量大小不一;好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躯干、四肢等;不会伴随其他症状;一般在对症用药一周左右就会自行消退。
如果怀疑自己或者亲友皮肤上出现了与肝病相关的小红点,且在用药后依然长期不消褪,或是原本就有的小红点突然快速长大,都要引起重视。
建议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肝功能及其他各项相关检查,有效了解病情后及时对症治疗。
同时,除了面对这些肝脏发出的异常表现信号,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之外,还能做些什么来科学守护我们的“小心肝”呢?
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其中的一部分会最终经过肝胆系统的合成、代谢,转化为可供身体利用的营养物质,如将葡萄糖转化成肝糖原、脂肪等。
但其功能虽然强大,能力却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长期不健康饮食,喜食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就会增加它的代谢负担。
当超过临界值,就会给它带来损伤。而大量来不及被转化的脂肪,也会堆积在肝细胞中,增加脂肪性肝炎的患病风险。
想要守护我们的“小心肝”,就应该从改变饮食习惯开始。
减少高糖、高脂、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尤其是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糕点、白米饭、奶茶等;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的食物,如粗粮、新鲜蔬菜水果、鱼虾类、豆奶类等。
同时,还要警惕一些发霉了食物对于肝脏的损伤,比如一些放了很久都长芽了的红薯、土豆,或是已经有了哈喇子味的食用油,以及小作坊用发霉了的花生、瓜子榨的油等。
它们中有高含量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会加速肝病发生、发展。
再有就是酒精,目前我国酒精性脂肪肝的比例约在6%左右,而因此发展成肝硬化及肝癌的比例分别约25%及20%,所以不要小看了酒精对于肝脏的损害。它的主要代谢场所就是肝脏,它会首先与ADH1B作用下代谢为具有毒性的乙醛,然后在ALDH2作用下又代谢为相对无害的乙酸,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但由于我们国人普遍存在ALDH2突变,其酶活性通常都很低,这也就使我们无法有效代谢掉酒精所带来的有毒物质。
长期大量饮酒,就会让这些有毒物质在肝细胞内积累,使正常细胞变得越来越少。
当细胞的新生速度跟不上衰退速度,就可能出现更严重的肝病。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对身体其他多个系统产生影响,诱发多器官病变。
想要守护我们的“小心肝”,从戒酒开始吧。
当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加强户外活动等同样对于守护肝脏健康来说同样十分重要。
总而言之,肝病的隐匿性很强,很多患者等出现明显症状再去就医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很严重的阶段。
这主要还是由于其早期症状通常不是很明显,容易被忽视,最终被拖成了大病。
生活中一旦出现不明原因的黄染、皮肤瘙痒及形似蜘蛛的小红点,应高度警惕肝病的发生,建议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查。
同时,在如何预防肝病发生的这件事上,可以从风险因素控制上着手。
比如酒精性脂肪肝及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及戒酒;而对于病毒引起的肝炎,如乙肝、丙肝等,可以通过及时接种疫苗,避免高危性行为等方式,切断一切可传播途径;而对于药物性造成的肝损伤,则可以在日常用药上严格遵医嘱,避免私自用药,增加肝脏负担。
[1]郭朋.肝脏受损的四个征兆[J].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 2022(009):000.
[2]金丽娜,陈燕飞.长期皮肤瘙痒,一查竟是严重肝病[J].祝您健康, 2024(2):29-31.
[3]刘国昇.身体出现"3多,2红,1痣",肝病了[J].人人健康, 2020, 000(020):42.
[4]张美玲.郭津生:远离肝癌,慢性肝病患者如何监测与预防[J]. 2024.
来源:湖北台健康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