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奇怪了!女娲补天19年207天,中华文明上古高科技算法

360影视 2025-01-05 20:42 3

摘要:在上古神话中,女娲补天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故事。作者认为,女娲补的天,是时间。欢迎一起探讨中华文明上古高科技中,关于时间的算法,绝对震撼!声明:本文观点源自沈万一博主,下文是借用她口播内容。

女娲补天19年207天,中华文明上古高科技,算法惊人。

在上古神话中,女娲补天是中华文明独有的故事。作者认为,女娲补的天,是时间。欢迎一起探讨中华文明上古高科技中,关于时间的算法,绝对震撼!声明:本文观点源自沈万一博主,下文是借用她口播内容。

女娲补天,这个传颂了几千年的故事,您不觉得特别奇怪吗?天怎么会破洞呢?更奇怪的是,除了中国,其他民族神话里根本没有类似补天的传说。要知道,人类所有的上古神话,其实都是现实的变形,要么是某段历史,要么就是某类现象。

比如,大洪水中国有,外国也有,因为那就是上一次冰期结束冰川融化的真实历史。但您见过天破个洞吗?这里面就有问题,真相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那么,这个补了洞的天到底是什么?这个天肯定不是天空,而是一个跟天一样重要的东西。

最早记载女娲补天的是战国时期的《列子.汤问》,它说“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也就是说,天地也是物体,是物体就有缺漏就需要补。

然后西汉的《淮南子》说的更详细,说上古时候4个极点没有用了,于是天崩地裂,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也不能承载万物,一片火海烤得炙热不断,而水呢到处蔓延,汪洋一片民不聊生,然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它砍断了大鳌的腿,撑起了四方,然后天下也太平起来。

从这段话里,您也可以推断出天到底是个什么?天有4个极点,破洞之后冷热就会乱套,土地也无法承载万物生长。

有意思的是,天的四极,五色神石,这些不就是中国人口熟能详的四季、五行吗?咱们再稍微放飞一下想象就能找到答案,天就是历法!

要知道我们的祖先是种地的农民,他们最看重土地跟时令的配合,如果时令错了,不管你种什么、多勤劳,都会颗粒无收。

如果说天就是历法,那就破洞又是啥呢?是历法误差累积的时间漏洞!至今,洞一直存在。

中国从夏朝开始就实行阴阳合历叫夏历。这是人类历史上野心最大的一种历法,它同时融合太阳周期和月亮周期,全人类独此一家。阳历就是以地球公转周期来计算,一年365天多一点。

它的好处是有利于农业。四季的冷热,由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决定。但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我哪知道今天地球转到了哪个位置,一年的周期那么长,我的眼睛又不是尺子。这个时候月历就排上了用场。月亮盈亏周期只有29.5天,只要一抬头看看月相变化,我就知道今天是这个月的第几天,是不是很方便呢。

所以全世界的古代历法大多是月历,比如阿拉伯地区到现在也是纯月历。那有个问题,就是一年12个月,总共只有354天左右,比一个太阳年少出10多天。

问题是,一开始大家在冬季过年,结果下一年呢就提前10多天,再下一年提前20多天,用不了几年,我们就提前到夏天过年了。这就是女娲补天神话里说的,怎么热起来就没完没了,水流起来也没完没了了呢,因为你日历上记录的是冬季到了,但实际上地球的位置还在夏季呢。

咱们看伊斯兰历就这样,开斋节有些年在冬季,过些年就到了夏季。他们无所谓,因为他们自古就做生意,现代挖石油,反正不种地,历法乱了就乱了,不影响生活。

但中国古人必须依靠历法啊,很多作物只要早10天晚10天去种,那收成差太多了!于是女娲开始补天,也就是置闰,三年可以置一个闰月,但这精度够吗?远远不够!

上古的女娲们,开始年复一年的观测,观测了多久?至少上千年!千年的时间尺度,甚至让他们发现南方夜空,一些原本在地平线下的星星竟然露出了地面,而北方星空的一部分则永远的沉入地下。他们用肉眼就发现了地球在银河系的位置其实会缓慢变化,这就是《列子.汤问》里,女娲补天神话的后半部分,共工撞倒不周山的传说。

经过精确测量,古人得到阳历年比阴历年多10.88天,一个月亮盈亏周期29.53天,两者取最小公倍数,于是我们从最初的三年一闰到后来的5年2闰,最后定格在19年7闰。所以你会发现每隔19年,我们的阳历和阴历生日会再次重合。

中国古人还有以下观测证据: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45号墓证明,6500年前我们已经明确掌握了2分2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这四极。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已经有观象台证明,4200多年前我们已经能观测20个节气,这都是女娲补天的成果。

您说女娲补的天好不好,太好了,阴阳合历,以后一切都开始变得完美,其中月份完美符合月亮周期,老百姓用来过日子井井有条,说好了七月初七相会,我绝对不会初八来。

而节气呢,则完美符合太阳周期,用来搞农业稳定高产。不仅水稻小麦养活上亿人口,还有丝绸茶叶行销全球,我们的春花秋月、诗词歌赋也从此开始。因为每年3月桃花总会如约盛开,每年8月有金菊飘香,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有了完备历法,我们就有了历史。历史,历史,有历才有史,没有时间刻度的历史只是故事。咱们中国从公元前841年也就是周厉王37年开始,有了确切的文字纪年。从这一年开始,这片土地上每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有官方正式记载,中国历史进入了可以确定的信史阶段。

但中国司天监的女娲们却从不满足,在追求精确的道路上继续一路狂奔。汉武帝《太初历》计算出的回归年长度,只比实际差80秒。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更是只差26秒。除了计算日月周期,他们还要观测岁星、彗星、五大行星的位置和周期,计算子午线长度,赤道长度,星空位置与地面位置的对应关系,预测日月食,更要跨越几千公里,组织四海测验,测量中国各地的精确经纬度。

那这些到底有什么用呢?用处就是在没有卫星遥感的年代,各地就能以中原24节气为基准,根据当地地理位置精确计算出应该提前或延后若干天进行农作,这是古代的农业高科技。

所以为啥要叫农历,这就是原因。跟他一比欧洲古代历法就太粗糙了,传说中用了1000多年的儒略历,只是太阳历,追求的最高境界不过是日跟年对齐而已。就这样一个简单要求,直到1582年,也就是我们的明朝万历10年,都还没有解决,每年日期都在提前。

罗马教宗格里高利为了切换到更先进的历法,宣布这年的10月5号改成10月15号,直接粗暴的删掉10天。可能他觉得既然对不起,把多余的日子删掉不就完了吗?

对中国人来说日月合历的功绩绝不亚于开天辟地,对于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再造之恩。

所以后世为了纪念,就把创造农历的先人塑造成了造人之神女娲,把完善历法塑造成了补天的壮举。这个古老的神话里有我们天人合一的质朴理念,也充满了不畏艰难的开拓精神,绝对是浪漫与理性的极致融合。您同意吗?

来源:奔向地球d赛恩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