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2年第6次被驳回外卖柜专利

360影视 2025-01-07 11:12 3

摘要:平台这一端也不轻松,一组六十个格口的外卖柜投放成本高达3-5万元,每年要支付不低的物业入驻费用和运维成本,不敢得罪消费者又不能亏损,最终选择向骑手收费也是无奈之举。

饿了么,“抄”对了美团作业?

“进不去的园区、打不通的电话和找不到的门牌号”,这是每个外卖骑手都会碰到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最后100米”,外卖柜应运而生,给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保障,给在外卖员提供了便利,也使得平台效率大增。

不过不少骑手表示,本来一单只赚3块多钱,现在又要扣掉近5毛钱,但有些小区错综复杂没有电梯,又让他们离不开外卖柜。

平台这一端也不轻松,一组六十个格口的外卖柜投放成本高达3-5万元,每年要支付不低的物业入驻费用和运维成本,不敢得罪消费者又不能亏损,最终选择向骑手收费也是无奈之举。

2024的最后一天,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显示,美团对涉及外卖柜的“跨平台存取柜技术”专利,发起了第六次无效申请被驳回。两家对于外卖柜的专利争议已持续2年多,放不下的其实是对“最后100米”的主导权。

01从免费走向付费的外卖柜,谁都觉得鸡肋?

早在2017年,外卖柜相关企业就进入投资圈视野,同年美团就与丰巢合作,将外卖自提柜作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补充方案进行推广,但未获得市场显著反响。

2021年开始,随着无接触配送需求的激增,美团和饿了么在线下点位布局上展开了激烈竞争,智能外卖柜的发展也因此加速。

外卖柜的出现满足一些特定场景的需求,比如医院、高校、写字楼、产业园及公共机构等人流大、管制性强的区域,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分担了一部分承运压力。

对于美团和饿了么而言,外卖柜是其外卖生态中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如果能够通过成熟的外卖柜体系来压缩成本,也可以极大提升盈利能力,也可以在本地生活零售中作为补充性场景。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两家平台都有通过运营商来实现扩张,有拓展商和拓运一体商两种合作模式。

拓展商负责前期跟物业的合同签订,后面的安装、运维、支付物业费用都是由平台来负责。装了柜子的第一个月是考核期,考核期内达到结算标准,如日开单量超过100单,会把费用直接返到拓展商的账户上。

还有一种合作模式是拓运一体商。要求一体商不但有开拓资源的能力,还有运营能力,如定时清洁、应急处理、清理滞留餐食等工作。

不过从多方反馈来看,外卖柜的盈利模式不太稳定。对标来看,和外卖柜业态类似的是快递柜,主要的经营方有丰巢、菜鸟等公司。

目前丰巢是双向收费,对快递员收费是小件0.35元,大件0.4元,对用户则是超过18小时收费0.5元,按照时长费用递增,封顶3元。据统计,丰巢2021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超37亿元。

相比快递柜的收入来源,外卖柜相对单一。大部分快递柜都带了一个屏幕,里面植入了不少品牌广告,目前外卖柜上只有扫码开柜的二维码,广告位也不明显。

快递柜单量比外卖大,但外卖柜比快递柜周转率高。一个快递柜一天可能只能放一单,柜子很容易放满,而外卖柜订单集中在用餐高峰期,有的柜子可能一次都用不到,有的柜子一天可能会用到多次,这样使用率和维修率都居高不下。

消费者胡悦对新识研究所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自从收费后,大部分写字楼都把以前放外卖用的架子撤掉了,高峰时期订单堆一起骑手可能超时,他们担心罚款或者影响后面订单,又不想掏这笔用柜钱,就把外卖放在外卖柜上面或是旁边,这样又回到以前乱堆乱放的时期,也增加了社区的管控风险。”

外卖员谢昊则透露,“2021-2022年的时候外卖柜都是免费的,有些饿了么的外卖员也会把餐品放到美团的柜子里,中间有段时间改成办月卡,到了2023年开始两家就完全是按次收费了,到了2024年不同地段和地区收费还不一样,基本收费成了行业共识。”

在谢昊看来,“通常我们一个月跑2000单,实际到手就8000元左右,现在光放在柜子里就要花800块钱,相当于这个成本就占了十分之一,大伙肯定是不乐意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只有外卖员存在必须付费的明确原因,这显然不是外卖配送末端的理想解决方案。

02“抄”美团作业,饿了么跟着开始喝汤了?

交银国际披露的研报显示,美团外卖的市占率约为65%,几乎是第二名饿了么的两倍。而几年外卖市占率没有明显攀升迹象的饿了么,2024年选择的战略是摸着美团过河。

10月中旬,美团召开即时零售主题大会,计划至2027年开设10万家闪电仓,仅半个月左右,饿了么就公布了未来三年计划开设10万家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的战略规划。

11月,饿了么上线的 “特团” 项目也是走低价外卖路线,吸引用户的逻辑与美团“拼好饭”类似,入口设置在首页主菜单的一级界面。

12月14日,饿了么的“超抢手”活动上线,其几乎是美团的“神抢手”的翻版,主要针对商家的单个爆款商品进行低价促销,弱化店铺整体概念,专注于商品本身。

用户除了直接购买商品兑换券并选择立即使用进行配送外,还可以先囤着优惠券在有效期内使用。只是饿了么“超抢手”,采用传统图文表现形式,而美团“神抢手”,则融入了直播、短视频等多元化表现形式。

事实证明,布局即时零售业务确实有力地提振了饿了么的业绩。阿里财报显示,从2022财年到2024财年,本地生活集团的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446.16亿元、502.49亿元和598.02亿元;与此同时,净亏损逐年减少,分别从220.92亿元降至131.48亿元,再到98.12亿元。

而过去一年美团的营收大增背后,与骑手配送成本走低直接相关。

根据2024年中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经营溢利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9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第二季度的152亿元人民币,经营利润率也从17.8%环比提升至25.1%。经营溢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收入的增加以及骑手补贴的减少。

数据显示,美团的配送相关成本从2021年的682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907亿元。尽管配送成本有所上升,但其增速低于骑手数量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随着骑手数量和订单量的增加,为了有效控制成本,美团不得不降低每单配送费用。

在面对京东、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对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激烈竞争,且外卖业务难以取得进一步突破的情况下,美团和饿了么并未盲目投入“前置仓”模式,而是选择通过与合作伙伴携手,拓展即时零售业务的影响力。

目前,美团力推的“闪电仓”和饿了么主打的“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都是与商家合作铺设的项目。例如,饿了么的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是光明乳业2025年电商业态规划中的亿元级项目,与天猫、京东、抖音等平台处于同一级别。

与商家共同铺设门店的优势明显,美团和饿了么无需承担过多的仓储成本,只需专注于中台运营及运力维护,即可实现轻资产快速扩张。

综合来看,早期美团和饿了么的发展路径存在显著差异。然而,如今在关注骑手权益、优化平台服务以及核心业务布局等方面,两者在关键战略方向上逐渐走向一致。

从小小的外卖柜,到低价营销活动,再到即时零售的新业态,美团和饿了么的战况越来越胶着了。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来源:科技奇闻木子李x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