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回避、增加偶遇:算法扩散严肃新闻

360影视 2025-01-07 16:15 3

摘要:近年来,在数智技术的发展驱动下,传播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算法推荐让内容的分发更加高效、精准,人机协同成为内容审核和分发标配。另一方面,内容生产主体和信息内容极大丰富的同时,新闻回避现象出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严肃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深度报道、调查报道、

作者:殷乐 马晓洁

近年来,在数智技术的发展驱动下,传播生态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算法推荐让内容的分发更加高效、精准,人机协同成为内容审核和分发标配。另一方面,内容生产主体和信息内容极大丰富的同时,新闻回避现象出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严肃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深度报道、调查报道、正能量新闻等)出现了式微的情况,成为被回避的重要类型。

基于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一个问题:算法能否增加严肃新闻的偶遇?

算法减少严肃新闻回避的策略

移动互联网时代,越发丰富的信息与传播渠道令受众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中,导致他们难以承受大量信息带来的压力,出现了主动或被动减少新闻接触的现象,有论者称之为“新闻回避”。调查显示,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平均38%的民众有日常性的新闻回避行为。

新闻偶遇则是指人们在并非积极主动寻求信息的状态下依然能接触到新闻的方式,这也是人们在算法驱动的数字平台上接触新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学者们的讨论中,新闻偶遇因此总是被置于接触政治类严肃新闻的框架之下。即,政治新闻偶遇的探讨为数字平台能否促进人们学习政治知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缩小政治参与差距带来了新的可能和机会。

(一)商业平台媒体:优化严肃新闻标签,为用户提供情感支持

平台媒体运用算法从庞大的用户行为数据库中精准捕捉其兴趣偏好和需求,也就是为用户画像。与此同时,算法也为每条通过审核的内容打上标签。这使点对面的分散式传播转变为点对点的精准投送,解决了信息爆炸时代新闻数量迅速增长导致的用户选择难题,提升了用户的新闻体验。算法用标签匹配关系的这一特性,使得其助力严肃新闻更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也就是说,平台媒体可通过优化内容标签,为受众增加严肃新闻的偶遇提供助力。

此外,新闻接触方式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情感与认知,一旦引起用户抵触心理,会进一步加剧用户的新闻回避行为。平台媒体可通过为用户匹配丰富多样的信息减少用户的倦怠情绪,提供情感支持。比如,抖音平台通过算法精准把握当下人们对于坚韧、顽强的追求,顺应并引导用户将史铁生书中的美好精神进行大范围传播,使众多用户和“史铁生”在平台上实现连接,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推动史铁生成为抖音平台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严肃新闻同样能给用户提供精神满足,这也意味着算法可以通过优化标签来加持严肃新闻的传播。

(二)主流媒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正能量含量

主流媒体是严肃新闻的主要生产者。但随着新技术赋能受众掌握传播权,“人人都有麦克风”,受众与媒体之间的权力结构正在被重新定义。公众传播权和话语权的提升要求主流媒体更加重视与公众的互动,更好地理解和回应受众的需求。主流媒体要根据用户行为、立场、兴趣偏好的动态变化,捕捉用户的即时需求。

在算法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嵌入用户生活的同时,主流媒体可以通过强化用户需求、加强与用户互动,将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等融入自身与算法的适应实践中,实现严肃新闻的供需平衡。

一方面,主流媒体在自有平台建设中,通过开发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算法模型和以正向价值为标准的推送机制,为用户提供积极有效的新闻、能与受众产生精神共鸣的新闻,从而减少用户在情感上的新闻回避。以BBC的用户需求模型为例,该模型被媒体广泛应用后,产生了大量的解释性新闻以及具有激励价值的正能量新闻。另一方面,在新闻分发传播机制上,主流媒体也要不断提高新闻的正能量含量,通过正向的价值对齐算法,向用户推荐更多的正能量词条,助力榜样类人物、事迹登上热搜。

(三)普通用户:提高自身算法素养

就用户认知而言,平台需要不断提高算法可见性,提升其对算法的认知。当用户对算法的认知发生改变时,他们的新闻接触行为也将发生改变。目前,部分用户认为参与新闻消费的过程受到技术的“掌控”,以“有人操控着新闻”为理由而回避新闻;或者认为自己无法掌握技术,从而采取消极的媒介使用行为。

针对上述两种情况,平台要从打破用户的算法偏见和帮助受众理解算法两方面着手,助力用户算法素养的提升。

一方面,平台提供了“屏蔽”“不喜欢”以及“不开启算法推荐”按钮,也会不定期询问用户对近期内容的满意程度。用户能够根据平台实践和分享讨论,总结平台的算法运作规律,主动培养算法意识。另一方面,平台通过用户反馈了解用户在算法方面的需求,建立互动机制帮助用户加强对算法的认知,最终使用户实现算法祛魅,提升自我效能感,从而采取更为积极的严肃新闻接触行为。

治本之道:提高新闻质量,加强新闻信任

新闻内容质量与用户的新闻屏蔽意愿呈现负相关关系,新闻质量越高,屏蔽意愿越低。因此,减少新闻回避的治本之道是提高新闻质量。2023年,人民日报社推出人民日报AI编辑部4.0版,为编辑、记者提供智能权威知识库及报纸版面查询服务,新闻生产链条上的关键起始环节变得更加高效可信。

新闻从业人员还应丰富新闻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将大大提升新闻的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参与度。据调查,就时政新闻而言,越具有趣味性,评论数、转发数和点赞数越会增加。如封面新闻制作的“大国工程我来建”新闻游戏,将山东舰、港珠澳大桥、天宫空间站等大国工程项目的数据进行搜集并实现模型化处理,用户可以通过720度的任意旋转控制模型大小,将散落的零件归还原位,近距离、沉浸式地体验大国工程的建设魅力,这一新闻形式吸引了超145万网民热情参与。

这种新闻形式不仅能够提供更加深入、全面的信息,还能够将文字、图片、视频以及其他交互式元素进行结合,实现个性化的交互设计,提升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增强信息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新闻的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结 语

算法可以在解决新闻回避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严肃新闻而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数字平台界面的表面特征,引导用户关注严肃信息,并进行新闻参与。但算法加持也并非一劳永逸的措施,主流媒体应认识到技术的局限性并关注公共利益,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通过人的力量实现技术向善。这将利于塑造良好新闻环境,鼓励用户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殷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所长;马晓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4年12月号,原标题为《减少回避、增加偶遇:算法扩散严肃新闻》,参考文献略。

来源: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