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的冬春季节,往往是甲流的高发期。在寒冷且空气相对干燥的季节里,甲流病毒似乎更加活跃,一旦感染甲流,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从发热、咳嗽到浑身乏力等。这个季节里,医院里因甲流就诊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了解感染甲流后的应对措施以及正确的防护手
每年的冬春季节,往往是甲流的高发期。在寒冷且空气相对干燥的季节里,甲流病毒似乎更加活跃,一旦感染甲流,身体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从发热、咳嗽到浑身乏力等。这个季节里,医院里因甲流就诊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在这样的环境下,了解感染甲流后的应对措施以及正确的防护手段,显得尤为重要。
一、感染甲流后的应对措施
(一)及时就医
一旦怀疑自己感染了甲流,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就医时,要准确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如发热、咳嗽、乏力、肌肉酸痛、鼻塞、流涕等,以及是否有甲流患者接触史等信息。医生会进行详细的检查,可能会进行咽拭子检测等手段来确诊。
(二)隔离
确诊后,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隔离是至关重要的。一般建议在家中休息隔离,隔离时长大约为5天左右。这期间要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避免将病毒传播给家人、朋友以及周围的人。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儿童、孕妇或免疫力低下者时,更要严格隔离。
(三)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
在医生的处方下,按时服用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甲流的关键。例如磷酸奥司他韦等药物,它们可以抑制甲流病毒的复制,从而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一般需要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进行服用,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2.对症治疗
(1)发热:如果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在38.5℃及以上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这些药物能够降低体温,缓解因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2)咳嗽:咳嗽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止咳药。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因为甲流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3)其他症状:如头痛时,也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相应的止痛药物。
(四)注意休息
感染甲流期间,身体较为虚弱,充足的睡眠是身体恢复的重要保障。应尽量保证每天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或熬夜。休息时,可以选择舒适的体位,有助于身体放松和恢复。
(五)饮食调整
1.保证营养摄入
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西兰花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多喝水
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病毒和毒素。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
(六)密切观察病情
在患病期间,要密切观察自己病情的变化。如果出现症状加重,如高热不退、呼吸困难、胸痛等情况,或者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皮疹、神志改变等,应立即就医。
(七)避免传播
1.个人卫生
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捂住口鼻,用过的纸巾要及时丢弃。如果没有纸巾,也可以用手肘遮挡。同时,要注意经常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的方法清洗双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以及进食前。
2.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每天可以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良好的通风可以降低室内病毒的浓度,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二、甲流的正确防护方法
(一)预防为主
1.接种疫苗
每年的流感疫苗会根据流行的病毒株进行调整,建议在每年流感季节来临前接种,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2.增强免疫力
(1)适当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跑步、游泳、瑜伽等,每周坚持进行一定次数的锻炼。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2)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各器官的正常运转,增强免疫力。
(3)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肉类、鱼类、豆类等。
3.个人卫生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
(2)避免触摸面部: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部位,因为这些部位是病毒容易侵入人体的通道。
(3)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打扫房间,保持室内清洁。特别是在流感高发季,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等进行清洁和消毒。
(二)减少感染风险
1.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在甲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商场、电影院、医院等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必须前往,最好佩戴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2.特殊场所防护
如在医院就医时,由于医院内病人较多,容易被传染,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护。除了佩戴口罩外,尽量避免触摸医院内的公共设施,就诊后及时洗手。
在面对甲流这个健康挑战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守护者”。无论是感染后的积极应对还是未感染前的有效防护,都是我们呵护生命健康的必要行动。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将这些知识牢记心中,远离甲流,健康生活。
参考资料:
《传染病学》,201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来源:健康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