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矗立在祁连山下——探访武威中国重离子系统临床应用中心

360影视 2025-01-10 16:16 2

摘要:远在两千公里之外的西北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祁连山下的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无不群情振奋,欢欣鼓舞!院长叶延程更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回首十年来中国重离子系统临床应用中心落户武威的决策过程,以及建设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他不禁感慨万端!

2021年5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讲话时说:

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他还特别指出,科技在民生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磁共振、彩超、CT等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

闻听这一消息,远在两千公里之外的西北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祁连山下的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的全体医护人员,无不群情振奋,欢欣鼓舞!院长叶延程更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回首十年来中国重离子系统临床应用中心落户武威的决策过程,以及建设过程中经历的种种艰辛,他不禁感慨万端!

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说的一席话,似乎是对他们“十年磨一剑”精神的高度肯定: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0年里,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一块荒漠戈壁滩,到今天占地近3000亩的一处现代化高科技医院,除了参与建设的全体人员外,共同见证这座“国之重器”的艰难诞生的,还有远处连绵起伏的祁连雪山!

这一切还必须从头说起。

中国重离子,花开武威

自1993年起,位于甘肃兰州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重离子治癌研究,通过先进加速器技术和核探测技术的研发、重离子束治疗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及与相关医疗机构合作,进行临床前期试验研究,培养出一支高水平的重离子治疗技术人才队伍,突破了国外产品的专利壁垒,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研制出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

该所研制出的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端医疗器械——碳离子治疗系统,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技术水平居于国际前列,实现了国产重离子治疗设备零的突破。该装置获得 60 多项专利授权,其中两项专利被评为全国百强优秀专利;获得了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2013年度“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和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荣获 2020 年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22年9月2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2022年第三季论坛在京举办,发布了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展示了核技术近年来在国民经济领域的重大应用成果。“首台国产自主知识产权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成功投入临床应用”工作入选近年来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首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投入临床应用,为重离子高端制造业、精准离子医疗等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重离子治疗系统和临床应用能力的国家,打破了国外垄断。

2022年9月19日,“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模型”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开幕的第七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上亮相,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

这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从发明到进入临床运用,这一“孕期”经历了整整十年。

或许有人会问,这么一项“大国重器”,为什么会落户在甘肃武威这样一个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环境恶劣的地方呢?

事在人为!

当时的武威市委、市政府的大力争取,以及医院全体员工的全身心投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不要忘了,历史上的武威,从来就不是一个寂寞的边陲小城,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镇,这里曾经演绎了千年丝路的故事,见证了东西交流、商贾络绎的繁华。

政协甘肃省常委、省政府参事、西北师范大学研究员李并成认为,甘肃是我国历史上率先对外开放的地区,河西走廊堪称我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条通道。而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武威,它将西方少数民族和葱岭以西各国连带起来,以至于胡商汉贾络绎不绝,并有不少西域和中亚商客长期留居这里。

西晋末年,在河西走廊及青海、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以“凉”为国号的政权,历史学家称其为“五凉”。

学者黎树科指出,在五凉政权控制河西地区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百余年间纷争扰攘固所不免”,但较之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文化衰废的中原,经济相对丰饶,秩序相对安定。“天下丧乱,凉州独全”的局面使得中原士人学者名流度陇而西,源远流长的中原学术也随之西移。

随着五凉对西域的经营、丝绸之路的畅通,河西与西域咫尺为邻,是西域与内地交通的必经之路,无论使臣往来,还是商旅往返,僧侣云游,都必须途经河西,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河西地区成为中西文化的汇合点。各种不同流派的学术思想,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化艺术,都在这里汇合、交融,从而使河西地区成为一个天然的文化交流场所。区域内各民族杂相错居,相互学习、相互交融,中原文化、西域文化、游牧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兼收并蓄,形成了“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 陈寅恪语)的“五凉文化”,成为凉州文化的高光时刻,在中华文明嬗变历史进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在诗中写道:“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这是对凉州繁盛的诗意描绘。

汉唐之际,河西走廊是播散新鲜物产和先进文化的通道。只是,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后,路上丝绸之路逐渐废弛,凉州才逐渐沉寂下来。

进入21世纪,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上升为国家战略,位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位置上的武威,更是当仁不让,重新鼓起了再振丝路雄风的风帆!而武威重离子医院,则适时地提出了“中国重离子,花开武威,灿烂一带一路”的口号,自觉肩负起新的时代使命!

其实,千年之前,沉积于武威人血脉中的那种胸襟博大、气度开阔、开放包容、不甘人后、勇于为天下先的基因,在重离子医院落户武威的过程中,被重新激活了!

重离子,是指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的例子,用这样高速度运动的例子,去“冲击”人体中的病灶部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简单来说,重离子治疗的原理,就是这么一回事!

随着重离子医院落户武威项目的“敲定”,建设各方的高效运转,也仿佛被加速到了“重离子的速度”!

时间回溯到十年前。

2012年3月21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武威市人民政府商讨“战略合作协议”;同日,武威市成立“市应用重离子辐照技术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3月23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与武威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29日,武威市下发关于成立“市应用重离子辐照技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4月5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肖国青所长一行来武考察;

4月30日,武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效林组织负责开工奠基仪式,各工作小组进一步落实奠基仪式相关问题;

5月2日,“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暨荣华颐养园”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东距武威市区17公里的凉州区清源镇举行。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肖国青,省上相关部门领导共两千余人参加了奠基仪式。

武威重离子医院副院长张雁山回忆说,奠基仪式上,一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让与会人员猝不及防。等沙尘暴过后,几乎所有参会人员的脸上,都落满了灰尘!省委常委、副省长咸辉的脸上,也毫不例外!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称对方为“刚出土的兵马俑”!

2014年4月3日,磁铁支架、核心设备磁铁、安装支架及其他一些辅助工具的重离子治疗装置从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起运抵达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项目现场,在环大厅进行安装,标志着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离子治疗装置建设进入快车道,开始进入全面安装调试阶段。

2015年12月23日,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在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成功出束,实现了碳离子束的加速每核子400兆电子伏及非线性共振慢引出,达到了设计指标,标志着国家重离子辐照技术的应用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医用重离子治疗示范装置是目前世界上最紧凑的重离子治疗装置,其同步加速器周长仅56米,拥有专利60余项。医用重离子治疗示范装置由注入器、中能束运线、同步加速器、高能束流线和4个治疗终端组成。建成后的重离子中心可治疗肝癌、脑胶质瘤、前列腺癌等,每年可收治肿瘤患者1000—1500人,每人每疗程费用为20万元。

武威重离子医院组织宣传科副主任陈燕君,是2012年2月从兰州大学护理系毕业后入职医院工作的。10年来,她先后在手术室、放疗科工作,还在重离子项目办担任讲解员。尤其是从2013年7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她担任讲解员期间,亲自见证了重离子医院,从一张规划图,逐渐“变身”为一座现代化医院的神奇过程。

“那时候,我常常是面对着一张图纸,向国内各地的参观者讲解重离子医院的基本情况,描述医院的未来前景……10年后,我说的话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我为此感到特别骄傲”,陈燕君自豪地说。

“海市蜃楼”是沙漠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奇幻现象。10年前,陈燕君所描绘的医院前景,何尝不是一种“海市蜃楼”!而10年后,当一拨一拨的参观者,乘坐着电瓶观光车,在偌大的医院里参观时,副院长张雁山的解说词中,已经是信心满满!他带着客人,一会儿讲解重离子原理,一会儿带客人亲身体验医院园林式的康养中心!当年戈壁滩上的阵阵风沙,已经转变成和煦的春风!

重离子治癌,先进有效

2020年3月26日,首台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在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正式投入临床应用。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人体内都有数十万亿计的细胞,它们每天有序“工作”,人体才能正常运转。

但如果人体的正常细胞发生了病变,这个“生了病”的细胞就会变成另一副面孔。它不再有计划地正常分裂,而是变得极具掠夺性,疯狂抢占营养、恶性繁殖、生长失控,这就是癌细胞。所以,一旦人类遭遇细胞癌变,往往会陷入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

面对癌细胞的“肆意妄为”,人类并非束手无策。药物治疗、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就成了人类消灭“肿瘤君”的3大手段。

放射治疗是最常用的。作为一种物理治疗手段,放射治疗已有100多年历史。在放疗“1.0时代”,最常使用的射线是X射线,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伽马射线,它们都被称为传统放疗射线(光子放疗)。

在对抗癌细胞时,传统射线就像是一个蒙着眼睛的“杀手”,无法主动辨别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在进入人体后实施无差别杀伤。

传统射线这种自带的属性,对于患者而言,随之而来的就是难以避免的副作用,甚至容易造成更为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某种程度上,治疗效果其实就是在“赌”,赌的是好细胞和癌细胞谁先扛不住。最可怕的是,经常出现好细胞先死亡、癌细胞的生命力却特别顽强的结果。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放射技术也在进步,科研人员不断寻找、创造、改良着可以利用的新手段,最终找到了比传统射线这个“蒙眼杀手”更有智慧和本事的新一代“杀手”,它的名字叫“重离子束”。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这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离子治疗系统的出现,意味着在抗击癌症的放疗之路上,中国正式迈入了全面升级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放疗“2.0时代”。

这个叫重离子束的新一代“杀手”,在治疗肿瘤时都有哪些优势呢?

精确区分敌我。这个技能叫作独特的深度剂量分布。重离子束在穿越生物组织的过程中,沉积的剂量较小(坪区),也就是说在穿透过程中,重离子束只是路过并不施加伤害,这样的话,正常细胞终于可以不再躺枪,有利于保护正常组织和关键器官;当它到达癌细胞时,才开始放大招杀敌,就是所谓的剂量主要沉积在射程末端(峰区),这个现象就是前文提到的“布拉格峰”。

因此可以通过调节重离子的能量,使布拉格峰精确落在肿瘤处,从而进行精准杀灭,同时关爱健康组织。值得指出的是,布拉格峰现象是重离子束的自身属性,简直是射线界“天使”。

治疗周期更短。这个技能叫作相对生物学效应(RBE)高。重离子束进入生物组织后,在“峰区”,也就是癌细胞聚集的地方,沉积的能量密度高,能量密度高就代表着强大的杀伤力,这会使得癌细胞DNA产生双链断裂的比例较高。都双键断裂了,癌细胞再想恶性繁殖也是很难很难了……

重离子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到底有多高呢?重离子相对生物学效应比常规光子射线的要高约3倍。因而,重离子束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更大,治疗次数相应减少,从而缩短治疗周期。

对氧依赖小,敏感性更强。这个技能叫作氧增比(OER)小。大量证据表明,肿瘤生长于特有的异常血供系统,从而导致对肿瘤细胞的供氧和养分不足,称之为乏氧细胞。然而,常规射线对于这些乏氧细胞并不敏感,如何提高瘤内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也是肿瘤放疗的一个重要问题。

与常规光子放疗不同,重离子束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不依赖于氧的存在。因为重离子主要是通过电离形成的高密度二次电子的电离作用导致DNA双键断裂来杀灭癌细胞,重离子的氧增比小,可用于治疗供血不足的乏氧肿瘤。

成像看得见,治癌精度高。这个技能叫作PET在线剂量验证。重离子束与生物组织的原子核相互作用后会产生正电子发射体,利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技术(PET)进行外部成像,并与治疗计划的CT图像比对,可以对重离子束照射到体内肿瘤的剂量分布进行在线验证,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正是以上四大技能,将重离子束控制在毫米级范围内,精确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且对周围健康组织的损伤达到最小,特别是对于不宜手术、对常规射线不敏感、常规射线治疗后复发的部分肿瘤,均可接受重离子束的治疗。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重离子放疗精度高、疗程短、疗效好、副作用小。因此,由于自身独特的物理和生物学特性,重离子束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放疗射线,通常选碳离子束作为重离子放疗射线。

武威重离子医院院长叶延程认为,重离子治癌是先进有效的放疗方法,所谓重离子,是指重于元素周期表上2号元素氦之后并被电离的粒子。与常规放疗射线相比,重离子以其在物质中的剂量损失集中于射程末端的物理学特性和高的相对生物 学效应,用于治癌时对病灶周围健康组织损伤最小,对癌细胞杀伤效果好,患者日常活动不受影响,疗程短、无痛苦,副作用较低等明显优势。

因此,重离子被国际上公认为21世纪最理想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特别适宜用于外科手术、化疗、常规放疗无效或易复发的难治病例,适用于全身实体肿瘤的放射治疗。

叶延程还进一步介绍说,我国目前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超过35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人数约270万,占我国每年死亡总人数的20%,居各种死亡原因首位。重离子与当前医院里的X射线和γ射线相比,对肿瘤组织杀伤最大,对人体副作用小,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更高。重离子只需用1/3的X射线照射时间就可杀死癌细胞。通过对患者进行CT、核磁共振等定位,再制订周密的治疗计划,重离子束深层治癌要治疗10到12次,每次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远低于放化疗的一个多月。

如果把加速后的重离子束比成一把剑,那么它最大的优势是“利”。传统放疗使用的射线在穿过物质时辐射强度迅速衰减,但重离子束在穿越正常组织时剂量沉积很小,剂量主要沉积在其射程末端,即 “布拉格峰”——尖锐的“剑刃”,并且表现出很高的相对生物学效应,“剑”更锋利,可以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同时对周围健康组织损伤很小。

重离子束的另一个优势是“准”,重离子束的侧向散射小,可以很好控制其照射方向,进行精确的适形照射,保护周围的健康组织和重要器官免受伤害。

重离子治疗极大地减少了传统放疗带来的副作用、并发症和后遗症,这项新的治癌技术对边界清晰、没有扩散的肿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全生命周期,呵护健康

武威重离子医院在打造重离子治疗肿瘤标准化诊疗模式的同时,推行全周期健康管理新模式,进入中心的每一位患者,首先进行健康评估,心理测评,以便在重离子治疗的同时,全程给予心理治疗,减轻患者焦虑和压力。医院还为患者提供中医药辩证施治,从整体上调整健康状况。每位患者均可享受该中心独有的“10S睡眠管理”,通过测量、物理治疗、会诊、中医药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十个方面的干扰,让患者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睡眠,增强免疫力,全面提升自身战胜肿瘤的能力与信心。

在武威重离子中心医院,设有中医颐养园,建成了南湖、东湖、桃花源岛等风景区,尤为独特的是“东篱文化治疗馆”和“东篱田园治疗区”,患者闲暇之余,可进入文化馆品味西北的记忆文化,接受健康管理文化的熏陶,在花海和田野中重温久违的田园生活,以种植和收获的方式锻炼身体,提升机体免疫水平,一扫痛苦而恐惧的记忆。同时,还可以免费获取食材,在享受传统农业生活和文化中,用自己的耕耘,享受绿色食品,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无忧无虑的一天,忘却病魔带来的梦魇,回归恬淡静好岁月。

武威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在普通人的心目中,沙漠就是生命的禁区,意味着荒凉和孤寂,但武威重离子医院的医护人员却不这么认为,他们独出心裁,用眼前的遍地沙子,开展了独辟蹊径的“沙疗”活动,且疗效显著。

其实,人们对于沙漠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1984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立足于人类产业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沙产业”理论,并大胆预言:“沙产业属于第六次产业革命,是21世纪中叶才能开花结果的”,“用100年时间来完成这个革命,现在只是开始,沙漠地区可以创造上千亿的产值。”

显然,钱学森的“沙产业”理论当中,就包含着“沙疗”产业。

面对工业生产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污染,就在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为人类的未来苦苦寻觅出路的同时,“沙产业”理论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成功,使人们坚信,人类不必“上天”“入地”!沙漠戈壁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未被污染的净土,它完全可以成为人类的另一处“栖身家园”!

21世纪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人类将追求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的完全健康。“沙产业”系列产品的研发利用,必将会为大健康产业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

而武威重离子医院的“沙疗”尝试,将为“沙产业”理论运用于医疗,提供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子。

夜幕降临,重离子中心南湖上,水幕电影和水舞灯光秀开启了,温馨的画面与温馨的歌声,在如瀑的水面上展开,仿佛一段温暖的人间故事,它是白昼的延续,生活的延续,也是在与永恒并肩的路途上,生命的继续。

栽下梧桐树,筑巢引凤

武威重离子医院作为国家卫计委评审通过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具备开展重离子临床治疗的资格。医院同期引进了生物芯片、生物免疫治疗等高新技术项目,将三个高科技项目汇聚到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为重离子治癌的开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医院现有职工1500名,重离子项目开展至今,专门引进培养肿瘤治疗专业人才500名,已对重离子治疗骨干专业技术人员50余人在国内进行了轮训。五批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完成了在德国、美国、日本的重离子治疗技术进修工作,目前已回院开展工作,并与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已组建四国重离子专家联盟,医院与53名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签订了协议,其中国际专家23人,国内专家20人,远程会诊专家10人。国际专家8人、国内专家6人可长期在武威重离子医院工作,每季度回家一次,其余专家采用每季度在武威重离子工作半个月的模式进行诊疗工作。通过引进国际、国内最优秀的专家来武工作,将重离子医院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医疗平台。

2016年3月,美国圣地亚哥Scripps质子中心副院长Collins,医疗主任Mr. Rossi以及世界著名首席物理师董雷教授专家团队来院进行临床诊疗和学术讲座。同年4月,日本放医研的辻井博彦院士、野田耕司教授、德国慕尼黑RPTC质子中心的Donald院长、Herbst教授、中国医学物理第一人、医科院肿瘤医院首席物理师胡逸民教授,中科院近物所所长肖国青等专家汇聚医院,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并成功召开了重离子临床试验方案研讨会。国外专家表示,武威重离子医院的肿瘤放射治疗水平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4月20至22日,武威重离子医院特邀德国、日本两位外国专家和国内外医学界兼职颇多的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瑞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天津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湖南省肿瘤医院、甘肃省肿瘤医院等国内40余名著名专家,在武威医学科学院进行了为期3天的大型诊疗服务。期间,还召开了百余名专家参加的重离子国际研讨会议。由此,推进武威重离子医院国际诊疗工作持续深入展开。

8月8日,日本著名专家金井教授前来甘肃重离子医院开展工作。金井教授是日本群马大学重离子中心首席物理师和该中心创始人之一,现已退休并受聘于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这是武威市引进的以重离子临床应用为主的国际专家之一,他这次来武威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重点解决重离子临床使用前的部分疑难问题,促进重离子设备尽快投入临床应用。金井教授是目前决定来武威长期工作的世界著名重离子专家之一,已被武威重离子医院聘请为重离子项目首席物理师。

2016年10月23日,德国著名专家Hauffe教授前来武威重离子医院上班。此前德国Hauffe教授已于7月20日到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进行了适应性临床诊疗工作。Hauffe教授原岗位是德国PROHEALTH医疗集团首席执行官兼德国慕尼黑质子治疗中心(RPTC)院长,卸任后被武威重离子医院录用为重离子技术总监。这是武威市引进的以重离子临床应用为主的国际专家之一,他来武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重点解决重离子临床使用前的部分疑难问题,促进重离子设备尽快投入临床应用。至此,武威重离子医院已录用26名国外著名专家及技术人员常年工作,揭开了武威国际化医疗的帷幕。

10月27日,德国Jörg Hauffe教授在武威医学科学院住院部12楼会议室就肿瘤治疗和医学物理方面的关系进行了学术演讲,他认为,质子和重离子技术是放疗中的一种,是国际公认的放疗尖端技术,质子和重离子同属于粒子线,与传统的光子线不同,粒子线可以形成能量布拉格峰,能够在对肿瘤进行集中爆破的同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武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张雁山、多名医务人员及放疗人员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近年来,武威重离子医院已择优派出50余名重离子治疗专业人员到德国、美国、日本及中国上海等地培训学习;聘请多名日本和德国专家以及台湾长庚医院放疗物理师吴嘉明、台湾地区肿瘤放射治疗委员会前主任委员任益民教授长期在武威工作,并深度开展重离子治疗相关培训;医院建立起一套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等方面的国际化标准诊疗模式,奠定了重离子系统临床应用的基础。

截至目前,武威重离子医院已收治700多名来自省内外的患者,他们来自香港、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西、安徽、福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广西、云南、山东、贵州、西藏等29个省份。

2021年8月16日,甘肃省政府参事室专题调研组赴武威,对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治疗肿瘤项目进行了专题调研。

参与此次调研并撰写了调研报告的车安宁参事认为,由中科院系统在甘肃省研发的医用重离子项目及相关设备、设施已经成熟,经几百例人体临床试验后观察,治疗效果显著。它不仅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属于国内领先的高科技项目,目前在国际上也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该项技术。

放眼甘肃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有实质性的亮点,而在高科技领域,更是凤毛麟角。这个医用重离子项目正好成为甘肃省的一个独特亮点,它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属于高科技术领域,也是一项惠及上百万患者的民生工程(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各类癌症患者330万)。因此,让它尽快投入规模化使用,做强做大,不仅是造福广大患者的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也是树立甘肃正面形象的良好举措。这个项目投入全面运营,每年不仅会额外增加几十万人的流动人口,还会带来直接和间接收入在百亿元以上。这对于甘肃这个落后省份的经济、科技、社会、旅游业、服务业都将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和带动。

为此,调研组建议甘肃省成立由一位主要领导牵头的“医用重离子项目专项领导小组”,将其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力争把好事办好,让亮点更亮。(王长华)

编辑:刘玉磊

来源:zg中国视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