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本草纲目》记载,李时珍在晚年写下一段话:"万药不如一味,得此可证菩提。"
这位集医学大成的神医,为何说万药不如一味?一味何药,竟能证得菩提?
这背后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揭示了一个修行的至高境界......
嘉靖四十三年,六十岁的李时珍正在修订《本草纲目》。
"先生,有位老和尚求见。"学徒敲门禀报。
"请进来。"李时珍放下手中的笔。
进来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僧,手持竹杖,衣衫褴褛,"贫僧法号明性,路过贵地,听闻先生在编撰药典,特来请教。"
李时珍忙请老僧坐下:"不敢当,请问有何指教?"
"听说先生收集了万种药材,不知可有治心病之药?"
李时珍略一思索:"心病?是心脏病吗?"
老僧摇头微笑:"非也。我说的是心中烦恼、执着、妄念之病。"
李时珍恍然:"大师说的是修行之事。这个......"
"先生可知人为何会生病?"老僧不等他说完就问道。
"不是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所致吗?"
"这些都是表象。人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李时珍沉思片刻:"是阴阳失调、气血不和。"
"再往深处想。"
"是......是心神不宁?"
"接近了。"老僧说,"人生百病,皆因心生。心若安宁,百病自消。"
这句话让李时珍陷入沉思,他想起自己这些年见过的病人,有些人明明用了最好的药,病情却不见好转。
而有些人只吃些简单的药,病却不知不觉就好了......
"大师的意思是,治病应该先治心?"
"正是。你看那些久病难愈的人,是不是都有心结难解?"
李时珍点头:"确实如此。我见过很多病人,身体并无大碍,却总说这疼那痛,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这就对了。他们的病根在心,不在身。你给他们开再好的药,也治不了他们的心病。"
李时珍若有所思:"可是,心病该如何医治呢?"
老僧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来是一味干枯的药材:"此物可治心病。"
李时珍仔细端详:"这是......"
就在李时珍伸手要接那味药材时,老僧突然将布包一收:"先生钻研药理数十载,可识得此味?"
李时珍正要回答,老僧却先开了口,而所说的话,更是让人始料未及......
"此物名为'无心'。"老僧缓缓说道,"服之可消除执着,化解妄念。"
"'无心'?"李时珍疑惑,"从未听说过这味药啊。"
"它不在山中,不在水中,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老僧说,"它就在你心中。"
李时珍更加困惑:"大师此言何解?"
"你看这枯枝。"
老僧指着手中的药材,"它已经失去了水分,失去了颜色,失去了香气,失去了一切执着。它不再执着于要开花,不再执着于要结果,不再执着于要长大。它放下了一切,反而显现出本来面目。"
李时珍似有所悟:"大师是说,人也要像这枯枝一样,放下执着?"
"不错。人有了执着,就会生烦恼。有了烦恼,就会生病。你见过枯木发愁吗?见过顽石烦恼吗?"
"你收集的万种药材,都是治标之物。只有这'无心'之药,才能治本。人能放下执着,返归本心,自然百病不生。"
李时珍忽然想起佛经上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顿时有了更深的理解......
"可是大师,这'无心'之药,要如何修炼?如何服用?"
"你每日所见的病人,不就是最好的修炼对象吗?看他们因执着而生病,你就能体会放下的重要;看他们因放下而痊愈,你就能明白无心的妙用。"
老僧说完,站起身来:"贫僧还要云游,就此告辞。"
李时珍挽留不住,只好相送。
等他回到书房,发现桌上多了一片枯叶。
他拿起来端详,忽然发现这片叶子已经完全干枯,却显得异常通透,仿佛能看到它的每一根脉络。
从那以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加入了许多关于心性的见解。
药虽有万种,但若不能治心,终究难以治本。人能放下执着,返归本心,自然与道相合,与佛相应。
这就是他在晚年悟到的天机:万药不如一味,这一味不是别的,正是"无心"。
得此一味,不仅能治百病,更能证得菩提。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医道,更是修行的真谛。
多年后,有人在整理李时珍的手稿时,发现了一首诗:
医道修来五十年,
始知妙药在心田。
若人识得无心味,
不用寻他万卷篇。
这首诗流传至今,启示后人:修行也好,治病也好,关键都在一个"心"字。能除去心中的执着,返归本来面目,就找到了最好的良药,也找到了最直接的修行法门。
来源:张垣丫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