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花饽饽面临着与现代审美脱节的挑战。为了让这一古老的技艺重焕生机,胶东地区的手工艺人们在坚守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他们深知,要让花饽饽在现代社会中站稳脚跟,必须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喜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新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年货。
2025,我们在过一种很新的年,这一代年轻人正在以一种很新的方式把家乡的年货带出圈。
年货正年轻!
整顿完职场的年轻人开始整顿年货了。
喊最淡的年味,买最狠的年货!
思路超前的年轻人,沿着“祖宗严选”的轨迹,把全国各地的土特产和老字号推上顶流,而不同地域的隐藏土特产也在被他们发掘。
这些听起来属于世界的年货,其实是咱家乡的特产。
抓热点、做风口更是他们擅长的事。
数据不会说谎,却用一种很新的方式诠释着“淡淡的疯感”。
年轻人用购买力和搜索量,把对家乡年货的文化自信落在实处。对家乡年货刻进骨子里的自信,也来源于这些土特产本身旺盛的生命力。
各地年货沉淀了悠久的历史,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用年轻人的话说,家乡的年货们百来岁正是闯的年纪!
老年货也是在年轻人的带领下焕发年轻生机,借助了这“破天富贵”走出本土。
山东的花饽饽,作为当地极具代表性的传统年货,曾经是家家户户过年时不可或缺的存在,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山东人对新年的美好憧憬与深厚记忆。
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花饽饽面临着与现代审美脱节的挑战。为了让这一古老的技艺重焕生机,胶东地区的手工艺人们在坚守非遗传承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他们深知,要让花饽饽在现代社会中站稳脚跟,必须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迎合当代年轻人的喜好。
早期的花饽饽,造型相对单一,生肖等传统元素的表达也较为抽象。如今,手工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现代食材,以牛奶、鸡蛋融入面团,赋予其更为丰富的口感,再用天然的果蔬汁为花饽饽染上缤纷色彩,使其在视觉上更加诱人。同时,他们凭借精湛的手工技艺,创作出各种充满趣味的造型,从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到寓意吉祥的精致图案,无一不让花饽饽变得越发活泼可爱。
这些创新不仅让花饽饽在春节期间备受欢迎,还成功拓展了其消费场景,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也成为了花饽饽的销售旺季。正是由于年轻人对新事物的接纳与推崇,以及他们独特的审美引领,胶东的花饽饽文化得以走出山东,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关注与喜爱。
而南宋胡记,作为苏式中点的代表品牌,则用伴手礼的形式打通了酥类中点的任督二脉,在年轻人中走红。
近年来,购买南宋胡记年货产品的年轻消费者占比日益增高,成为品牌发展的重要力量。南宋胡记的成功,得益于其对传统与创新的精准把握。在口味上,品牌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推出了牛奶椰丝味、玫瑰奶酪味等一系列新颖口味,满足了年轻人对多样化口感的追求。
考虑到当下年轻人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南宋胡记还将传统的油炸工艺改为烤箱烘焙,既保留了点心的美味,又符合健康理念。此外,在馅料的选择上,除了经典的红豆沙馅,还开发出多种新口味,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惊喜。而在包装设计方面,品牌巧妙融合中国传统东方美学元素,打造出独具韵味的礼盒,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感,更迎合了年轻人对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的追求,成功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古法总是自带生命力,德州扒鸡,作为中华传统美食的经典之作,则是将这种生命力融入到更多年轻人的生活场景当中。年的意义远不止一顿饭,走亲访友时的礼品也饱含着心意。
过年期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扒鸡,是许多家庭的传统习俗,而走亲访友时,德州扒鸡也是备受青睐的礼品,传递着浓浓的亲情与祝福。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自 2020 年起,德州扒鸡的研发团队针对年轻人的口味偏好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创新。他们在保留传统风味的基础上,调整了调料的配比,使扒鸡的味道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味蕾需求。通过不断改进制作工艺,提升产品的品质与口感,德州扒鸡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顾客,让这一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当代年轻人身上,文化自信已成为一种鲜明的特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仅停留在欣赏层面,更体现在积极的参与和传承中。而如何从单纯的旁观者转变为非遗文化的亲身体验者,是他们正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DIY 非遗文化,无疑为这一转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它搭建起了一座从文化自信通向文化自豪的桥梁。
以传统鱼灯为蓝本设计的鳌鱼灯,便是年轻人在非遗文化创新方面的生动实践。
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鱼灯的文化内涵,还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其造型更加独特、富有创意。鳌鱼灯一经推出,便迅速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了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年轻人内心对非遗文化的高度认同与追求。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欣赏非遗文化的外在形式,而是渴望通过亲身参与,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年轻人对非遗文化的期望,不仅在于其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还希望它能够成为社交互动的重要载体。在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分享独特的文化体验已成为年轻人社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正好满足了年轻人在社交中展示个性、分享文化的需求。
例如,年轻人会在自己动手制作非遗手工艺品的过程中,通过拍照、录制视频等方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与成果,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文化,形成了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播与互动氛围。
年轻人们以新思维为年味注入活力,他们对年货的热情与创新,不仅改变了传统年货的面貌,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各地文旅部门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纷纷加入到家乡年货的“安利大赛”中,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推广本土特色年货,助力其火爆出圈。
与此同时,新农人和手艺人们也积极拥抱互联网时代,借助电商平台的力量,让那些深藏在大山中的优质好物走出偏远地区,登上网络平台,走向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家乡的年货,不再仅仅是过年期间的消费品,更是承载着家乡记忆、地域文化的珍贵宝藏。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在年轻一代的努力下,这些传统年货正以年轻、时尚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续写着属于它们的精彩篇章。
文本来源@新周刊的视频内容
来源:男科孔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