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CASH丨创新与挑战并存,张晓辉教授解析感染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新进展与未来前景

360影视 2025-01-11 19:45 2

摘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5年1月3日-5日,我们迎来第五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本届大会继续秉承“大血液、大卫生、大健康”的主题,进一步深化血液学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创新转化,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5年1月3日-5日,我们迎来第五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本届大会继续秉承“大血液、大卫生、大健康”的主题,进一步深化血液学领域的交叉融合与创新转化,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与会期间,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晓辉教授接受采访,分享大会的精彩内容。

医脉通:在本次会议中,您担任了“感染与免疫论坛”和“干细胞移植论坛”主席,请您谈一谈这两场论坛中有哪些亮点内容?近年来我国在“感染与免疫”和“干细胞移植”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绩?

张晓辉教授

感染是诸如移植和CAR-T治疗等重要治疗手段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技术的进步、新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相关指南共识的推广,感染的管理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感染精准诊治的进展、经验性治疗的推广、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等,助力相关预测模型和积分系统的建立,已形成了针对病毒、细菌、真菌以及重要脏器和其他组织感染的个性化诊疗模式。正因如此,曾经在移植后导致高死亡率的感染问题,如今已从首位降至第二位,这背后凝聚着全体血液病专家的辛勤努力与智慧结晶。

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和严重非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根治手段。在黄晓军院士创建的北京方案的引领下,我们不断完善和丰富技术,推动其在不同人种中的应用。目前,国际上约有60%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北京方案,然而,我们仍需解决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在干细胞移植中,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其他移植相关合并症(如TA-TMA、SOS)仍需有效控制。我们在机制研究与预防措施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次干细胞移植论坛上,各位专家分享了众多难点和热点问题。展望未来,我们将携手努力,在自体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力争使更多患者彻底治愈,重返工作岗位和社会,为他们开启生命的新篇章。

医脉通:多年来,您和团队致力于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也相继在国际上发表和展示,本次会议中,您对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和移植后难治性CMV感染治疗分别进行了报告,能否请您分别介绍一下这两个领域值得关注的进展?

张晓辉教授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一项重要并发症为神经系统合并症,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合并症占80%,外周神经系统合并症占20%。在过去的数年中,在黄晓军院士的指导下,我们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合并症的诊治、机制探索和治疗模式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在这一领域,我们强调了个性化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仍然是在抗病毒斗争中的重要挑战。尽管我们已发表系列文章,并制定了关于CMV的中国专家共识,但仍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病原体的识别和检测技术。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聚焦于新药的研发与应用,还特别建立了CMV-CTL治疗策略,目前已在实验研究中取得阶段性成果。展望未来,这一新疗法有望得到广泛推广与应用。现有数据表明,该方法安全有效,标志着我们在研究方向和诊疗模式上的重要变革。

医脉通: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代医学发展的里程碑之一,至今仍然是众多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治愈方式。作为我国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权威专家和领军人物,您认为未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新药时代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张晓辉教授

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过去几年中不断发展,是血液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细胞治疗、人工智能、基因治疗、靶向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五项技术的融合,我们提出了“GRAFT”的概念。GRAFT系统的构建与探索,预示着这些技术的深入融合将为我们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我们将通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知识产权的创新诊疗模式,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大的获益。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坚信,在全体血液人的共同努力和锐意创新之下,我们能够在临床研究等领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张晓辉 教授

主任医师 二级教授 博士/后导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科、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组长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血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理事长

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国自然重点等;一作/通讯发表SCI论著144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系列研究成果改变/影响国内外共识/指南以及诊疗模式。

获“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称号;以第一完成人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以共同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审核:张晓辉教授

排版:Red

执行:Baa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