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CCHIO丨高亦博教授:打通基础、转化与临床研究壁垒的源动力:开放、交流、合作

360影视 2024-11-23 19:01 5

摘要:2024年11月14日至17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西安隆重举行。CCHIO大会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整合医学理念,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整合东西方医学精粹,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与思想盛会。数百场学术专题研讨聚焦肿瘤医学最

前言

2024年11月14日至17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在西安隆重举行。CCHIO大会秉承“肿瘤防治,赢在整合”整合医学理念,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整合东西方医学精粹,举办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与思想盛会。数百场学术专题研讨聚焦肿瘤医学最前沿,共享科研硕果,共谱中国肿瘤学科多元整合、协同发展的新章。探讨“基础到临床”的转化策略:并向全球传播中国肿瘤医学的声音,为人类抗癌事业贡献中华才智。

值此会议之际,医脉通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亦博教授分享在基础研究领域及科学成果临床转化中的独到见解。

医脉通:为了促进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之间的无缝衔接,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策略或建立哪些机制?

高亦博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转化医学的概念之所以被提出,正是因为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并不容易。

首先,从科学史的角度来看,像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成果往往通过产业界的推动直接应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从而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医疗领域情况要复杂得多。医学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学科,它与基础生物学、生态学、药学、化学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要实现医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必须依赖这些学科的协同合作,同时还需要产业界的广泛参与。这也是为什么医疗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

其次,达成对转化过程和成本的共识,是推动这一领域顺利发展的关键。在理论和思想层面上形成共识,有助于为转化医学的实践奠定坚实基础。在临床实践中,所有的肿瘤医生、乃至所有的临床医生,我想都是怀着一定的理想和信念在坚持这份事业。可以说正是这种理想主义支撑着他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领域中不断前行。如何激发和释放这种思想和信念的潜力,是推动转化医学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转化医学的研究过程中,能否让临床医生信服是至关重要的。研究成果必须能够让专业人士相信它有可能真正帮助患者。同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患者参与验证,转化成果就无法真正实现。因此,这个过程需要在同行之间、在患者和家属之间建立信任。

转化医学的推进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它还涉及到人文关怀。我们需要在严谨科学的基础上,关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医脉通:在当前科技背景下,您认为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如何促进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融合发展?

我们始终保持对AI技术、液体活检技术、材料科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兴趣和探索。如今,医学知识的进步极为迅速,我们已识别出更多的致癌基因、潜在抑癌突变以及成药靶点。如何根据这些突变设计出有效的药物或者开发出便捷、快速、经济且准确的检测方法,不仅需要生物学的支持,还需要化学、分子科学、光学、机电工程,甚至半导体等多个学科的协同合作。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推动整个领域的前进。

大量实例告诉我们,各个领域的进步往往相互促进。每当一个领域取得突破,其他相关领域也会随之受益,推动整体进展。近年来,无论是材料科学、AI技术,还是物理学中的机电工程,亦或是化学传感器的创新,都为医学、尤其是肿瘤学带来了显著的推动力。

医疗领域的需求不仅庞大且紧迫,技术迭代的速度也非常快。通常新技术会首先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初步尝试,随后大企业或学术研究机构迅速跟进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整个领域的活跃度非常高,跨学科的交流也十分频繁。研究人员和从业者们热衷于探讨新技术的应用和合作机会,因此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合作的可能性不断涌现。这种开放的交流和合作氛围,正是推动医学领域不断进步的关键动力。

医脉通:基础、转化、临床作为医学的三大板块,既是并列关系也有顺承关系,在当代医学科研背景下,您认为这三大板块的未来应如何发展,有哪些趋势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我认为从整体观念上来看,未来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的融合趋势将愈发显著,甚至可能与临床研究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当前之所以提出“转化研究”这一概念,正是因为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转化研究则充当了两者之间的“桥梁”。然而未来这一桥梁可能不仅仅是连接两者的工具,反而有望成为引领研究方向的关键环节。换句话说,未来的基础研究若没有明确的转化前景,可能难以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同时,临床研究也将更多地从转化研究中汲取新的养分,探索新的可能性。这种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之间的相互打通与融合,毫无疑问将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在这一大背景下,既有临床背景,又接受过基础研究训练,并且在转化研究领域有实践经验的学者可能在观念上具备一定的优势。以我本人为例,我的教育经历包括八年制的基础与临床学习,之后又回到基础研究领域,同时兼顾转化研究,这种多维度的学习科研经历使我在从事转化研究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环节的需求与挑战。

其次,从实践角度来看,未来的转化研究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前沿技术的应用。例如,人工智能、化学技术和物理手段等新兴技术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当前,X线、CT、核磁共振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患者疾病信息的获取,但未来我们能否从这些数据中解读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直观、更有用甚至更直接的指导?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依赖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还需要数学、人文关怀等多学科的协同合作。

需要强调,从学术突破到真正应用于临床,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研究机构、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产业界以高效、协同的节奏共同推进,才能最终实现新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落地。

专家简介

高亦博 教授

国自然优青 深圳市杰青 北京市科技新星

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肿瘤学博士

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

历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研究员

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转化医学实验室主任

国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肿瘤医院深圳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

深圳市肿瘤表观遗传和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编辑:Ryland

审校:Faline

排版:Ryland

执行:Aurora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医脉通肿瘤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