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人到中年,身体的“零件”不像年轻时候那么听话了,稍不注意,就可能被一场流感打得措手不及。尤其是甲流,每年冬春季节就像“老熟人”一样准时敲门。
有人说,得了甲流不用吃药,扛一扛就过去了;还有人坚信,多吃点维生素C就能防流感。
这些说法乍听之下挺有道理,但真相如何?今天咱们就拎着这两件事来“掰扯掰扯”。
这可不是小事,听好了,扛不住的病,扛着反而问题更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很多人对吃药有天然的抗拒心理,尤其是抗病毒药物,觉得副作用大,还不如靠自己身体的免疫力硬扛过去。
确实,普通的流感(包括甲流)对于大多数免疫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可能会在一到两周内自愈,但问题是,甲流不是普通感冒,它是“流感病毒A型”的一种,侵袭性更强,传播速度更快,可不是随随便便说扛就能扛得住的。
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为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29万至65万,其中老人、孕妇、儿童以及有慢性疾病的人是重灾区。
如果你是个身体健康的壮年人,确实可能靠免疫力顶住,但如果你身边有老人孩子呢?甲流的传播性非常强,你一个人扛着,可能就成了病毒的“搬运工”,把病毒带回家,后果不堪设想。
更别提甲流本身的并发症风险了。流感病毒会侵犯呼吸道,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甚至脑炎等致命并发症。
有些人觉得自己“挺得住”,结果不到几天就高烧40℃,呼吸困难,进了ICU,这样的案例还少吗?别跟命较劲,特别是高风险人群,一旦确诊甲流,尽早用药才是正解。
有人怕吃药,尤其是奥司他韦这种抗病毒药,觉得副作用多,还不如扛着。这里咱得讲清楚:奥司他韦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抗击流感的核心药物之一,它通过抑制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发挥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让病毒无法继续扩散。
研究表明,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可以显著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至于所谓的副作用,确实有,比如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并不高。
权衡“吃药的风险”和“不吃药的后果”,显然前者的收益更大。免疫力强的年轻人可以选择不吃药,但高危人群必须遵医嘱用药。
别拿生命开玩笑,你的身体不是铁打的。
咱再来聊聊维生素C。很多人一感冒就开始猛灌橙汁,或者吃维C泡腾片,觉得“维C能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
这话有点道理,但远没那么神奇。
维C的确是身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对保持免疫系统正常运转很重要。
研究表明,每日摄入100-200毫克的维C,可以略微缩短感冒的病程,但它并不能预防流感。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和普通感冒不同。
你吃再多的维C,也不能阻止病毒入侵。
维C的“防病神话”其实来源于1970年代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鲍林的一项研究。他当时提出每天摄入大剂量维C可以预防感冒,但后续的大量研究并未完全验证这一说法。
过量补充维C反而可能导致肾结石、腹泻等问题,得不偿失。
咱还是老老实实吃饭里的维C吧。
柑橘、猕猴桃、草莓、辣椒、西蓝花,都是天然的维C来源,正常饮食就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没必要额外补充。
有人问了,那到底该怎么预防流感?咱的答案很简单: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并不能100%预防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权威数据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后,重症流感的风险可降低50%-60%,死亡风险降低80%以上。
特别是老人、孕妇和慢性病患者,流感疫苗是“护身符”,绝不能忽视。
日常的防护也不能少: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去人多密闭的场所。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是防止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手段。
别想着靠“扛一扛”就能赢,病毒可不讲江湖道义,真跟你硬碰硬。
咱最后再聊聊饮食。流感来了,免疫力是抵抗病毒的关键,但免疫力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提高的,它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身体就像一个免疫银行,平时得存够本。
1. 优质蛋白:免疫细胞的“主食”,蛋类、鱼、瘦肉、豆制品都得有。
2. 膳食纤维:肠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燕麦、糙米、蔬菜、水果都不能少。
3. 健康脂肪:别一提脂肪就害怕,坚果、深海鱼里的Omega-3脂肪酸,对免疫力大有裨益。
4. 多喝水:病毒感染后,身体会大量失水,充足的水分是保持健康的基本。
别忘了保持良好的作息。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力,成年人每天最好睡够7-8小时。
熬夜追剧、加班的兄弟姐妹们,该歇歇了。
甲流不是普通感冒,多吃维C也不可能防住流感,扛一扛更是以身试险的选择。健康可不是靠“运气”能赢的,科学预防、规范治疗才是正道。
咱不赚流量,不贩焦虑,只说实话:别小看病毒,更别高估了自己的身体。
参考文献
1. 《流感防治指南(2023年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疫苗接种技术指南》。
来源:鲁豫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