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年人的“857生活”——白天工作8小时,晚上娱乐5小时,睡觉却不到7小时,已成为普遍现象。
“恐惧体检又改不掉熬夜,成年人的生活简直是一场自我折磨。”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曾指出:“短期享乐可能是长期痛苦的温床。”
成年人的“857生活”——白天工作8小时,晚上娱乐5小时,睡觉却不到7小时,已成为普遍现象。
表面上,他们似乎在纵情享受生活,但实际上却在透支健康,为未来埋下隐患。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超过50%的中国成年人存在熬夜、不规律饮食等问题,而年轻人中的慢性病发病率也在显著上升。
这种放纵与恐惧交织的生活方式,让成年人在健康危机中越陷越深。
心理学中的“自我妥协理论”指出,当人们面对长期的高压生活时,往往会通过短期放纵行为来寻求心理平衡。
熬夜刷剧、暴饮暴食、狂欢蹦迪等行为,虽然带来片刻的愉悦,但实际上是在逃避压力,而非解决问题。
《福建卫生报》曾报道了一名38岁男子,因连续熬了三夜后突发心梗的案例,当时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男子姓周,38岁,长期吸烟且有熬夜习惯。
2024年7月初,他因工作连续熬夜加班,随后又熬夜观看欧洲杯比赛,连续三晚未能保证充足睡眠。期间,他为提神抽了大量香烟。
7月7日中午,周先生开始感到胸口不适,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持续的胸闷、胸痛,并全身冒冷汗。
意识到情况严重后,他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就诊。
经检查,心电图显示他患上高侧壁心肌梗死。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为其进行了紧急的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成功开通了狭窄的血管。
术后,周先生被送至心血管内科监护室,经过治疗,恢复情况良好。
医生指出,长期大量吸烟、饮酒以及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连续熬夜加上大量抽烟会诱发心肌梗死。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更倾向于选择短期的快乐,而非长期的健康收益。
这种心理机制让成年人明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害,却无法停止放纵行为。
很多成年人在体检前突击锻炼、戒酒,甚至使用保健品短期“修复身体”,是许多人在健康问题上自欺欺人的典型表现。
“鸵鸟效应”恰如其分的诠释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倾向于回避现实的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不仅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还会显著增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风险。
《柳叶刀》一项关于睡眠的研究指出,成年人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会显著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慢性病年轻化的趋势正在蔓延。据《中国慢性病健康管理报告》,20至30岁人群中脂肪肝和高血脂的患病率持续上升。
成年人熬夜追剧、饮食失控的生活方式,是这一现象的直接诱因。
社会学家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到,现代社会通过消费塑造人的身份和生活方式。
社交媒体上,奶茶、宵夜、旅行打卡成为“快乐生活”的标配,成年人不知不觉中被引导到消费放纵的路径上。
在热播综艺《向往的生活》中,明星嘉宾们经常在夜间享用夜宵,以放松心情和缓解压力。
在节目第六季第十四集中,彭昱畅在深夜与其他嘉宾一起准备并享用夜宵,甚至戏称“夜宵变早餐”。
这一场景展示了他们在工作之余通过高热量食物来放松的方式。
黄磊也在节目中多次展示烹饪技艺,制作丰盛的菜肴,嘉宾们也频繁提及对美食的喜爱。
虽然节目旨在呈现轻松的田园生活,但这些情节可能在无形中强化了夜间进食高热量食物的合理性,影响观众的生活习惯。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微习惯理论(Tiny Habits)表明,小而具体的目标更容易促使人们坚持,比如:
每天睡觉时间提前15分钟,逐渐延长至7小时。用低热量的水果代替夜宵,逐渐减少高热量食品摄入。
用健身取代蹦迪,用阅读代替追剧,将短期放纵转化为长期满足感更强的健康行为。
心理学家艾米·沃尔夫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显著提高了行为改变的成功率。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加入健康社群,通过集体的力量获得激励。
成年人最大的自由,不是放纵后的片刻解脱,而是长期健康带来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写道:“只有意识到选择的代价,才能实现真正的改变。”
“857生活”并非真正的快乐,而是隐形的健康陷阱。从今天开始,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未来的投资。
让健康成为一种习惯,而非奢侈品。人生只有一次,别让“857”的生活方式成为你未来的遗憾。
-The End -
作者-苏十三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来源:远川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