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家里世代农民,2017年高考进入某所末流211大学就读。虽然我上面也有几个堂哥堂姐是上了大学的,但都是80后的他们也是靠自己小马过河般摸索着步入社会,且由于年龄代际和专业差异,因此并不能给我多少有效的帮助。我几乎是在迷茫中度过了自己的大
我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家里世代农民,2017年高考进入某所末流211大学就读。虽然我上面也有几个堂哥堂姐是上了大学的,但都是80后的他们也是靠自己小马过河般摸索着步入社会,且由于年龄代际和专业差异,因此并不能给我多少有效的帮助。我几乎是在迷茫中度过了自己的大学四年,直到后知后觉地才意识到自己以前走过的许多弯路。今年秋天我的弟弟也进入了大学,看着他稚嫩天真而又迷茫的脸庞,让我想起了自己当年同样的模样。我意识到不管时代的车轮如何滚滚向前,这种贫瘠的循环似乎永远不会休止,于是我想在这里写下这篇帖子,在这里结合我个人的过往经历总结成以下几点建议,从上学、社交、兼职、就业、精神成长、原生家庭等各个方面来展开叙述,希望能够对那些和我一样出身微寒缺乏指导,刚进入大学的弟弟妹妹们提供一点个人经验。愿你们未来的路能够走得更加顺畅。
不要相信高中老师打鸡血时说的,“考上大学就解放了轻松了!”,以及一些人的论调,“60分及格万岁!能拿毕业证就行。” 如果放在十年前,这些话也许还可行,但现在早已经步入了内卷时代,大学学历正在变得越来越廉价,如果在大学选择混日子,毕业后大概率处于劣势地位。大学不是努力的终点线,而是人生的崭新赛段,你需要认清的一个生活真相是,人生并没有轻松的时刻,“等xx就好了” 的期望永远不会实现。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尽量让自己的每一分耕耘都能在未来有所收获。大学是一个从高中到社会的真空过渡地带,不要耽溺在象牙塔里享受安逸,否则你进入社会的时候只会一脸懵逼。一定要好好地规划认真过好自己的大学四年生活,才不会在未来追悔莫及。
我想有很多人可能跟我一样,在填报志愿专业的时候只是根据名字来判断这个专业的内容,并不知道具体要学什么,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即使现在互联网上像张雪峰的视频非常普遍,但在真正学这个专业之前你大概率是并不知道究竟适不适合自己的。不要随波逐流一昧追求热门专业,即使是法学财会汉语言计算机,后悔学的人也大有人在,豆瓣就有后悔学法学小组、后悔学计算机小组,可以发现人数并不少,适合自己的专业才是最好的。未来的薪资水平不仅要看行业发展态势,也要看你能在本行业中达到什么水平。找到自己有天赋擅长的领域,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能力。
专业决定了未来就业的职业方向,如果一个专业你学得很痛苦,那不仅大概率很难学好,未来工作的几十年也要继续忍受这种痛苦。大一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可以迅速了解一下本专业课程的大概内容,看教务网培养方案、图书馆或找学长学姐借专业课书籍。快速判断一下你是否愿意继续学这个专业四年,如果有想转的目标专业也要同样地去了解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及早地定下来规划。
就像张雪峰说的,以终为始,不要靠自己的想当然做决定,而是要先了解清楚再朝着目标方向去努力。你是否要学某个专业一定要了解该行业的就业信息。线上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信息网、知乎、招聘网站软件等搜索相关行业的信息;线下可以通过咨询大三大四已有实习就业经验的师兄师姐、学校每年举办的双选会等途径了解就业信息。越早做了解,越有助于自己早日认清确定发展方向。
人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及早辨清方向,有助于你集中精力把劲儿使在刀刃上,而不是什么都想抓,最后却什么都没落着。比如你想考公考编进国企,那么是否是党员、评优评干这些东西就更重要;你想继续升学读研,那么绩点、进实验室积累科研经验、发期刊论文就更重要;你想毕业就找工作,那么企业相关的实习经历则更重要,其他的反而不重要。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果你把精力分散在各个方面,往往没有一个能做得拔尖,但如果专精某一领域,就能少费力气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因此,在大一大二积极探索,大三大四明确方向,是性价比最高的规划选择。
另外我想说的是,大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容错率,它能够给你的失败兜底。所以希望你们能够抓住这个时间窗口,尽早尝试和探索不同的方向,勇敢踏出舒适区,去做那些你想做但一直没做的事,去做那些你从前不敢做的事,越早试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越小。
进入大学之前你可能会对大学教育充满很多美好的期望和想象,但实际上可能会发现,80%主要靠自学。二十年前出的教材,几乎流传不变的ppt,很多专业的课程内容都远远落后于市场,老师上课也不像高中老师那样“尽职尽责”。上大学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培养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不管是在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要学会自主学习和主动成长。
其次要培养一些“功利”思维,比如你的目的是拿到一个好绩点,不要因为清高而不去走一些“捷径”,非得靠自己努力学习的“真才实学”凭实力竞争。比如选课时选打分高的老师的课,为了“刷脸”得到一个更高的平时成绩,课上积极发言、课后与老师搞好关系留下好的印象。能够事半功倍达到的结果,就不要事倍功半。不要因为道德感过高去选择更困难的那条路。你不走捷径别人也会走,最后结果吃亏的还是自己。
第三要戒掉“老实人”思维,学会灵活变通。你的目的不是为了当一个“乖学生”,而是为了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比如一个好的绩点或好的简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如果遇到水课,而你有其他对自己投资回报率更高更值得去做的事,时间冲突了,可以找人代课。要取得一个好成绩并不需要一次不落地按时去上课,更多在于期末考试前的集中复习。不要一昧地遵循官方的规则,很多时候官方的规则并不合理,可以把学校看作是一个大型国企,它只关心自己的各项指标评估,并不会为了学生未来的前途服务。
最后,要培养利己思维。这个利己并不是说去损人利己,而是要学会时刻为自己考虑、为自己负责,这是精神独立的前提。我们以往接受的都是一种“保姆”式教育,学校和老师为你安排妥当一切事务。但是成年之后就要清楚,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为你负责。不要把自己的事情指望在别人身上依赖他人,也不要奉献自己的时间精力去讨好别人。每个人最关心的、最应该关心的人只有自己。
大学里的资源很丰富,比如师资教学、公共服务设施、社团活动等文娱项目。既然你交了那么多的学费,那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算回本不亏。但初入校园的你可能更容易感到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这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咨询你同专业的师兄师姐。你要走的路他们基本上都走过一遍,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相关信息了,基本上很多疑问都可以从他们这里得到解答。但是选人非常重要,如果你选了个不靠谱的人,那也别指望得到多少靠谱的帮助了。
我的一个观察经验是:优秀是会代际传递的,比如上一届拔尖的那几个人和这一届拔尖的那些学生,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很密切的。优秀的人会自成一个圈子,基本都互相认识,如果你也想要成为一个优秀出众的人,那你就要去主动靠近那些优秀的师兄师姐,多和他们交往,才能获得优秀的成功经验。
除了师兄师姐,能够给你帮助的人还有助教、辅导员、班主任、各科老师、其他人员等等。师兄师姐能给你的帮助是短期的近处,而老师们能给你的更多是长期的远处的问题的解答。我相信有很多跟我一样内向的人,敬畏师长、羞于启齿,不喜欢麻烦别人,我在上学的时候多向学霸问几次题都会觉得耽误人家时间了很不好意思。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学会主动寻求帮助,能够帮你少走很多弯路。
要学会把脸皮练厚,这些人都是大学里的“软性人力资源”,比起互联网上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他们过往的真实经验不仅能够给你的各种困惑和迷茫带来解答,还有可能给你提供更多其他机会和人脉(比如升学和就业方面)。这些重要的 “隐形资源” 你放着不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人是社会性动物,要懂得利用社群中的一切资源和帮助,才能有助于你获得更好的成长。只要你开始向外寻求帮助就会发现,大部分人都是乐于助人的。当然,别人给的答案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意见,不一定就是对的,不要奉为圭臬,要学会甄别和自我判断。有些时候别人给你的答案只是为了他自身的利益(比如被导师PUA画大饼)。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官网和图书馆是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学会主动去官网看学校发布的文件,了解各项政策信息,比如转专业、评选奖学金助学金、评选优标优干、入党积极分子、保研等,这都与你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还是那句话,早了解早做准备。不要等着班委把信息喂到嘴里。除了向个人寻求经验的帮助,你还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各种书籍,书里能找到各种人生困惑的解答,不仅如此,多看书也能开阔眼界。这里我推荐几本有助于寒门学子认识自我、厘清迷茫的书,《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我的二本学生》《“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当代农家子弟成长叙事研究》《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
对于寒门大学生来说,上大学家里经济都是很吃紧的,这时候很多人就不可避免地想要去做兼职,一方面替家里节约开支,一方面为自己多赚点生活费。但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大学里的时间非常宝贵,要用在投资回报率更高的事情上,而不是赚钱上,以后打工的时间还多着呢。并且大部分兼职都是毫无意义的廉价劳动力出卖,只能带来短期收益而不能带来长期回报,是一件性价比很低的事,千万不要把大量时间投入在无意义的兼职里。
要把时间花在有更多长期收益的地方,比如学习,期末如果获得国家奖学金或者励志奖学金,将会是3k~5k的收入,长期来看对你保研、就业等都有益处,而如果只是为了赚钱去做兼职,最高时薪20/h,你要做多久才能赚到这么多钱呢?从长远收益来看,得不偿失,你浪费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更多向上走的机会和可能性。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完全一点都不要做兼职,而是不要为了赚钱耽误更重要的事。下面我会讲讲哪些兼职可以做,以及做兼职的思路。
我大学里做过的兼职有校园卡代理、发传单、餐馆服务员、校园送外卖、辅导机构助教、电话推销、驾校代理、博士生实验助手等等。判断一个兼职能不能做的唯一标准就是,除了赚钱之外,你是否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比如你是一个社恐内向的人,想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那你去做发传单和销售等这种和人打交道的工作,锻炼跟陌生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就是有意义的。比如去辅导机构做助教,能够帮助你更加了解教育机构的运行模式,顺便还能免费获取一些内部辅导资料(考研考公雅思等),省了一笔开销,那对你就是有益的。比如你想了解科研,那么进实验室帮研究生师兄师姐打下手,即使没有报酬,但你提前了解熟悉了科研的工作环境和内容,对你未来做选择和铺路也是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兼职,比如利用你本专业的技能接单接活,在锻炼专业技能、了解市场行情的同时赚取一定的费用。还有一种情况,自学一种技能用兴趣爱好赚钱,比如我大学时有一个学弟自学了剪辑技能,一单可以赚上千块。这项技能不仅短期能赚钱,长期看也可以发展成一门副业,还可以对做自媒体有帮助。
那些完全不能给你带来任何长远回报的兼职,比如做服务员、送外卖、寒暑假进厂打工,可以尝试一两次体验一下生活,但是千万不要长期做。你把这个时间用来去不同的企业里实习都是对职业规划更有帮助的选择。
说完赚钱的部分我们再来说说花钱,不要养成超前消费的习惯,花呗、信用卡、借贷等不要开,现在市面上充斥着各种借贷广告,越是穷人越容易被收割。家庭条件不好,看到别人用各种潮流先进的东西可能会心生羡慕,这些你可以暂时通过折中的手段得到,比如通过购买平价的、二手的东西代替。要相信自己,好日子还在后头,等你工作了其实都可以满足。提前消费是给你的欲望开了一个口子,时间长了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填不上。如果有非常想要的东西,可以反过来养成攒钱的习惯,合理规划每月开支,从平时节省下来的额度里购买。
我相信对于很多像我一样自尊敏感的人来说,贫穷就像是弄脏裤子的经血,是时刻需要被遮掩的不体面的存在。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尤其是好大学)之后,感受到的一个很大的冲击就是贫富差距。身边的同学家庭条件比你好,综合实力比你强,还会各种才艺和技能,难免会感到自卑。我想告诉你的是,不要因为贫穷而感到自卑,相反的,你要感到自信,因为你从一个更艰苦的条件中和这些人考上了一样的大学,说明你比他们还厉害。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也到达不了罗马,不要去和别人比较,觉得自己永远也追赶不上这些人的条件,那样只会陷入无力和痛苦。要和自己比,你比过去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了,这就是可喜可贺的。
不要害怕展露自己的贫穷,也不要因为自尊心强拒绝接受外界的帮助。比如贫困助学金一定要申请,不要因为觉得屈辱或者不想受同情施舍就不申请。我曾经就很抵触这件事,觉得宁愿以后去打工,也不要受“嗟来之食”,但后来成熟之后就觉得自己过于敏感的自尊非常幼稚。贫困生助学金本来就是为了弥补城乡教育不平等的不良结果而设置的补偿性政策,换句话说这是你应得的政策倾斜,因为寒门学子本来就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更难考上大学,家庭条件贫穷更是因为制度的不公导致农民受到结构性的压迫和剥削。如果你不去申请,而让那些家庭条件好的人占了便宜,不仅导致资源配置的错位不公,你作为弱势群体的劣势地位也进一步加深。我们应该积极地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向上走,未来有能力之时,再把这种关怀和善意传递给下一代贫困学子。
穷人最怕的不是穷,而是自尊心过高。因为自尊敏感会导致你主动拒绝来自外界的很多帮助,而这些本来可以助力你获得更好的向上的成长。比如家庭条件差的同学之间很容易抱团取暖,因为相似的出身背景更容易有共同语言和互相理解,要磨合差异肯定是不舒适的,更何况是最尖锐的贫富差异。但是与此同时你也失去了向上突破阶级壁垒的机会,我鼓励大家去和那些比自己出身更好的人交朋友,因为这样你才可以打开眼界,获得更多来自上层阶级的信息和资源,认识到自身的信息盲点,知道自己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升。每个阶级都有自己的一套行事规则、语言和价值观,就像穷人和富人的思维不同一样。要勇敢踏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这对实现向上的阶级流动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交朋友的时候你可以大方地展露自己的贫穷,不必为此感到自卑,因为投胎并不是你自己能选择的,有人抽到好牌就有人抽到烂牌。坦露贫穷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也反向筛选了对方,如果他因此而展露处优越感,看低或者不尊重你,那正好说明这个人也不值得交往。这样筛选下来你就会只和那些不介意自己家庭条件、有同理心并懂得体谅贫富差异的人成为朋友,相信这些人都是品质善良值得交往的人。不要为了融入某个群体,委曲求全讨好别人,做一个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人,你一定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不要害怕不合群,如果和别人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那就远离,不要内耗。比如和室友的矛盾不可调和,该换寝室就换寝室,不要让自己长期处于一个压抑的环境里。
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虽然互联网发展已经十分发达,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信息差。越有用越干货的信息,必定不是大众传播度很广的,而是有壁垒的晦涩的,需要靠你自己去挖掘。
培养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能够帮助你少走很多弯路,少踩很多坑。而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的,需要靠你不断地积累。比如主动去探寻更多靠谱的信息源渠道,信息来自于外界,所以一定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多和外界互动交流。比如你现在看到了我写的这个帖子,然后点赞收藏了,这也是你正在搜集信息和提升自我认知的一个标志(●'◡'●)。培养筛选和判断有效信息的能力,需要日积月累,我也是从一个傻不愣登的大学生成长为现在这样的(/_\)。
关于短视频,建议少刷或尽量不刷,因为市面上95%的视频内容都是垃圾信息,少部分比较有深度的内容也属于二手信息。大部分视频制作者在制作视频的时候,只是为了想尽办法地留住观众的注意力,而不是用心地去做更有深度的内容。你可以没事去翻一下你的浏览记录,复盘一下你看过的视频,里面有多少信息是对你有帮助的,大部分都是奶头乐,短视频就像一个黑洞,只要你开始就很难停下,它会不知不觉地吸走你的时间还让你浑然不知。并且短视频也非常消耗一个人的精力和专注力,经常刷短视频会让人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做一件事,变得非常浮躁。
但我也十分清楚,现在已经是一个短视频时代,要做到完全不刷视频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就要学会有意识地去筛选刷什么样的视频,利用算法替你筛选更多有价值的视频。
判断一个视频是否值得看的方法就是,你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学习者的角色。如果一个视频你看完只是替别人的精彩生活鼓掌,那你就只是一个给别人贡献流量的观众,并没有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这种视频我统称为娱乐性视频,只能看个乐子。但是如果一个视频你看完觉得吸收了一个有用的新知识,提升了一点认知,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那这个视频就还算不错。我个人很讨厌抖,比较推荐b站,因为这个平台相对来说更适合学生,它里面还算有很多知识类干货类的有深度的长视频,并且有很多高校的教授入驻,相比之下可以接收更多优质的信息。
当然最优质的一手信息还是来自于经典书籍和文献,看视频是在你实在看不下去书的次级选择,如果能看书是最好的,因为你会发现即使那些做干货类视频的博主,内容也不过是从某本书里搬运提炼的。能获得一手信息就不要去嚼二手信息,看书比看视频获得的信息更优质和全面。
如果你恰好出生在一个贫穷但和谐有爱的家庭里,恭喜你非常幸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曾经见过一些经济条件非常优渥,但却因为原生家庭的伤痛而深陷抑郁的人。也见过虽然出身贫寒,也依然阳光开朗、积极热爱生活的人。总体上来讲,我认为一个温馨有爱的家庭其实比一个物质富有的家庭更重要,因为在一个好的家庭里滋养出来的人,更容易感知到幸福,也更有力量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而不至于被原生家庭的伤痛困扰负累。贫穷的成长背景让很多人往往过于看重物质层面,却忽略了心灵健康和精神成长。但是,拥有一个强大的内心才能帮助你走得更高更远。
如果你不幸出生在一个并不那么和谐有爱的原生家庭里,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
首先,尽早和原生家庭做切割。父母是很难改变的,不要试图去修补这个家庭让它变得更好,而是要把自己给择出来,把你自己变得更好,逐步培养起生活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能力。独立后尽量到离父母远一点的地方生活,不要经常见面。如果无法和解那就不要和解,如果原生家庭让你感到很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
其次,不要沉浸在原生家庭受害者的姿态里,成年人要学会做自己的父母。虽然过去的十几年里你在原生家庭里受到了伤害,但现在你已经成年独立了,过去你没得选,需要待在这个家里才能活下去,但现在你可以自己做自己的父母,把自己重新好好地养一遍,把曾经那些碎掉的部分一点点拼凑修补好。人生未来还有很长时间,不要永远在沉浸前18年的伤痛里走不出来,往前走,别回头,好日子还在后头。
对于重男轻女家庭里出来的女孩,不要对家庭有太强的责任心,对父母有过分的孝心,一定要多为自己考虑,不要被亲情道德绑架和pua,要敢于向家里说不(比如父母要求你上交工资补贴家里,委婉点的可以把工资报低点哭穷,强硬点的就直接拒绝)。宁可做一个“自私心硬”的人,因为不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中,你都已经处于一个资源分配的弱势地位,如果你还不为自己考虑的话,还有谁会为你考虑呢?
关于人生选择,千万不要听父母的意见,因为他们根本给不了你什么好的意见,甚至是道听途说来的信息。我们的父母只懂种地,根本没有任何社会经验,要寻求意见至少也要找一个更有智慧和经验的人,比如学校老师、企业领导以及更广泛的互联网。这一点我想大部分人其实都清楚,但是很多人却经不住父母一直吹的耳旁风,比如让你考教师啦,考公务员啦,催你回老家工作结婚啦。当你做一个人生重大决定的时候,除了外部环境的判断,最重要的是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那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次数多了久了,于是你也开始觉得这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好像回老家稳定下来也挺好的?好像早点结婚也挺好的?坚定你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外界其他人的声音所干扰。
另外我想说的是,没有不踩坑的人生,即使我们已经搜寻了大量的信息和前人的经验,也无法避免不走弯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局限性和不确定性。
俗话说干一行恨一行,即使到了今天,也仍旧有大部分的人在毕业后从事着与自己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也仍然有人在中年后才再次转行。我们每个人都在奋力追逐那个彼岸,但等到上岸之后,才发现彼岸已不再是彼岸,人生的真相就是围城。就好像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每个人所要必经的平凡之路。
不必为过往的遗憾决定感到懊悔,有很多深刻的感悟是注定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总结出来的。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在现有的认知里,做出当下最好的选择。
以上内容就是我在毕业两年后复盘总结的一些思考和感悟,基本上就到此结束了,如果未来想到更多的内容我会继续补充。我不敢保证自己说的绝对正确,但如果能够给刚刚进入大学不久的你们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那我认为这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事。如果评论区有更多其它过来人的补充,也欢迎大家多多留言。希望看到这个帖子的你们未来的人生都能够走得更加顺利~
来源:浮世大锅烩